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城苏州网讯(记者 熊曙光 实习记者 刘涛)寒冷的冬日,晨曦初放。
作为砌筑工班长的梅建华已经带领整个班子在工地上开始忙活起来,在人群中,显得并不起眼。
殊不知,这位普通的农民工近日被国务院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评为“全国优秀农民工”。
今年42岁的梅建华,18岁便跟着师傅学习泥瓦工手艺,当被问到为什么会选择从事这行时,他表示,年少初中刚毕业的时候,便选择去工厂打工,但工厂后来倒闭了,谋于生计的他便想学习一门手艺,于是选择了建筑行业。
从业二十多年来,浇混凝土、砌墙等,凡是泥瓦工的活儿梅建华样样干得来。
中亿丰建设集团承担的许多重大项目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我比较沉稳、对一些新的东西都比较好奇,这是我觉得我能被评这个称号一个重要的原因。
”梅建华对记者说。
身为公司技术工人中的骨干,梅建华充分利用一切机会加强业务学习。
他经常琢磨新型材料的参数、施工工艺等要求,掌握了各类砌筑材料的特性和施工工艺,运用到施工过程中,保证了施工质量和效率。
“从业这么多年,我觉得压力最大的时候还是参加江苏省比赛期间。
”梅建华在回忆自己从业经历时说。
2012年,首届江苏省技能大赛中梅建华从一轮轮选拔赛中脱颖而出,荣获江苏省技能大赛状元,被授予江苏省技术能手称号,享受省级劳动模范待遇。
此后,他又代表江苏省队参加了全国建设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暨第四十二届世界技能大赛选拔赛,获得了全国前十的好成绩。
2013年,梅建华获得了苏州市政府“姑苏高技能突出人才”奖和苏州市总工会颁发的“五一”劳动奖章。
2016年,他被推选为江苏省第五批“333工程”培养对象。
2019年获批新中国成立70周年建筑工匠。
85砖、95砖,是梅建华每天都要接触的施工材料,坚硬的红砖不仅磨坏了一把把瓦刀,还磨练了他的钻研精神。
二十几年来,他的瓦刀不到一年就要换一把。
他白天在工地干活,工余时间就在宿舍内“啃”书本、练习看图纸。
遇到排砖等方面的难题,他就向技术专家请教,工间空闲时,他就在那里模拟放线、排砖。
日积月累下,他能做到砌一堵墙上下误差控制在5mm内。
作为一名省级劳模,梅建华说:“我能带给工友们的就是把自己的经验和知识教给他们。
”中亿丰公司专门为他建立了技能大师工作室,由他带头培养了一批技术骨干。
他带领班组参与主体施工的一系列项目夺得省、市优质工程、文明工地等称号。
近年来,苏州市一直重视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待遇,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鼓励高技能人才就业创业。
市人社局副局长谭国明接受采访时表示,苏州市委市政府去年5月提出了一系列全国领先、有力度、有温度的政策举措,从根本上优化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广大劳动者的就业创业环境。
苏州坚持农民工“同等待遇”,在全国较早实行“三合一”登记和就业失业登记管理,将所有劳动者纳入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
苏州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将全民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列入政府实事项目安排,去年累计培训184万多人次,发放专账资金8.64亿元。
责编:熊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