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记者广东省人民医院珠海医院获悉,今年以来,该医院急诊科已经接诊3例因误食海芋导致中毒的患者。
中毒者仍心有余悸说起中毒的经过,误食海芋的市民徐女士仍心有余悸。
她介绍,当时看到看路边的“野芋头”长得不错,就摘了点回去做菜吃。
没想到的是,在她刚把“芋头”煮熟,尝了一口,并且还没把“芋头”咽下去的时候回,她的嘴巴就已经肿胀、麻木、刺痛,并且不断流口水。
意识到不对劲的她,赶紧把“芋头”吐了出来,而且用大量清水漱口,但是情况并没有好转,反而越来越严重,随后她赶紧到医院求医,因为救治及时,最后转危为安。
医院提醒市民,海芋又称滴水观音,在广东地区比较常见,该植物毒性非常大,不小心误食的话,情况严重的可致死。
市民要注意识别,一旦误食,无论是否自行处理、症状是否得到缓解,都要尽快前往医院做进一步治疗,预防并发症发生。
海芋又称滴水观音海芋究竟是什么?为什么海芋毒性这么大,仅仅接触汁液还没有吞咽下去就有如此大毒性反应?据介绍,海芋,一种可远观不可亵玩,更不可食用的“带刺玫瑰”。
海芋是天南星科海芋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有羞天草、隔河仙、天荷、滴水芋、野芋、野芋头、广东狼毒、野山芋、尖尾野芋头、姑婆芋等多个别称,作为观赏植物时则称其为滴水观音。
海芋植株特征是茎粗壮,高可达3米,叶聚生茎顶,叶片卵状戟形,肉穗花序稍短于佛焰苞,雌花在下部,雄花在上部。
海芋的产地是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海拔1700米以下,常成片生长于热带雨林林缘或河谷野芭蕉林下。
国外自孟加拉、印度东北部至马来半岛、中南半岛以及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也有栽培。
海芋是一种大型的观赏性植物,适合用大盆或木桶栽培,常用来布置大型厅堂或者室内花园,也适合栽培在热带植物温室里。
它的叶片形状呈卵状,边缘还呈现出波浪形状。
它开的花,香气迷人,一般为黄色或白色。
海芋毒性大由于海芋的根部与芋头相似,所以经常会被误食而引起中毒。
海芋毒性非常大,它含有的草酸钙会形成针状的晶体,这种晶体会刺激皮肤引起瘙痒,误入眼内可以引起失明;除此之外,海芋的汁液还含有含结晶性海芋素、皂素毒苷和植物甾醇等物质,茎、叶误食后喉舌发痒、肿胀、流涎、肠胃烧痛、恶心、腹泻、惊厥,严重者窒息、心脏麻痹而死。
市民要学会识别海芋和芋头如何区分海芋和芋头?从叶子上来看,海芋的叶子的颜色更深,海芋的叶子大多呈螺旋状排列,叶柄粗大,叶片的表面光亮,而叶背颜色较淡、较宽,且呈箭状卵形,边缘是浅波状。
芋头的叶子的颜色则比较浅;叶片呈盾形,叶柄长又肥大,一般是绿色或紫红色。
从茎的外形来看,两者在长度上基本无差别,但在茎的粗细上有较大的差别。
海芋的茎比较粗,而芋头的茎较细。
芋头的植株基部有一个短缩茎,随着生长不断累积养分而肥大成肉质球茎,称为“芋头”或“母芋”,一般呈球形、卵形、椭圆形或块状等。
以上为海芋根茎图片。
而“海芋”的茎一般都是直立的地上茎,具匍匐根茎。
以上为可食用芋头图片。
不小心接触海芋要及时处理不小心接触了海芋怎么办?医院提醒:一、如果皮肤接触海芋汁液,并且接触时间短暂、接触量少,未引起皮肤瘙痒、疼痛反应时,要尽快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同时注意,不要让汁液碰到身体的其他部位如眼睛、耳朵、嘴巴等,以免引起过敏等不良反应。
二、因海芋汁液里主要含有生物碱、草酸钙、氢氰酸等化学物质,如果接触后已经出现接触皮肤红痒肿痛,可用醋或生姜汁擦洗,消肿消毒。
不小心误食了海芋怎么办?如不小心误食海芋,主要症状为口腔咽喉部刺痛感,不自主大量分泌唾液,胃部烧灼痛,甚至恶心、呕吐、腹泻,严重可致死。
一、可自行刺激咽喉部催吐,将已经进食的海芋通过呕吐排出。
二、清水、生姜水或食醋漱口,口服鸡蛋清、面糊、食醋中和毒素、保护胃粘膜。
三、无论是否自行处理、症状是否得到缓解,都尽可能快前往医院进一步治疗,预防并发症发生。
日常生活需要注意什么?1.避免接触及食用陌生、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