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时候形容一个人方向感很差的时候,经常会说他“分不清东西南北”,但“东南西北”念得也很顺口,有什么差别吗?没看出差别,但是要是觉得有差别,那就是“东南西北”是逆时针念顺序的时候用,而“东西南北”是更多是用在方位排位的时候。
我国的古代祖先们就把数字和方位结合在一起,构成了独特的东方科学。
在我国古代,人们在生活劳作当中逐步积累了辨认方向的经验,一开始东南西北的方向确定,还是依靠与太阳,正所谓日出为东,日落为西,上为南下为北。
在我国古代等级深严封建社会中,许多事情都有尊卑高低之分,连东西南北这几个方向也不例外,古代人把南向奉为尊贵,宫殿皇室都朝向正南,皇帝的座位也都是座北而向南,而北向象征失败,一个人要是打了败仗,就叫“败北”。
古人还以东为主,西为从。
妃子的住处划分东宫、西宫,而东宫为最大;供奉祖宗牌位的庙宇,都在皇帝行宫的东侧,现在常说的“东家”、“房东”,也由此而来。
无论是按照“东西南北”方位还是“东南西北”顺序来说,都应该东在前,西在后的。
但是周朝为什么是西周在前,东周在后呢?史料记载周平王从镐京东迁到洛邑,因为镐京在西边,洛邑在东边,因而历史上称平王东迁以前的镐京时代为西周,迁都洛邑以后为东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