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切换城市】欢迎您来到装修百科!
关注我们
我要装修

建国不过两百多年的美国如何一步步成为世界头号强国(美国如何在短时间内成为超级大国)

发布:2024-09-19 浏览:14

核心提示:我国教科书把当今世界格局描述为一超多强。“一超”是指美国这个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多强”是指当今世界同时存在俄罗斯、中国、欧盟、日本、印度等多个强势国家或国家联盟。美国作为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等各方面实力几乎都位居世界第一。美国是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之一,也是北约、世贸、G7、G20等国际组织的重要成员。美国领土面积排名全球第四、人口数量排名全球第三、GDP总量排名全球第一、人均收入排名全球第七、工业产值排名全球第二、粮食产量排名全球第二、能源储量排名全球第三、黄金储备

我国教科书把当今世界格局描述为一超多强。
“一超”是指美国这个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多强”是指当今世界同时存在俄罗斯、中国、欧盟、日本、印度等多个强势国家或国家联盟。
美国作为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等各方面实力几乎都位居世界第一。
美国是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之一,也是北约、世贸、G7、G20等国际组织的重要成员。
美国领土面积排名全球第四、人口数量排名全球第三、GDP总量排名全球第一、人均收入排名全球第七、工业产值排名全球第二、粮食产量排名全球第二、能源储量排名全球第三、黄金储备排名全球第一位、钢铁产量排名全球第四、汽车产量排名全球第二、发电量排名全球第二、机场数量排名全球第一、铁路里程排名全球第一、公路总里程排名全球第一、高速公路里程排名全球第一、海军舰艇吨位排名全球第一、空军战机数量排名全球第一......美元的霸权地位使美国可以全世界薅羊毛。
美国几乎囊括了战后所有重大新技术的发明。
如果把在美国境内注册的专利计算在内,那么世界上超过半数的专利发明来自美国企业。
掌握核心技术优势的美国用一枚小小的芯片就可以卡别国的脖子。
美国是全球为数不多拥有三位一体战略核打击能力的国家。
美国11艘航母组成的战斗群在吨位、火力等方面几乎可以吊打全世界海军。
美国遍布海外的军事基地以及海外驻军也是无人能望其项背的。
美国在现代化的电子战、信息战领域同样具备无人可及的优势。
可能很多人对美国的军事霸权、经济霸权、科技霸权都比较熟悉了,但其实美国的文化霸权也早就渗透到了全世界所有人的日常生活中。
美国的NBA赛事、好莱坞大片在全球各地都有为数众多的观众。
肯德基、麦当劳等商标品牌实际上构成美国文化软实力的一部分。
美国这种文化上的影响力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时都可能接触到。
俗话说“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美国当然也并非自诞生之日起就是超级大国。
距今500年前美洲这片广袤的陆地还是印第安人世代生息的家园。
自从公元1492年哥伦布发现这片新大陆以来欧洲移民蜂拥而至。
公元1584年英国的沃尔特·雷利爵士抵达了纽芬兰以南的切萨比克湾南部并将此地命名为弗吉尼亚,然而此后雷利连续组织了几次移民活动均以失败告终。
这次拓殖行动引起了一个名叫哈克卢特的英国牧师高度关注。
哈克卢特收集了关于北美的大量情报后向伊丽莎白女王呈递了一份名为《论向西拓殖》的雄文。
在这篇文章中哈克卢特列举了诸如推广英国国教、满足本土匮乏、增加王室收入、扩大海军等21条好处和必要性。
英国社会对北美殖民活动的热情最早就是由此点燃的。
1620年11月11日五月花号帆船载着一批清教徒抵达了位于北美的普利茅斯城。
如今五月花号带来的这批移民的后裔已繁衍到3500万人。
这占到了如今美国总人口的1/9左右。
这批早期移民所缔结的《五月花号公约》更是塑造了美国人的立国精神。
《五月花号公约》最核心的内容是:“我们在上帝面前共同庄严立誓自愿结为民众自治团体。
为了使上述目的能得到更好地实施、维护和发展将来不时依此而制定颁布的被认为是对这个殖民地全体人民都最适合、最方便的法律、法规、条令、宪章和公职我们都保证遵守和服从”。
船上的41名成年男子都在公约上署了名。
这群人是在没有势力强大的王权和无所不在的神权影响下一种完全的自然状态中按照自由、平等的天性共同讨论和签订了这份协议。
