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切换城市】欢迎您来到装修百科!
关注我们
我要装修

草莓种植技术|草莓结果习性类型(邓教授)(草莓的种植条件跟要求)

发布:2024-09-20 浏览:25

核心提示:草莓生产上广泛应用的品种非常多,依据其结果习性的不同,可分为3种类型,6月结果型(Junebearer)、四季结果型(Everbearer)和光期钝感性(Day-neutral)。绝大多数栽培品种属于6月结果型,产量较高,易繁殖,适宜和其他作物轮作。但果实商品期短而且集中,周年供应较困难。四季结果型草莓的果实商品期较长,不适于和其他作物轮作,也不易繁殖。典型代表品种是Our Own和Czark Beauty。光期钝感性和四季结果型有类似之处,但其商品期比四季结果型更长,代表品种有Hecker,Fern,T

草莓生产上广泛应用的品种非常多,依据其结果习性的不同,可分为3种类型,6月结果型(Junebearer)、四季结果型(Everbearer)和光期钝感性(Day-neutral)。
绝大多数栽培品种属于6月结果型,产量较高,易繁殖,适宜和其他作物轮作。
但果实商品期短而且集中,周年供应较困难。
四季结果型草莓的果实商品期较长,不适于和其他作物轮作,也不易繁殖。
典型代表品种是Our Own和Czark Beauty。
光期钝感性和四季结果型有类似之处,但其商品期比四季结果型更长,代表品种有Hecker,Fern,Tribute及Tristar。
1、草莓结果习性6月结果型仅秋季开始分化花芽,翌年的6月左右一季结果,一个产量高峰。
四季结果型在春夏秋3季中均能分化花芽,2~3次结果,2个产量高峰,光期钝感型从早春到深秋停止生长一直能成花结果。
因此,在一些早期资料中只提两种类型,即一季型草莓和四季型草莓,甚至到目前仍有人把光期钝感型称为四季型草莓。
实质上,四季结果型和光期钝感型的结果习性有近似之处,但有差别,而且其成花生理方面截然不同,对四季结果型和光期钝感型不进行区分是不妥当的。
2、 成花生理将栽培草莓按结果习性分为上述3种类型的生理学依据主要是植株对光周期长短的相应反应,特别是花芽分化对光周期的反应。
据此,6月结果型属于专性(或兼性)短日植物,日照长度12h以下可以顺利进行花芽分化阶役,10h以下促进花芽大量形成。
一般长日照抑制花芽分化,日照长度大于12h条件下,只有当温度在16 ℃以下才能进行花芽分化。
四季结果型属于长日植物类型,成花首要条件是日照长度大于12h,当然暗期间断(相当于长日照),也能使四季结果型草莓Geneva)进行花芽分化,但成花量较长日照小些。
光期钝感型草莓对光周期的长短反应极不敏感,长日照条件下分化的花芽量不及四季结果型,多于6月结果型,而短日照条件下分化的花芽量又少于6月结果型而多于四季结果型。
正是由于这样的光周期反应的区别,才将栽培草莓分为不同的3种类型——6月结果型、四季结果型和光期钝感型。
关于成花的生理学研究证明,除光周期外,温度也是个很重要的影响因子。
对于6月结果型,昼夜温度18℃/14℃时无论光期长短,栽植后3个月时,均有大量花芽形成,抽生大量花序;仅在高温条件(昼/夜22℃/18℃)以上,才表现为短日植物的特性。
因此,就6月结果型成花影响因子问题上,学术界曾有争论,有些人认为光周期长短是其成花的首要条件,称6月结果型为兼性短日照类型;另一些学者认为温度条件大于或至少和光周期同等重要,将之称为低温成长类型;还有折中的说法,认为光周期和温度同等重要,互相作用,将6月结果型草莓称为低温短日类型。
通过近几年的试验结果看,温度条件确实应是花芽分化的先决条件,称6月结果型为低温成花型的说法似乎占了上风。
四季结果型草莓,自然条件下花芽形成受长日照条件促进,暗期间断或人工补充光照也有促进成花的作用。
但自然短日照条件下四季结果型也能形成仅少于长日照条件的花芽,这是四季结果型草莓春季产量高峰的直接基础。
究其原因,似乎也是短日条件下温度降低的缘故。
试验证明,将温度控制在昼/夜18℃/14℃时,短日条件下分化花芽量要远大于暗期间断;如果昼/夜温度26℃/22℃以上时,光周期的变化对成花已失去影响,因为无论长日照还是短日照均没有花芽形成或形成很少。
