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6月17日讯 滨州市滨城区彭李街道王家居委会王良君患有尿毒症、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疾病,无劳动能力,现在与妻子离婚,只身一人靠姐姐王淑云一家生活。
记者来到王淑云家中时,发现王淑云的家住在五楼,不大的房子又用隔断隔出三间房间对外出租,“我现在的身体也不好,身体里搭了几个支架,不能出去打工,在家里隔开三间房间对外出租,赚个生活费。
”王淑云对记者说。
“有个好姐姐不如有个好姐夫,这么高的楼,王良君的姐夫每天都背着王良君出去透透风、晒晒太阳。
”王淑云的邻居说。
滨州市“e家大救助”是滨州市民政局2020年重点打造的“后扶贫时代”民生保障工程。
“e家大救助”统筹民政、教育、住建、医疗、残联等16个部门(单位)的66个救助项目,实现了全市1.1万名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照护服务全覆盖,建立了“服务窗口+手机App+热线电话”求助模式,通过收集30多万条救助对象数据,共享5000万条医疗报销数据、13万残疾人数据、8.4万贫困人口数据。
系统对这些数据自动比对,达到设定“临界值”,主动介入救助,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救助。
王良君在2020年10月时已享受低保待遇,其数据也录入“e家大救助”数据平台。
2021年5月份彭李街道民政工作人员在滨州“e家大救助”平台维护低保、特困基本情况时,发现王良君近期住院花费较大,立刻联系社区网格员入户进行核实。
调查得知王良军2020年12底因尿毒症住院治疗,让本来就不宽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网格员用滨州“e家大救助”手机端将所需的材料拍照上传,街道工作人员收到申请后及时为王良君办理了临时救助,救助通过后资金在第一时间发放到了王良君手中。
“我不懂政策,我也没有去申请,没想到网格员主动来找我,给我们申请救助,现在我弟弟每个月能领到500元的生活补助,给我这个家庭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王淑云说。
滨州市民政局不但在社会救助上下功夫,还在社区居家养老上做足了文章,本着“智慧、健康、快乐”的发展理念,立足社区智慧康养,充分利用好“最后一公里”的社区优势。
目前,13处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均已完成选址。
2021年5月1日,滨州市滨城区彭李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正式试运营,利用中医健康管理“治未病”的服务资源,打造老百姓家门口的助老生活圈。
“我现在岁数大了,平时在家里也没有事,现在家门口建起了服务中心,我吃早饭后就到这里来打打扑克、累了泡泡脚,有些不舒服的地方还可以做做针炙、艾炙,真是挺好的。
”赵玉英老人说。
而与赵玉英老人一起泡脚几位老人也是附近的退休居民,一边泡着脚一边拉家常,日子过得十分惬意。
服务中心的智慧康养平台,是通过互联网平台和物联网设备,解决老年人急救、报警、呼叫、定位、体征检测等常见问题,为居家老人实现“360度”的安全监控。
中医康复则针对每个老年人的特点,通过针灸、艾灸、耳穴压豆、中药药浴、中药足疗等中医手段,实现“治未病”和病后康复的目的。
闪电新闻记者 周建辉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