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切换城市】欢迎您来到装修百科!
关注我们
我要装修

50年前马王堆发现的素纱单衣,为何薄如蝉翼轻若云烟(长沙马王堆出土的素纱单衣)

发布:2024-09-19 浏览:27

核心提示:今年是马王堆汉墓完成考古发掘50周年。正在湖南博物院展出的“彼美人兮:两汉罗马时期女性文物展”上,出土后首次公开展出的国家一级文物“曲裾素纱单衣”成为亮点之一。素纱单衣是世界上现存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厚度最薄、重量最轻、制作工艺最精湛的丝织衣物,堪称国宝级稀世珍品,被誉为西汉时期纺织技术的巅峰之作。1972年,素纱单衣出土于马王堆一号汉墓,即辛追墓。辛追是西汉长沙国丞相、轪(dài)侯利苍的妻子,去世时年约50岁,其生活年代距今2200多年。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素纱单衣有两件,一件为直裾式,另一件为曲裾

今年是马王堆汉墓完成考古发掘50周年。
正在湖南博物院展出的“彼美人兮:两汉罗马时期女性文物展”上,出土后首次公开展出的国家一级文物“曲裾素纱单衣”成为亮点之一。
素纱单衣是世界上现存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厚度最薄、重量最轻、制作工艺最精湛的丝织衣物,堪称国宝级稀世珍品,被誉为西汉时期纺织技术的巅峰之作。
1972年,素纱单衣出土于马王堆一号汉墓,即辛追墓。
辛追是西汉长沙国丞相、轪(dài)侯利苍的妻子,去世时年约50岁,其生活年代距今2200多年。
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素纱单衣有两件,一件为直裾式,另一件为曲裾式。
曲裾式素纱单衣长160厘米,通袖长195厘米,以白绢装饰领、袖,整件用纱料约2.6平方米,重仅48克。
两件素纱单衣均为交领、右衽,即衣领与衣襟直接相连,衣襟由左向右掩,垂直而下,领口呈“y”字形,是典型的汉服领型。
相比而言,曲裾素纱单衣整体尺寸更大、更长、更宽,重量却更轻盈。
素纱单衣准确的名称是“素纱襌(dān)衣”。
“襌衣”是一种没有衬里的单层衣服,《说文解字》解释:“襌,衣不重。
”《释名》注释:“襌衣,言无里也。
”“素纱”是指没有染色的无花纹丝沙。
也就是说,“素纱襌衣”是用未经染色的蚕丝织成纱,制成不加衬里的单层薄衣。
不过现在,人们都已将“素纱襌衣”写为“素纱单衣”。
关于曲裾素纱单衣的用途,有人认为它是辛追夫人的一件内衣,或是一件婚服,也有可能仅仅是随葬之物。
但多数学者认为,它用来穿在艳丽的锦袍外面,作为一层轻且透明的薄纱,给锦袍的华丽纹饰增添几分朦胧之美,突出衣饰的层次感,更衬托出锦袍的华美与尊贵。
曲裾素纱单衣的衣料为平纹方孔丝织物,薄如蝉翼、轻若云烟、透光飘逸,这主要得益于它的材质。
当时,最顶级的纱取自西汉初期培育、饲养的“三眠蚕”,其体重仅一克多,比现代的四眠蚕、五眠蚕体型更小、分量更轻,蚕丝也更细,相当于头发丝的六分之一,且纤维更长、强力更大。
使用这种蚕丝交织而成的纱料,经纬密度稀疏,成衣的透光率达到75%,具有纤细均匀、光泽柔和、轻巧透光的特征。
若将它叠起五六层后再放在报纸上,报上的文字和图片犹能清晰可见。
素纱单衣的出土充分表明,至少在2200多年前的西汉初期,我国就已经拥有并掌握了精湛、高超的养蚕、缫丝、织造、裁剪、缝纫、熨烫等成熟技术。
其简洁的款式和装饰,所体现出的含蓄美,揭示了汉代贵族的礼制规范和审美意趣。
时至今日,依然让人们为之震撼,惊叹不已。
(作者系上海市崇明区博物馆副研究馆员)

  • 收藏

分享给我的朋友们:

上一篇:好莱客获得外观设计专利授权:“衣通(G-HD吊装金属)”(好莱客整装品牌) 下一篇:天燃气热水器选购注意什么 天燃气热水器的禁忌是什么

一键免费领取报价清单 专享六大服务礼包

装修全程保障

免费户型设计+免费装修报价

已有312290人领取

关键字: 装修设计 装修公司 别墅装修设计

发布招标得免费设计

申请装修立省30%

更多装修专区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