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我在读初中的时候听过这样的谜语:什么游戏赢的人没有奖励反而输的人有奖励?答案是猜码。
还记得当年刚会猜的时候就是在初中,经常听到有人叫,雄霸来两码啊,猜到挨老师捉,猜到被校长明令禁止在学校猜码,现在想想实在是汗颜啊。
。
简介:猜码,也常叫猜马,相当于划拳,是两广人民在喝酒时进行游戏奖惩的一种划拳形式,以桂南粤语读音为主,桂西桂北以桂柳话为主。
猜码的作用:猜码其实是一项十分有效的健脑益智的游戏活动。
大家知道,弹琴是一种通过左右手的并用、配合从而达到开发右脑、健脑益智的艺术活动。
在这健脑益智方面,猜码的作用并不逊色于弹琴。
猜码时,既要考虑自己要出几个手指,同时还要判断对手想出几个手指,既要注意自己的出码规律不被对手掌握,也要想方设法抓住对方的出码规律以便将之“擒获”,出码时,既要“创作”新颖、恰当的码令,还需大声叫喊出码数。
叫喊能让声势齐到,让人兴奋,使人注意力高度集中,从中亦反映了一个人的智勇程度。
通过叫喊能够改变一个人的性格,增大一个人的胆量,经常猜码的人,内向的将变成外向(李阳的疯狂英语就是最好的例证),愚钝的将变得聪明。
猜码能够快速有效地提高一个人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反应能力、应变能力以及记忆能力。
猜码也是一种艺术活动,猜码时双方出码的速度同步、整齐划一,很具有节奏性,喊码令的抑扬顿挫也极富旋律感,所以猜码是一种极富美感的艺术游戏。
我们观察身边的猜码高手,绝大多数都是机敏过人,至于他能有什么成就这还要看他的机 遇、环境与毅力,可以肯定的是他是一个聪敏的人。
猜码的缺点:一是猜码人容易醉酒,二是猜码声影响旁人休息。
其实这两个问题都很容易解决,现在醉酒开车罚得很重,在酒场上大多数人已经不敢放肆;猜码声音吵人,别人提醒,猜码人都会尊重别人,不尊重别人也会尊重110。
规则和常规口令: 1、双方各喊一个数,伸出手指与喊数要同时进行,说中两者手指之和即为胜者。
2、喊出的数必须是伸出的手指数以上的数和5相加得数以内的数,如:伸出了3个手指,就3以上、8以下的数;若伸出5个手指就可以喊包括5以上、10以内的数。
不伸出手指可以喊0—4之间的数,否则就是乌码(反码)。
3、在钦州猜码不能说五。
4、想赢:一要反应快,二要注意时刻保持清醒,三要学会观察对方出手指的规律。
5、要学会防止自己出手指的规律被对方抓到。
6、错码算输~,出中指也算输。
7、喊码及出手规则: 零(即不出手指):禽住手,拳对手,冇料到,唔出手 一(不得出多于两个手指):一定中,一枪中,一粒肉,一支骨 二(不得出多于三个手指):二妹靓,二斗两,两兄弟,两人好 三(不得出多于四个手指):三蚊鸡,三点,三轮车(你踩踩) 四(不得出多五个手指):四季发,四红中,四个友,四红桃 五(只能出五个手指): 由于“五”和“唔”粤语发音近似,所以在广西地区一般用粤语白话是不使用5的,但在桂北地区等地有保留,例如:五魁手,五登彩 六(不得出少于一个手指):六叔公,六位六,六局子,落蚊帐,六喂喂,六多撑 七(不得出少于两个手指):七街耍,七问题 八(不得出 少于三个手指):八匹马、八只脚、八(扒)你裤、巴基压路;九(不得出少于四个手指):狗(和九同音)粉肠、狗乸仔、狗你上床;十(出完五个手指):十足十、十足发、开齐手、开你大镬、开码码、开你玩笑、杏不楞。
玩法规则;1、猜码是两个人的游戏,只能由两个人玩,当然也可以选择团队形式对战,俗称“打伙”;常规玩法人数超过 八人,双方四打四的情况下就有通关规则,通关规则中有任意通和头尾通,顾名思义就不多解释了。
(部分玩得比较大或者速战速决的朋友三大三、二打二的情况下也有通关一说法。
)2、还有一种玩法称之为“责任制”,也就是在打伙的情况下其中输的一方中赢得最多的单个人无论结果如何都不用喝。
(如3V3中A赢了两码,但是对方最后一人把A、B、C都给干掉了,那么A不用喝酒,B和C两人喝完包括A那份酒)3、猜码由1、2、3、4、6、7、8、9、10;其中5在大部分地区的码数里是没有的,猜5属于犯规。
4、猜码和出码是要同时开始的,就像猜石头剪子布,当我们喊完石头剪子布时就出石头或剪子一样。
当猜码的同时就要出码。
还有就是猜码的码数是要互相喊出来的。
5、除了双方胜负之外,如果大家都猜同一个数,就是“同声”,可以无视继续猜,也可以停下吞口水再猜过。
6、需要注意的事,猜码和出码需要符合一定的逻辑关系。
比方说你猜码是9,而你出码是3,就算对方出码出到最高的5,相加起来也就是8而已,怎样也不会有9。
又比方说你猜码是3,而你出码却大过了3,不用想也知道是输了。
这些就称作“乱码”或“错码”反码“。
7、 大多数人要求较高,一般“错码”算输;也有不分年轻人错两次才算输。
喊码口令实际上口令是任意发挥的,只要顺口就没问题了,部分文艺青年喜欢猜流氓码,当中带有一些敏感词语;而某些猜码快的人不一定带后缀词,直接喊数字。
口令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能相互掌握对方出码的速度,防止赶马、慢码、错码等情况发生。
1、拳对来、拳对手、对得住、抓住手相传古代都是以武会友,比武之间都不带携带武器,以拳头进行较量,故“拳对来”因此得名,但在南宁本地开始有称兄弟之间没有对着来的意思,渐渐有人也不出对拳的码了。
2、一锭粽端午节为了纪念屈原,都把凉粽做成银子一样一锭锭的,称为一锭粽3、二妹靓二二个条一般家里有两姐妹的,二妹都比较漂亮,也许是比较得照顾得宠。
叫二时也有叫麻将中二条的。
4、三文鸡、三点头想当年我们买三黄鸡的时候才三块钱一斤(本地白话三文鸡),于是猜码的时候就开始有叫三文鸡的。
而三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