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棠树,即棠梨树。
《史记·燕召公世家》:“召公巡行乡邑,有棠树,决狱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
召公卒,而民人思召公之政,怀棠树不敢伐,哥咏之,作《甘棠》之诗。
”其诗为:“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
蔽芾甘棠,勿剪勿败,召公所憩。
蔽芾甘棠,勿剪勿拜,召伯所说”。
后因以“棠树”喻惠政,以“甘棠”称颂循吏的美政和遗爱。
紫荆树寓意“家庭和睦”、“幸福美满”,棠梨树则有“政绩卓著”、“公正廉明”的象征,因此诗词中常用紫荆树与棠梨树的组合来呈现“家庭事业双丰收”美好祝愿。
棠梨树在我国西北部常用作栽培梨的砧木,深根抗旱,寿命很长,抗赤星病力特强。
而紫荆属中有些乔木品种的寿命也很长,湖北紫荆的寿命达300年以上,所以棠梨树与乔木紫荆搭配,可以营造长期景观。
梨花白色,紫荆花紫红色,浓淡相宜,且二者花期相近,适合搭配栽植。
如今梨属中作为景观苗木的彩叶豆梨存量较大,虽然是国外引进品种,但毕竟根源在于国内的乡土树种杜梨,所以植物的文化可以适当继承。
因此,一些花色艳丽的乔木紫荆品种可以与彩叶豆梨品种相互搭配栽植,形成兼具观赏与文化价值的园林景观。
《送完颜总管赴平阳》【作者】程钜夫【朝代】元汾水西南古晋州,双旌五马汉诸侯。
庭无坐吏官班重,地有遗民帝化留。
荆树春风誇列士,甘棠清荫羡高秋。
征騑莫叹长安远,回首朝阳是蓟丘。
程钜夫(1249-1318),初名文海,因避元武宗海山名讳,改用字代名,号雪楼,又号远斋。
元朝名臣、文学家。
《寄汪碧巢》【作者】陈恭尹【朝代】清千里霜蹄展也宜,席门车辙记当时。
荆花乍落庭前叶,棠树欣添岭外枝。
百岁遗黎传世泽,八蛮儿女诵新诗。
桂江东下番禺近,暂报琅玕慰所思。
陈恭尹(1631-1700),字元孝,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
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
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