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切换城市】欢迎您来到装修百科!
关注我们
我要装修

听!火箭“心脏”跳动的声音(火箭的声音是什么声音)

发布:2024-09-20 浏览:46

核心提示:新一代发动机合练组装工程技术人员商讨方案。 张志敏摄一九七○年,在简陋环境里诞生了中国第一台姿态控制发动机。 李淑芳摄 如今,工作人员每天都会在专业厂房内进行一百二十吨液氧煤油发动机总装。 张 平摄1966年2月的一天,一辆西行列车从北京开出,窗外寒风凛冽,车内却是另一番景象,年轻的工程技术人员正在热烈地谈论着他们此行的目的地——陕西凤县。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年轻人即将在秦岭大山深处一个小山沟挥洒青春的汗水,建设一处液体火箭发动机研制生产基地。这个代号为067的基地就是后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六研究院

新一代发动机合练组装工程技术人员商讨方案。
张志敏摄一九七○年,在简陋环境里诞生了中国第一台姿态控制发动机。
李淑芳摄 如今,工作人员每天都会在专业厂房内进行一百二十吨液氧煤油发动机总装。
张 平摄1966年2月的一天,一辆西行列车从北京开出,窗外寒风凛冽,车内却是另一番景象,年轻的工程技术人员正在热烈地谈论着他们此行的目的地——陕西凤县。
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年轻人即将在秦岭大山深处一个小山沟挥洒青春的汗水,建设一处液体火箭发动机研制生产基地。
这个代号为067的基地就是后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六研究院(以下简称“航天六院”)的前身。
50多年过去了,航天六院自主研制的100多种不同型号、不同性能、不同用途的液体火箭发动机及空间推进系统,为“神舟”飞天、“嫦娥”奔月和各类卫星发射提供了动力保证,因其高可靠性、高成功率的特点,被誉为中国的“金牌动力”。
近日,本报记者来到位于陕西西安的航天六院总部、11所、7103厂、165所抱龙峪试车台等地,了解液体火箭发动机研制背后的故事。
“那时只想早日完成研制任务,没有一个人叫苦”走进展厅,一幅幅黑白照片将时间带回到上世纪60年代秦岭的大山之中,中国液体火箭发动机研制的艰辛之路——这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在记者面前依次展开。
当年,火车停在秦岭南麓一处不起眼的小站时,067基地的建设者们傻了眼。
道路不平、电灯不明、电话不灵,基础设施什么也没有。
上世纪60年代中期,秦岭山沟中贫困落后的生活状况可想而知。
当地老乡第一次见到解放汽车时,吓得直往玉米地里钻。
当随车人员告诉他们这只是一种运输工具时,老乡们才打消了顾虑。
听说这是运输用的大家伙,习惯喂牛喂马的老乡竟抱着柴草过来,要“喂汽车”。
毛竹、油毡、铁丝等简易材料搭建的茅草房里正在进行着中国最尖端的科研工作。
当时的科技工作者写过这样一首诗“竹竿架起座座房,竹帘一挂就当墙,墙上开洞当窗户,泥巴抹墙两面光,莫道房间太阴暗,同志个个心里亮。
”正是这种积极乐观和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的写照,他们凭此缔造了远程火箭发动机从无到有的神话。
1965年,根据中央加强三线建设的指示精神,国家主管火箭等航天器研制的第七机械工业部把建设大推力液体燃料火箭发动机研制基地作为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经过实地踏勘、反复讨论,将一条狭长的“夹皮沟”作为067基地的建设地址。
这条延绵17公里的小山沟——红光沟,成了航天人的“广阔天地”,诞生了中国大型液体火箭发动机的“基本型”——远程火箭一二级发动机,被航天人称为“山沟里飞出的金凤凰”。
1970年,远程火箭发动机研制生产任务转入067基地,在方案论证时面临选择什么样的推进剂、研制多大推力的发动机、采用什么样的系统方案三大抉择,专家们相继克服燃烧不稳定、系统液体压力脉动与推力室声振相耦合产生的中频振动危害、涡轮泵研制三大技术难关。
其中姿态控制发动机的研制令记者印象深刻。