这份协议作为美国政体发展第一块坚实的基石对日后的《独立宣言》和美国宪法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截至1733年英国已在美洲北部大西洋沿岸和阿巴拉契亚山脉之间建立了13个殖民地。
其实英国在介入海外殖民扩张之初无论在财力上还是军力上都无力与法国和西班牙抗衡。
当时法国占据着广袤的加拿大和路易斯安那,西班牙则占据着拉丁美洲绝大部分地区,而英国在美洲的殖民地却局促于大西洋沿岸和阿巴拉契亚山脉之间的狭小地带。
偏偏这一时期英国本土的政局又处于持续的动荡状态:内战、护国公独裁、王室复辟、光荣革命等一系列事件接踵而至。
实力有限的英国对北美殖民地采取的是一种所谓“善意忽视”的政策。
北美殖民地人民建立起了自己的政府、参事会、议会等自治机构。
1619年7月弗吉尼亚第一届议会向伦敦发出请愿:伦敦制定的法令在未经弗吉尼亚议会同意前不得在当地施行。
生活在北美殖民地的英裔居民虽以英国人自居,但实际上他们无非不过是在国防和外交上打着宗主国的旗号以便使自己免于遭受法国人和西班牙人的威胁,至于当地的社会生活其实从一开始就不在英国王权的控制下。
1747年瑞典学者彼得·卡尔姆在访问北美时敏锐意识到北美殖民地在社会治理方面已然是独立的政治实体。
北美殖民地不过是在面对来自法国、西班牙等国的威胁时才有赖于宗主国的保护。
因此彼得·卡尔姆预言英属北美殖民地将在30到50年内彻底摆脱英国而独立。
就在彼得·卡尔姆此番预言28年后北美殖民地爆发了反对英国统治的独立战争。
1783年英国在《巴黎和约》中正式承认美国独立,同时把阿巴拉契亚山脉和密西西比河之间的土地赠予美国。
独立之初的美国丝毫看不出未来会成为一个超级大国。
当时领土面积已超过很多欧洲国家的美国却只有300多万人口。
要知道英、法、西这些老牌列强可都有上千万人口。
那时的美国是由13个英属北美殖民地组成的松散联盟。
美国刚独立那会儿没统一的联邦政府和国会。
既然没统一的联邦政府,那么自然也没统一的财政和军队。
独立战争期间13个州联合起来对抗英国,但战后各州纷纷召回了自己的士兵。
1785年独立战争期间大陆海军最后一艘战船也被卖掉。
在此后的9年间美国成了一个无海军国家。
这一时期美国的陆军员额也仅维持在700人左右。
那时谁能想到这样一个国家未来会成为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全方位的超级大国呢?美国要想在经济上、军事上有所作为首先必须理顺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这就需要统一的联邦政府、统一的财政税收、统一的货币、统一的军队......这些恰恰都是当时的美国所不具备的。
直到1787年宪法的制定才使美国真正搭建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国家政体。
宪法明确了各州与联邦政府的权力分配:宪法将外交权、宣战权、对外贸易权、货币发行权等权力授予联邦政府,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各州的自主性。
从联邦到各州确立了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格局:立法权由议会掌握,行政权由政府掌握,司法权由法院掌握。
在州的层面有州议会、州政府、州法院;在联邦层面有国会、联邦政府、联邦法院。
联邦政府的组织形式为总统共和制。
立法、行政、司法三权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彼此制衡:总统可以否决国会立法,国会则能以2/3多数推翻总统的否决。
国会可以对民选的总统和终身认职的联邦法官提出弹劾。
总统作为军队总司令可以动用军队,但对外宣战的权力却属于国会。
联邦法院的大法官由总统任命且终身任职。
大法官不受制于任何个人和党派。
联邦法院有解释宪法的权力。
任何法律一旦被判定违宪即失去效力。
在1787年的美国制宪会议上与会代表们就国会议员的名额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辩论。
如果按人口比例分配国会议员的名额意味着那些人口少的州无论如何投票也干不过人口大州,因此小州对此极力反对;可如果以州为单位平分国会议员的名额,那么人口大州又不干了。
最后双方达成妥协:美国国会分设参议院和众议院。
参议院以州为单位平分国会议员名额;众议院按各州人口比例分配国会议员名额。
制宪使美国得以建构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国家机器。
美国全方位的快速发展由此开始。
1803年美国趁法兰西皇帝拿破仑忙于应付欧洲战争之际从法国手中以1500万美元价格购买了2144476平方公里的路易斯安那。
