□ 黄志雄在南靖土楼景区怀远,一对简氏兄弟为了使用祖辈的财产,而产生窝里斗。
土楼法庭的法官运用怀远楼寓含的“亲情调解法”,成功化解了兄弟间的纠纷,使兄弟两人再续亲情。
上世纪八十年,简氏兄弟的祖辈在怀远楼楼内拥有房产数十间,随着兄弟成家立业,兄弟分家在所难免。
按怀远楼的传统,一楼的厨房分给了小简,并在当地司法所的见证下签订了协议。
几年后,小简生育了子女,原先分来的房产不够居住。
为此,向大简求情,想将一楼厨房置换成三楼的两间房间。
但双方未签订置换协议。
怀远楼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后,一楼的厨房成为摆摊儿的好地方。
于是小简又想置换回来。
双方为此经常吵架,拳脚相向。
不久前,小简持在当地司法所见证下的协议,诉至法庭,要求大简返还一楼厨房。
法官阅卷、熟悉案情后,到怀远楼现场主持调解。
怀远楼是由简氏从北方迁徙而来,外出务工的南洋简氏家族集资而建,世代由简氏家族居住。
为让后世子孙铭记该楼历史,记住北方、南洋简氏家族,取名怀远楼,寓意怀念远方亲人。
法官们借用怀远楼楼名、内涵,教育了简氏兄弟。
当小简居住有困难时,大简念着兄弟两人的感情,让出了二楼房间,解了小简燃眉之急。
现在小简生活困难,若能用一楼厨房摆个摊位,经营个小本生意,生活可改观。
在困难面前,还要依靠亲兄弟。
大简没有忘记怀远楼的寓意,作出了让步,将厨房返还给小简;小简也知恩图报,将一小三角间给大简做厨房。
法官们正是运用借情说案的方法,将法律俗语化、通俗化,让群众明事服理,促成调解协议,达到化解纠纷的目的。
此后,法官们常用“亲情调解法”来调解涉亲情案件,化解邻里纠纷案件。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