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马斯洛需要层级”,指每个人活在世上,都有五种需要,这五种需要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它们由下至上形成一个正三角形,下一层的需要如果没有满足,很难去追求上一层的需要。
也就是说,一个乞丐,温饱都是问题时,他是不会重视自己有没有成就的。
根据这个三角形,也对应的总结出一个咱们造窝时的“需要三角形”——居室心理需求分区图,一个家,需要划分出至少五个“功能区域”——来满足你的五种不同心理满足。
来设计规划你的房间。
无你的窝它是一个“小狗窝”,是一个暂时性的“租屋”,还是投注重金的“商品房”……都要从下至上尽量多的涵盖这五种功能区,哪怕有些区域是要叠加的,都要这样的窝成为真正的“家”。
食宿区:满足我们的生理需要。
这个很好理解,就是做饭吃饭,睡觉的区域。
一般我们会很容易的划分出来,落实在厨房、餐厅和卧室。
保障区:满足我们的安全需要。
此区域往往被我们忽略,它是指入户门外的区域,以及入户门周围的玄关区,还有阳台、居室最外圈的墙壁等。
它们起到的作用是明确自己的“领地”,保证家的安全,不被侵入。
其实保障区的划分和设计往往直接影响一个居室带给人的安全感。
保障区的设计,门窗的锁闭,其实是非常需要花心思设计的,如果玄关不合理,一开入户门就能看到你的床,那你一定睡不好。
会客区:满足我们的社交需要。
我们都需要伴侣,需要朋友,有人气的房子和有人气的论坛是一样的,可以让人乐不思蜀,温暖倍增。
所以即使家里面积再小,也需要一个沙发——哪怕是一方小台,四个马扎,都能顿时增加“家”的气氛。
工作区:满足我们的尊重需要。
一个人真正被尊重的时刻,是工作取得成就,观点被人认可——最简单的就是发在论坛博客里的一篇贴子,有人说个“顶”。
所以我们的小窝里,自然不能缺了伏案写字,放个笔记本电脑的地方。
充电区:满足我们自我实现的需要。
实现自己的快乐、幸福、价值感、创造欲的区域。
我们也可以叫它“休憩区”或“娱乐区”,就是可以让你从事自己兴趣,放松心情的地方。
这个部分会因人而异,喜欢读书的就需要一个书房,喜欢看电影的要有影音区,喜欢做手工的,要有个小手工台……这个区域划分也是三角形,同样也是满足了下面的区域,才会有上面的区域。
就好比如果你们家很小很小很小,肯定会先摆床和小餐桌,其他的,都凑合了……比如很多“赖班族”,下班之后不回家,在公司满足自己的会客、工作和充电需要,甚至包括晚餐,回到自己的租屋,只是睡个觉……这就是鲜明的“没有好的食宿区”就没有上面的区域的例子。
渔:(分享经验,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_^)在我们拿到自己家的户型图时,或者你把现在自己的小窝画一个大致的平面图。
然后要做的,就是把这五个功能区,按从下至上的顺序规划在你的户型图上。
记住,即使你拥有的只是一个8平米的小房间,你也可以用你的智慧,实现所有的功能区域,满满当当的照应好自己的内在心理需求。
当你的窝只是小小的,你可以找这样一张桌子:它可以吃饭、会客、熨衣服、打电脑、做手工,放下时还可以睡……它可以帮你拓展各种功能。
当你的窝只是小小的,你可以找这样一个沙发:它很容易就生产出一张工作台……当你的窝只是小小的,你可以找这样一座书架:所有精神食粮,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只要你肯为自己的心理需要寻找幸福,你都能拥有世上独一无二的家。
请记住,一个家,无论它多小多简陋,只要满足我们心上的五种需要,它就是一个最完美的家。
预祝你拥有这样完美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