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切换城市】欢迎您来到装修百科!
关注我们
我要装修

在古代,蜡烛竟然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再有钱的家庭也得省着用

发布:2024-09-19 浏览:95

核心提示:说到炫富,大多数人都会想到豪车、豪宅、名表、首饰……可鲜为人知的是,在生产技术不那么发达的古代,人们同样有一套自己的炫富方法。就拿商品交易发达的宋朝为例,那时的人们一般将“蜡烛”视作财富和地位的标识。正因为这事,人称“六一居士”的欧阳修还批评过寇准。可见,当时蜡烛的价格之巨。由今视之,蜡烛只不过是一个寻常物件,根本谈不上贵重。可为何在遥远的古代,它会被当作身份的象征呢?其实,这要从蜡烛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时代条件说起。现代观点认为,蜡烛源于原始时代的火把,即:将动物油脂或蜡一类的东西涂在木头上,燃烧用以照明。

说到炫富,大多数人都会想到豪车、豪宅、名表、首饰……可鲜为人知的是,在生产技术不那么发达的古代,人们同样有一套自己的炫富方法。
就拿商品交易发达的宋朝为例,那时的人们一般将“蜡烛”视作财富和地位的标识。
正因为这事,人称“六一居士”的欧阳修还批评过寇准。
可见,当时蜡烛的价格之巨。
由今视之,蜡烛只不过是一个寻常物件,根本谈不上贵重。
可为何在遥远的古代,它会被当作身份的象征呢?其实,这要从蜡烛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时代条件说起。
现代观点认为,蜡烛源于原始时代的火把,即:将动物油脂或蜡一类的东西涂在木头上,燃烧用以照明。
之后,随着社会生产技术的提高,蜡烛的制作也越来越便捷。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蜡烛有奉献、牺牲的象征意义,故经常被用在红白喜事中。
根据目前出土的唐代墓室壁画来看,形似方管的蜡烛在唐代就已经出现了。
譬如:陕西乾陵博物馆的永泰公主墓壁画,就出现了侍女手持蜡烛的画面。
唐代诗人李商隐有“何当共剪西窗烛”的诗句。
诗人为什么要剪烛呢?当时蜡烛烛芯是用棉线搓成的,直立在火焰的中心,由于无法烧尽而炭化,所以,必须不时地用剪刀将残留的烛心末端剪掉,这无疑是一件麻烦的事。
当然,那个年代的蜡烛,都是高官贵族才能使用的奢侈品,普通百姓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直到宋代,蜡烛才逐渐成为一般士庶家庭消费的普通商品。
这一点,可从宋代遗留下来的诸多文献中找到佐证。
例如:《夷坚志》中曾讲到了一则有关蜡烛的怪谈,即:一人夜晚独坐檐下时,突然看到一只黑兽潜入了家门。
在情急之下,他便用棍子敲晕了怪兽。
直到黑兽晕厥,这个人才取出蜡烛看清了兽的真面目。
从这则怪异的故事中,我们可知,当时百姓已有使用蜡烛的习惯,至于这只黑兽究竟是什么,文中并未提及。
其实,在那个时代,不仅百姓家备有蜡烛,连婚丧嫁娶都会大肆使用蜡烛。
在《梦粱录》中提到,南宋苏杭一带的年轻人在结婚时,女方往往要在接受聘礼后,在宅堂中备香烛糖果,昭告天下。
而宋人在生子后,同样也会在孩子的“抓周”仪式中,准备“烧香柄烛”。
此外,因蜡烛市场广阔,宋朝还专门设置了一个类似婚庆公司的“四司六局”。
若是有人想要操办喜宴,直接委托给“四司六局”,便可承办全部流程。
值得一提的是,在“四司六局”中还专门设了一个“油烛局”,掌管蜡烛的采买和使用。
显而易见,宋代的蜡烛已经成为了百姓使用的寻常物件。
而如今,黑龙江博物馆中保存的南宋摹本《蚕织图卷》,则刚好佐证了这一观点。
因为,在这副图卷中,江南一带的蚕织户,在“腊月浴蚕”和“织帛下机”的过程中都使用了烛台。
那么,蜡烛到底有多贵呢?二十一世纪,买一支蜡烛根本花费不了多少钱。
可是,在生产技术落后的古代,一支蜡烛究竟能卖多少钱?针对这一问题,宋史研究专家程民生教授在其《宋代物价研究》中,提到了一些有价值的信息。
根据《宋会要辑稿》的记载,在宋神宗年间,朝廷给官员的奠仪中就囊括了蜡烛。
其中清晰地记录着“每条秉烛四百文”,“每条常料烛一百五十文”,相当于普通百姓两三天的收入。
当然,这种蜡烛的价值并不能代表全部。
因为,宫廷蜡烛制作繁琐,用料十分精细,价值肯定高于普通蜡烛。
此外,张彦晓教授也曾提供过蜡烛的价值信息,根据《续资治通鉴长编》的记载,在宋哲宗时期,定州采买的的防城器具共有桦烛一百一十四万两四千五十二条,松明十四万一千六十二斤。
若是忽略掉两者的差价,我们可以粗略估算出一支蜡烛大约值十八文钱,相当于百姓每日收入的十分之一。
虽然,普通百姓都能买得起蜡烛,可是,通宵点蜡烛的成本,还是远远高于油灯的。
就拿宋人夜读来说,一名南宋读书人一夜燃油灯背书需耗费四到五文钱,而通宵点蜡烛却需要费四到五根蜡烛,即:五十至九十文钱,其成本是油灯的十倍之多。
正是因为点蜡烛的成本十分高昂,所以,宋朝贵族阶级都喜欢用燃烛来彰显自己的身份。
譬如:北宋名臣寇准。
相传,其生性好奢,家中常年不点油灯,只点蜡烛。
因为,燃烛耗费巨大,欧阳修还曾批评其“可以为戒”。
可见,在文学大家看来,燃烛依旧是当时的一个不良生活作风。
看到寇准通宵燃烛这股子豪迈劲儿,估计晋代巨富石崇也会自叹不如。
虽然,从个人财富角度来看,寇准远远比不上石崇,但是,从蜡烛的角度来看,石崇却比不上寇准。
毕竟,在石崇生活的时代,蜡烛更是一种非常昂贵的奢侈品。
直到宋朝,贵如黄金的蜡烛变成了百姓可望可及的普通商品。
这一点,在石崇的时代根本是无法想象的。
虽然,蜡烛如今已经成了生活中的寻常物件,但我们从它的背后却依旧可以窥探到宋朝物质文明演进的信息。
参考资料:【《宋史·列传第四十(寇凖传)》、《晋书·卷三十三·列传第三》、《秉烛夜游图》】

  • 收藏

分享给我的朋友们:

上一篇:民间故事:男子做梦惊醒,点七根蜡烛在柳树下摆阵,城隍爷来敲门 下一篇:[太原沐林装饰]新房装修预算不足怎么办?装修如何省钱呢?(太原沐林装饰)

一键免费领取报价清单 专享六大服务礼包

装修全程保障

免费户型设计+免费装修报价

已有312290人领取

关键字: 装修百科 装修咨询 装修预算表

发布招标得免费设计

申请装修立省30%

更多装修专区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