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灵光乍现,突然觉得那么多国家对中国经济唧唧歪歪可能不是坏事[捂脸]。
我们生产能力太强了,强大到可以满足全世界的需求,但后果就是产能过剩。
资本的本性就是无限扩张,这个在普通人群层面没问题,做的东西越多挣钱越多,日子就更好。
但生产过剩后带来的经济危机带来的后果可能被大多数人忽视了,世界大战的原因之一就是生产过剩,争夺市场。
以史为鉴,如果一个国家的生产能力可以满足其它国家的需求,别的国家的生产能力被抑制,没钱消费了,反而影响生产国的利润,这么一圈下来是不是就开始经济危机了。
直到一种新的技术出现,新的需求开始,经济危机才结束。
这样就出现了一个局面,一旦生产能力扩张快于新技术出现,经济就停滞乃至倒退。
但新科技这东西不确定性很大的,也许十年二十年都出现不了一个可以创造一个新经济领域的科技成果。
那怎么办呢,就只能自我控制,一方面对科技大量投入,一方面控制着经济不要发展太快。
我们当初发财因为进入世界经济循环体系,现在被针对是因为我们太能干了,以一家之力供应了全世界的需求,而这几年科技成果并不多,马斯克的各种疯狂计划被疯狂支持也是有这个因素。
所以,我们就被针对了,他们想让我们慢一点,别弄出生产过剩来,危机一旦不可控制,什么后果都不新鲜。
看到了这个问题,于是开始转头国内消费。
但国际上遇到的问题在国内也一样,生产过剩就是想买的买不起,买的起的又不需要[捂脸]国内消费就面临这个问题,天天喊释放消费力,但排除基础生活消费支出,可以带来经济发展的消费其实就是那一个亿的人。
这些人本来就是掌握生产能力的人,但生产出来的商品自己这个群体里消费不完,其它群体消费不起,经济循环流转越来越慢,过剩产能越来越多,危机就开始了。
如果没出现一个新技术,就是那种可以凭空创造出百万级别岗位的技术,这种情况只能越来越糟,最后只能把牛奶倒进河里。
所以,物廉价美薄利多销的理念该放弃了,这种理念除了让产能过剩越来越严重,对目前经济没有任何好处。
消费的欲望不控制,但要控制产能扩张的欲望。
否则最后大家一起倒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