很难想象,先进的远程火箭姿控发动机竟然是在一个由厕所改造的简易试验室里搞出来的!原067基地发动机主任设计师傅永贵回忆,当时067基地相关试验场所非常缺乏,试验室外河沟边上有一个很少有人用的厕所,他和同事研究了改装方案后获得上司同意。
随后,大家把蓄粪池里的大粪掏净,用河沟水冲洗干净后,做污水池。
用水泥堵上各蹲坑,女厕所做试验间,男厕所做试验控制、操作间,兼做装配间,在男、女厕所中间隔墙上打个洞,安上有机玻璃做防爆观察窗。
在厕所旁边搭个临时棚做介质间,请水电工安装了电线、电灯,还装了取暖器,终于改造出了一间“厕所试验室”。
看似又破又小的“厕所试验室”,完成了姿控发动机除整机和高空模拟试验外的几乎所有肼催化分解推力室的各种单机攻关试验,以及后来进行的一些其他单组元研究性试验。
“这大大加快了肼催化分解推力室的研制进度,为单组元肼分解推力室的研制争得宝贵时间。
也为当时进行正规姿控试验室的建设,争取了更充足的人力和时间。
”傅永贵表示。
由于要攻克的关键项目多,要验证的方案也多,试验频率特别高,经常是一连几周白天、晚上不停地试。
傅永贵回忆,那时防护条件极差,也没什么保健措施,整天在肼及分解气体环境中熏,头晕脑胀、眼睛红肿、恶心、吃不下饭、晚上睡不着觉是常有的事,回家全身都有很大的肼味。
“但那时只想早日完成研制任务,没有一个人叫苦。
”“厕所试验室”建成后,傅永贵所在团队先后突破了催化剂关、头部隔热关等一系列技术难关,最终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台姿态控制发动机,这台发动机也被幽默地称为“厕所发动机”,成为火箭精确入轨、飞船完美对接的关键。
而这背后,是“厕所试验室”里用过的200多台次试验件和多达数十万次的起动测试……终于,1980年5月18日,在广袤无垠的戈壁滩上,随着指挥员一声“点火”指令,中国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发射升空,火箭回收舱准确降落到太平洋预定海域,全国上下一片欢腾。
“中国航天未来要想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就要尽快研制新一代火箭发动机”1985年夏末的北京酷暑难耐,热风在树叶间打转,发出“沙沙”的声响。
在国务院第一招待所,中国宇航学会代表大会上,中国航天界的耆宿新秀济济一堂,正在共商中国航天发展大计。
当时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发动机虽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与苏联、美国等航天大国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
推力小,循环方式落后,性能低,推进剂偏二甲肼有毒有污染,是第一代液体火箭发动机存在的主要问题。
轮到时任067基地主任张贵田发言,针对这一问题,他的一席话激起千层浪:“中国航天未来要想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就要尽快研制新一代火箭发动机,而且要高起点、高标准、向国际一流水平看齐。
”这一观点立即引起与会专家的热议。
随着国家“863”委员会提出相关构想,航天动力系统的发展迎来转机。
从1985年提出研制中国航天新动力的设想开始,到确定攻关液氧煤油发动机,再到2000年液氧煤油发动机正式得到国家立项批复,067基地走过了整整15年,克服了材料稀缺、结构复杂、设计难度大等一系列挑战,终于在2001年4月15日,液氧煤油发动机第一台整机在航天六院7103厂总装厂房诞生。
与常规发动机相比,液氧煤油发动机具备4大优势。
首先,从推进剂原料方面来说,液氧、煤油

  • 收藏

分享给我的朋友们:

上一篇:祖祖辈辈传下来的10句老话,话粗理不粗(祖祖辈辈的句子) 下一篇:天燃气热水器选购注意什么 天燃气热水器的禁忌是什么

一键免费领取报价清单 专享六大服务礼包

装修全程保障

免费户型设计+免费装修报价

已有312290人领取

关键字: 装修设计 装修公司 别墅装修设计

发布招标得免费设计

申请装修立省30%

更多装修专区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