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无时无刻不与通信联系在一起。
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通信服务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然而就在近期,一名名人在办理移机业务时遭遇种种不公平对待和糟糕体验,让通信服务的服务质量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名人亲身经历,折射出服务业顽疾这名名人,就是刘雯女士。
她不仅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刑法硕士,更是一位资深媒体人,在社交平台上拥有400多万粉丝。
可以说,她是名副其实的公众人物。
然而,就连如此有影响力的人物,在办理中国电信的移机业务时,也遭遇了重重阻碍和不公平对待。
这件事引发了广泛关注,也折射出当前通信服务业存在的顽疾。
整个事件大致是这样的:刘雯女士为了搬家,需要把原先的宽带服务移至新居。
最初,电信方面承诺24小时内就会派人上门办理,但两天过去了,工作人员迟迟未现身。
就在刘雯等得焦头烂额之际,一位客服人员突然打来电话,要求她必须先关注电信官方账号并通过认证,才能申请移机服务。
这无疑是在中途临时加码,而最初的承诺则无声无息地作废了。
更荒谬的是,要通过所谓的"认证"并非易事。
刘雯花费了3个多小时,换尽各种衣服姿势自拍,依旧无法顺利通过人像认证。
最终,她不得不放弃。
第二天,她再度拨打客服热线,结果客服的回复简直让人哭笑不得:"必须线上申请成功,才能派人上门"。
也就是说,前几天所做的一切努力全部前功尽弃了。
值得一提的是,刘雯订阅的宽带套餐标称是"不限流量",但实际使用时,只有40GB的限制。
这种夸大宣传的"空心"套餐,无疑是对消费者权益的严重伤害。
服务质量陷入"冰火两重天"通过刘雯的亲身经历,我们可以看到,通信服务质量已经陷入了一种"冰火两重天"的怪圈:对普通消费者而言,服务质量堪称"冰冷";但对名人达人来说,服务态度又像"火热"的夸张表演。
首先对待普通消费者的冷淡,不言而喻。
刘雯的经历折射出通信企业的傲慢无理,工作人员随意更改承诺、强加繁琐要求、推卸责任等,似乎已经习以为常。
其次对待名人的"热情"也令人生疑。
如果不是刘雯通过影响力引发广泛关注,恐怕她的问题根本难以得到重视和解决。
这种"重视名人、冷落普通人"的错误做法,无疑会加剧消费者的反感情绪。
诚然,名人的影响力固然能让他们的诉求更容易得到重视,但这并不意味着企业就可以歧视对待普通消费者。
每一个消费者,不论其身份地位如何,都应得到平等的尊重和服务。
可以说,这种"冰火两重天"的怪圈,是当前通信服务业存在的顽疾。
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必将进一步加剧企业与普通消费者之间的矛盾对立。
届时,社会舆论的压力只会与日俱增,企业的生存发展也将受到严重威胁。
消费者维权需要持之以恒面对通信服务业现状,普通消费者急需进一步提高维权意识,以持之以恒的行动,促使企业切实改进服务质量。
毫无疑问,我们要学习刘雯女士通过影响力引导舆论关注的做法。
作为普通消费者,虽然个人影响力有限,但只要我们团结起来,通过网络平台互相呼应、疏导情绪、发声抗议,定能形成强大的舆论合力。
与此同时,我们还应当提高法律意识,充分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
比如可以就带有夸大宣传成分的"空心"套餐,向工商部门投诉企业存在虚假宣传的违法行为。
再者我们还应该在日常消费中多一些耐心和理性。
遇到服务质量差的情况,不要一味埋怨和责骂,而是要通过理性沟通,用事实说话,以文明有理的方式反映诉求。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在自己的社交圈内积极传播维权意识,互相监督和鞭策,形成一股强大的消费者权益维护力量。
总的来说,提高维权意识,需要持之以恒的行动。
我们既不能固步自封,也不能草率冲动。
只有在理性与合法的轨道上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最终赢得应有的公平待遇。
呼吁企业重塑服务理念与消费者提高维权意识同等重要的,是通信企业重塑服务理念,真心实意地为消费者着想,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到实处。
不可否认,很多通信企业目前的服务缺陷,源于对利润至上、忽视消费者体验的错误经营理念。
在这种观念的驱使下,企业容易流于蓄意欺骗,将营销宣传作为挤压消费者权益的手段。
刘雯遭遇的"空心"套餐,恰恰就是这一问题的生动写照。
这不仅侵害了消费者的切身利益,更是在消费者与企业之间筑起了一道道不信任的高墙,最终会葬送企业自身的发展前景。
因此,通信企业务必彻底反省和革新自身的服务理念,切实将"以人为本"落到实处。
要真心实意为消费者着想,在产品设计和营销宣传等各个环节都做到诚实守信,避免欺瞒和虚假夸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