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巽”字是一个失诂字,读XUn,四声。
但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则是“百姓日用而不知”的汉字。
“巽”是使用簸箕清洁粮食(种子)的方法之一。
第一道工序:踅,xUe,二声。
把盛有粮食的簸箕左右地摇晃,使糠秕之物上浮,以便清除。
第二道工序:簸,也可称扬。
上下颠动簸箕,使簸箕产生的风力把糠秕之物吹出去。
第三道工序:巽。
亦即是把簸箕斜着竖起来,使用抖动的力量把粮食或种子缓缓地倒入另一个容器内,最后,簸箕内只剩下质量较重的沙土等杂质,然后倒掉。
所以,巽为风,为入,为顺,为斜等。
巽卦符号有簸箕之象。
巽又为东南(后天卦位),中国的地形西高东低,四渎皆流巽位。
巽又为西南(先天卦位),西南方的地形最高,高则易顺流、易入于东或东北方,所以西南方往往是未婚妻的方向(巽卦),或东、东北方是未婚夫的方向,巽为长女。
如:《易.巽》:“巽在床下,用史巫纷若,吉无咎。
”其一意是说邪魔、邪气、不正的人在“床下”,所以要反复寻求巫师解决问题吉祥。
巽为斜。
斜,又同“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