只有给予适当条件:温度22℃/18℃左右时,四季结果型草莓才表现长日植物的特性。
也正是如此,四季结果型在炎热夏季的自然条件下无法分化花芽,周年只有2个产量高峰。
所以,可认为,温度条件也是四季结果型草莓成花的首要条件。
至于光期钝感类型,在18℃/14℃至30℃/28℃的广泛昼夜温度条件下,其成花均不受光期变化的影响。
自然条件未超出光期钝感型花芽分化所能适应的这个温度变化范围,所以均可认为是完全光期钝感类型,同样也可为是光温双钝感类型。
当然,30℃左右高温条件下,无论长日照,短日照,它也不能形成花芽。
人工补光或暗期间断及人为的小范围的温度调控等处理对光期钝感型草莓花芽分化的作用效果都不很大,但在相对高的温度下,26℃/22℃昼/夜温度以上光期钝感型有时也出现并非钝感的现象,给予长日照或暗期间断条件时,相比于短日照也会形成更多的花芽。
正是因为光期钝感型能适应较四季结果型更为广泛的温度变化范围,在这一范围内对光周期失去反应。
才造成光期钝感类型虽然仅从成花生理因子量上区别四季结果类型,却使得实际生产应用上,出现质的不同。
同时,3种结果习性类型对温度和光周期的反应也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干旱、小气候、栽培措施及生长调节剂的应用可以缓解、改变这种反应。
从生物学角度来讲,花芽分化的最基础的条件,还是光合产物的形成和积累,6月结果型在长日照条件下干物质积累量特大,净光合效率高,温度低时更是如此;四季结果型也是这样,但对温度适应范围小些(20~22 ℃);而光期钝感型的干物质积累对光周期反应不及另两种类型敏感。
长日下净光合率、积累量都小于6月结果型和四季结果型,而短日条件下则大于另两种类型。
干物质积累量大,自然在适宜条件下成花量就大,反之则少。
加上四季结果型和光期钝感型周年存在巨大的光合产物吸收库——果实,造成了干物质积累的减少。
因而,6月结果型成花量较大,四季结果型成花量最小,光期钝感型居中,这可能是区分3种不同结果习性的类型的另一个生理学依据。
综观前人试验结论,关于3种结果习性类型成花的光周期,温度生理学探讨已取得了很大进展,每种类型对于不同的光温组合作用相应反应基本被揭示了。
但成花光温生理方面尚待解剖学研究加以证实。
而且内源激素水平变化及光敏色素活动情况方面研究更有待于深入。
另外,同一个草莓栽培种内存在这样的3种具有明显区别的光、温反应类型,其遗传实质如何更是一个新课题。
3、 对生长调节剂的反应关于6月结果型草莓植株的试验证明:内源GA类物质的增加,促进营养生长,叶片数增多,抽生匍匐茎量增大,生长茂盛。
抑制花芽形成,暗期间断能增加内源GA类物质的含量(GA1g)相当于长日照,增强营养生长。
内源CTK类物质能促进生殖生长,增加花芽形成量,减少匍匐茎抽生量。
有人认为温度、光周期因子是通过GA、CTK控制3种结果习性的。
至于用外源激素类似物质对草莓3种结果习性类型进行调控的研究也很多,这些研究工作取得的成绩也是显著的。
首先,针对四季结果型草莓不易抽生匍匐茎的特点,应用外源赤霉酸处理使匍匐茎抽生量及抽生长度、子株数大大增加,其作用相当于高温长日照。
而且在大的商业性苗圃中,将GA类生长调节剂用作各种结果习性类型的草莓品种繁殖中加速剂已并不新鲜。
另一方面,应用CTK类生长调节剂如6-BA或内源GA抑制剂如PP333来减少营养生长量,各地报道能不同程度地提高果实产量。
但光期钝感型除外,因为光期钝感型草莓植株上应用6-PA,虽增加单株果个数,但单果重会随之减小。
应用PP333减少营养生长的同时也减少了生殖生长量。
除此之外,生长素类生长调节剂在生产上也曾有过应用的先例。
总之,3种不同结果习性类型中,生长调节剂的应用方法与应用效果方面还有待于广大科技工作者进一步研究探索。

  • 收藏

分享给我的朋友们:

上一篇:草莓的生长发育特性(草莓的生长特性及栽培技术) 下一篇:天燃气热水器选购注意什么 天燃气热水器的禁忌是什么

一键免费领取报价清单 专享六大服务礼包

装修全程保障

免费户型设计+免费装修报价

已有312290人领取

关键字: 装修百科 装修咨询 装修预算表

发布招标得免费设计

申请装修立省30%

更多装修专区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