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农村旱厕都要拆除吗?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引导农民开展户内改厕旱厕,就是农村中非常原始的露天户外厕所。
想必大家对农村旱厕并不陌生,特别是一些城里人去农村游玩或亲戚家居住,吃的喝的都能够习惯,就是农村如厕有点难为情。
有些人甚至短时间能够憋着去城里厕所解决,而农村旱厕真的不被人待见吗?人的生活环境真是一个适应过程,对于广大农村的农民们来说,旱厕其实是非常普遍的,也是非常正常的操作模式,上厕所就去旱厕,也没有说嫌弃自家的旱厕,即使是气味难闻也能够接受和理解,毕竟这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
农村中,我们会发现很多在房屋周围有一些低矮的小棚子,上面还可能写着“男”和“女”,有的可能什么都没有,没有顶棚,没有木门,这种农村旱厕更是原始。
这种旱厕确实影响农村振兴的整体面貌,并且微风一吹,厕所臭气难闻,还会招惹蚊虫。
如果你碰到一个挑粪水的经过,那种气味更是扑鼻而来,一些城里人可能早就躲得远远的。
旱厕给我们农民带来了美好的回忆,如今也带来了困惑,农村厕所改革也已经迫在眉睫了。
农村旱厕之所以在农村中盛行,并且是每家都会有一个旱厕,不存在共用旱厕的问题。
主要是因为农村有“肥水不流外人田”,而旱厕中收集的粪水是最好的肥水。
在没有化肥的年代,是农家粪水给农作物施肥,菜园里的蔬菜也是用粪水追肥的,就是现在,农民们为什么一而再再而三的还在利用旱厕,还是因为要收集粪水来种植蔬菜。
因为粪水得到是没花钱的,并且还是日积月累在粪缸中自然发酵,是非常有效的农家肥。
粪水不仅能够追肥还可以补充水分,是一举多得的肥料。
在大田种植水稻、小麦、油菜、玉米都是可以用粪水来滴灌追肥的,并且肥效好,产量高,最主要是生态型无公害的肥料,不会对土壤造成板结等影响。
随着如今新农村建设,自来水户户通了,生活水平也高了。
农民们对于生态环境认识也提高了。
农村不仅仅是为了种田种地了,周围环境也要美化了。
道路硬化,广场要清理,村集体公共空间要美化治理了,而旱厕也要拆除了。
随着与城里人交流越来越多,很多农民也进城定居,把环境理念传导到农村,农民们的思想认识是一步步在提高。
记得有一次,我外甥来到农村家里,我们都是旱厕,外甥来到外面旱厕立马就跑出来了,还捂着嘴巴,嘴巴里还说着“好臭!好臭!”,后来我家也是自己把厕所改造了,装了一个蹲便器,通上自来水。
还别说,厕所一改,如厕档次就高了,再也不怕蚊虫,不怕臭了。
如今乡村振兴,旱厕改造迫在眉睫。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已经做出了指导:巩固农村户厕问题摸排整改成果,引导农民开展户内改厕。
加强农村公厕建设维护。
对于以上说法,说明农村旱厕短时间内不可能“一刀切”拆除,还是要引导农民在室内改厕所。
并且还要加强农村公厕建设和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