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切换城市】欢迎您来到装修百科!
关注我们
我要装修

从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读懂高技派建筑(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 鞋)

发布:2024-09-19 浏览:48

核心提示:1969年,时任法国总统乔治·蓬皮杜为了纪念带领法国在二战中击退希特勒的戴高乐总统,倡议在当时巴黎第四区一块空置场地兴建一座现代艺术博物馆,为了找到最优设计方案,法国政府组织了一场全球范围的竞赛。三年后,在巴黎的爱丽舍宫举行了一场新闻发布会,宣布了竞赛的获胜者。在全部681个参赛作品中,意大利建筑师伦佐·皮亚诺(Renzo Piano,)和英国建筑师理查德·罗杰斯(Richard Rogers,1933 年 7 月 23 日- 2021 年 12 月 18 日)的方案最终胜出,尽管当时他们只完成了14个项

1969年,时任法国总统乔治·蓬皮杜为了纪念带领法国在二战中击退希特勒的戴高乐总统,倡议在当时巴黎第四区一块空置场地兴建一座现代艺术博物馆,为了找到最优设计方案,法国政府组织了一场全球范围的竞赛。
三年后,在巴黎的爱丽舍宫举行了一场新闻发布会,宣布了竞赛的获胜者。
在全部681个参赛作品中,意大利建筑师伦佐·皮亚诺(Renzo Piano,)和英国建筑师理查德·罗杰斯(Richard Rogers,1933 年 7 月 23 日- 2021 年 12 月 18 日)的方案最终胜出,尽管当时他们只完成了14个项目。
当年工地上的两位年青人如今都已成了大师按照当时的眼光来看,他们的概念方案极其激进(即使在今天来看,也是相当酷的):一个巨大的钢结构,外部装饰有电梯、自动扶梯和通风管道,内部空间则完全开放且灵活可变。
1977年1月31日该建筑最终完工并对外开放,这就是高技派建筑的经典之作——蓬皮杜艺术中心,直到今天它仍是20世纪最后几十年间最伟大的建筑之一。
根据郭学明所著《世界建筑艺术简史》,高技派建筑“是20世纪七十年代出现的现代主义流派,是钢结构加玻璃幕墙建筑,最主要的特点是裸露,裸露结构及其连接节点,裸露电梯,甚至裸露管线系统。
”虽然这些建筑被称为“高技派”,但其科技水平未必高,并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智能建筑。
它只是不加掩饰地运用现代材料与技术,挖掘、提炼和展现了这些材料与技术所具有的美学价值。
下面我们就以蓬皮杜艺术中心为例,来深入了解一下何为高技派建筑吧。
该建筑主体为钢结构+玻璃幕墙的长方体六层(地上)建筑,幕墙由钢制框架和混合透明及实心金属面板组成,旨在营造一种透明建筑外壳的感觉。
其竖向结构只有28根直径85厘米的钢管柱,分别在建筑物两侧,支撑着每层14榀跨度为48米的钢桁架,形成了宽48米,长166米的无柱大厅。
室内空间完全是通透,没有墙体、竖向管道和吊顶。
这座内外翻转的标志性建筑让全球对高技派建筑投以关注的目光。
“蓬皮杜中心就像一艘巨大的由玻璃、钢铁和彩色管道构成的太空船意外地降落在巴黎的心脏地带,并迅速在这里扎根生长。
”皮亚诺如此评价自己的作品。
由于建筑的服务设施、走廊、电梯和结构构件都设置在外部,整个建筑的内部空间可以轻松调整布局。
钢结构构件采用插销式节点连接。
所有管线布置在建筑物四周,不加任何掩饰,只是涂以不同颜色加以区分:蓝色管线是空调系统,黄色代表电力系统,红色管线是管状自动扶梯和电梯,绿色管线是给排水系统,电梯也是玻璃的,电梯上下时,人们可以看见绳索在移动,这些设施在极简的幕墙背景上格外显眼。
建筑师把原来藏在装修材料后面的结构及配套设施的美学价值挖掘了出来,让人们认识结构美和工艺美。
游客可以通过面向广场的外墙上的巨大斜角自动扶梯从地面层上升到外部走廊和观景平台。
这些走道和自动扶梯被设计成创造一个充满活力且不断变化的立面。
就象选用贝聿明玻璃金字塔作为卢浮宫入口一样,独具眼光的评委会之所以选中这个与巴黎格格不入的方案,是因为它采用现代技术、大跨度空间和新颖、活泼的外观。
但新生事物被接受总是需要一些时间的,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建成之初批评者居多:“看上去像一个化工厂”,法国报纸《世界报》则将该建筑称为“建筑界的金刚”。
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了它,把它视为建筑艺术珍品。
最初强烈反对的大多数巴黎人也接受了它,把它视为巴黎的骄傲。
自从完工以来,蓬皮杜中心已接待了超过1亿5000万的游客,现在被视为巴黎最重要的文化地标之一。
该建筑的外露超结构使用了超过16,000吨预制钢结构部件。
其中特别独特的一个元素是10吨重的“gerberettes”。
这些gerberettes位于建筑两侧,连接支撑楼层的大桁架与立柱,帮助形成广阔的内部空间。
虽说高技派建筑第一个引起世界高度重视的作品,是德国建筑师佛莱·奥托和根特·本尼什设计的慕尼黑奥运会体育馆(1972年),但蓬皮杜艺术中心却全面体现了高科技建筑的许多核心理想,堪称经典之作。
总的来说,高技派没有被大量复制或模仿,建筑作品不是很多,但高科技派几个著名建筑师都非常活跃,也有不少经典作品问世。
罗杰斯1986年为世界最大的保险公司之一——劳埃德保险公司的总部设计的伦敦劳埃德大厦是其继蓬皮杜中心之后的第二个重要建筑,也是类似的“内外翻转”的风格,是20世纪80年代最具标志性的建筑之一。
而我们介绍过的伦敦碎片大厦(点此阅读)则为伦佐·皮亚诺的作品。
两人后来都分别获得了普利兹克奖,罗杰斯还被英国女王封为爵士。
大阪关西国际机场也是皮亚诺的作品高科技派丰富了建筑美学,尤其是挖掘出了钢结构的结构美学和工艺美学,这是非常有意义的贡献,高科技派登场之后,许多机场候机楼采用大跨度钢结构体系,裸露出结构和连接节点,或者说是结构和连接点具有美学特征,展现出了力学逻辑之美、金属结构之美和连接工艺之美。
伦敦小黄瓜大厦 (伦敦街头的腌黄瓜:30 St Mary Axe)香港汇丰银行总部大厦

  • 收藏

分享给我的朋友们:

上一篇:关于炫技但不止于炫技——高技派建筑指南 下一篇:天燃气热水器选购注意什么 天燃气热水器的禁忌是什么

一键免费领取报价清单 专享六大服务礼包

装修全程保障

免费户型设计+免费装修报价

已有312290人领取

关键字: 装修百科 装修咨询 装修预算表

发布招标得免费设计

申请装修立省30%

更多装修专区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