这次土地购买行为使美国领土扩大了一倍。
1819年美国以500万美元从西班牙手中购买了15万多平方公里的佛罗里达。
1846年至1848年美国在与墨西哥的战争中夺取了230万平方公里土地。
1861年美国爆发了南北内战。
1865年内战以联邦政府战胜南方叛军告终。
战争期间颁布的军事管制法使联邦政府的军事权力大大增加,与此同时联邦政府开始向公民征收直接税。
1862年国会通过的《法定货币法》首次允许联邦政府发行“绿背纸币”作为一切偿付公私债务的法定货币,随后《国民银行法》的颁布又赋予联邦政府管理国民银行券发行的权力。
至此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统一的国家货币和稳定的全国银行。
昔日由各州组成的松散联盟在经历南北战争的洗礼之后已融合成为一个幅员辽阔的“帝国”。
这个新帝国的煤、铁、石油和人力资源都是整个西方世界最丰富的。
这个新帝国的国土两面有大西洋和太平洋作为天然的屏障,而北方的加拿大和南方的墨西哥则根本不可能对其构成威胁。
这个新帝国在东面联系着欧洲,而西面则联系着亚太地区。
如此得天独厚的条件使其在国际地缘政治格局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1867年美国又以700万美元外加20万美元手续费的价格从沙俄手中买下了近170万平方公里的阿拉斯加。
1882年恩格斯预言:“20年后的美国会成为实际上最富有、最强大的国家”。
奴隶制的废除使美国的生产力得到了充分的释放,南方地区的战后重建为美国创造了巨大的国内市场。
这时的美国拥有大量土地和自然资源,却缺乏企业投资所需的劳动力和资金。
从欧洲等地涌入的大量移民解决了这一问题。
富裕的移民来到美国后成为了投资者,贫穷的移民来到美国后成为了劳动者。
1790年美国的人口不足400万,然而到了1880年美国的人口已超过5000万。
到了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为美国创造了新的历史机遇。
英、法、德等欧洲列强从面积和人口来看只是中等大小的国家。
这些国家抓住了大航海、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工业革命等历史机遇从而得以利用技术和制度上的先发优势弥补国家体量上的劣势。
随着工业革命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就使欧洲国家在技术上的优势被相应削弱了,然而欧洲国家在体量资源方面的劣势却是难以弥补的。
美国有比欧洲国家丰富得多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
19世纪后期英、法等老牌强国日趋保守的资产阶级为维持垄断地位往往对新技术持排斥的态度。
昔日英国曾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展现出来的引领世界变革潮流的企业家创新精神逐渐转移到了美国。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诞生了电灯、电话、打字机、留声机、照相机、摄像机、电动机等一系列新发明,也涌现出了约翰·洛克菲勒、安德鲁·卡内基、约翰·皮尔庞特·摩根等一批商业大亨和爱迪生、特斯拉等发明家。
在1859年至1899年期间美国的工业产值由18.8亿美元增至114.07亿美元。
1860年美国的生铁产量只有84万吨,到1900年已猛增至1401万吨。
1860年美国的钢产量只有1.2万吨,1900年则达到1035万吨。
至此美国已取代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产钢国。
1860年至1900年期间美国的煤炭开采量由1820万吨增加到2400万吨。
美国的机器制造业产值在20世纪初已相当于欧洲各国产值总和的一半。
美国的石油开采量从1960年的50万桶一路增加到1900年6362万桶。
1902年全美发电量已达到60亿千瓦时。
19世纪末美国汽车工业的年产量不过几千辆,到了1914年已猛增至56万辆以上。
从19世纪80年代起美国取代英国占据全球工业生产总值第一名的位置。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美国对取代英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
此时美国的工业产值虽已超过英国,可作为老牌霸主的英国仍掌握着全球金融霸权。
这还仅仅只是从经济层面进行分析。
如果要比综合国力就更能看出美国当时与英国的差距了。
直到1900年美国也只有10万现役兵力。
1884年美国海军在全球排名第12位。
这远不能与英国这个老牌海上强国相比。
这时美国在经济上表现出超强的竞争力,但在军力上仍落后于英、法、德等欧洲列强。
不过这时美国无论经济实力或是综合国力总体上是呈上升趋势,相比之下英、法等老牌列强却是在走下坡路。
到了1914年美国人口已增加到9800万。
此时美国137亿美元的国民收入是英国的13倍多,377美元的人均收入也远高于英国的244美元。
包括俄国在内的所有欧洲国家的国民收入总和只比美国多4美元。
这时美国海军的全球排名也从第12位增长到第三位,仅次于英国和德国。
可这时美国依然只是列强之一,还并未坐上世界老大的位置。
当然美国这时在发展势头上已超越英、法、德等欧洲列强。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进一步加速了美国崛起的进程。
历时四年的世界大战使英、法、俄、德等欧洲列强损失惨重,而位于大西洋另一侧隔岸观火的美国却趁机大发战争横财。
一战结束后美国不仅在工业产值上全面反超英国,同时也已开始威胁到英国的金融霸权。
1929年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就是从纽约华尔街向全球蔓延的。
美国纽约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华尔街打个喷嚏就能引起全球经济的波动。
1922年2月6日美、英、日、法、意五国缔结的《五国海军条约》规定:五国主力舰总吨位限额为美、英各52.5万吨;日本31.5万吨;法、意各17.5万吨。
这标志着美国取得了与英国对等的制海权。
这时美国已在农业、工业、金融、军力等各方面基本反超或逼近于英国。
1929年的经济危机导致美国一片萧条。
这时新当选的总统罗斯福通过新政把自由市场经济和政府调控结合起来。
正是这一变革让美国经济重新焕发了活力,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
实行新政后逐渐摆脱经济危机的美国GDP一度占全世界的56%。
这为后来美国成为世界霸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紧接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进一步削弱了英、法、德等欧洲列强。
二战也像一战那样没波及到美国本土。
战争非但没对美国国内造成破坏,反而激发了美国生产力最大程度的释放。
二战结束时美国的工业生产达到资本主义世界工业总产量的2/3、黄金储备达到3/4、对外贸易额达到1/3。
这时美国已拥有全球最强大的海军和空军,而且还掌握了核武器的制造技术。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确立奠定了美元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霸权地位。
战后唯一能与美国分庭抗礼的是另一个超级大国苏联。
此后美国与苏联展开了长达几十年的冷战。
美、苏两国各自拉拢了一批小弟组成了对立的两大阵营。
冷战时期美国采取多种手段打压苏联:实行出口管制;加强控制高新技术转移;操控国际原油价格......这样多管齐下使苏联的经济、科技发展受到了遏制。
苏联人民对生活水平迟迟得不到改善的现状日益不满,而苏联阵营内其他国家也对这位老大哥的控制欲越来越反感。
苏联阵营中这些内在矛盾恰恰正是美国可以利用的。
美国一边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传媒手段向苏联和东欧国家推广美式价值观,一边以学术交流为名派遣本国学者到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访问交流。
这样美国就培养了一批认同美国制度文化的学者。
当这些留美学者回到他们自己的国家以后就会把美式价值观带回去。
在后来的苏东剧变过程中一大批认同美式西式制度文化的知识分子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1991年苏联解体后美国终于成为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

  • 收藏

分享给我的朋友们:

上一篇:美国没有再扩张,国土面积却不断增加已超过中国,怎么做到的? 下一篇:[太原沐林装饰]新房装修预算不足怎么办?装修如何省钱呢?(太原沐林装饰)

一键免费领取报价清单 专享六大服务礼包

装修全程保障

免费户型设计+免费装修报价

已有312290人领取

关键字: 装修设计 装修公司 别墅装修设计

发布招标得免费设计

申请装修立省30%

更多装修专区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