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甲醛等装修污染物是人们较为关注的焦点,谈到如今非常有效的光触媒除甲醛方法,网上就有不少抹黑光触媒的言论:光触媒除甲醛不靠谱。
为此,北京卫视《一辨真伪》栏目联合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进行了一项科学实验,用真实的数据向大家证明光触媒除甲醛到底靠谱不靠谱,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项实验——?start=147光触媒这种物质为什么会备受推崇呢?光触媒光触媒是一个日文名词,它确切的中文名字应该叫光催化剂,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只金芳在节目中介绍道:“光催化剂是一种催化剂,这种催化剂只有在光的作用下,才能发生催化剂的作用,所以最后就叫它光催化剂。
”学者介绍,光催化剂发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日本,2003年前后引入我国,光催化技术是在光和光催化材料的作用下使有机物或者无机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最早被用于除菌和去除病毒等医用领域,近几年还被用于针对大气污染物的防治。
只金芳研究员接着说道:“就以二氧化钛这种常见的光催化剂为例,二氧化钛的氧化能力很强,通俗一点讲它可以几乎把我们常见的这种空气当中的VOC,也就是说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包括甲醛、乙醛、甲苯、苯,以及一些大气当中存在的氮氧化物、硫氧化物,几乎可以完全地氧化生成它的小分子,包括像二氧化钛和水,以及一些氮氧化物等,对于消费者来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它具体怎么除去,我们不通过仪器检测,不通过实验测试的话,实际上是看不到效果的。
”光触媒是不是真的对室内空气净化有作用?让我们跟随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现场试验一探究竟——在《一辨真伪》节目中,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研发部副主任王欣欣进行了现场试验,光催化材料用于氮氧化物降解实验,实验员在隔绝光线的前提下,首先放入带有白色光催化材料的玻璃板,光催化反应器上加盖了一层锡纸,用来模拟没有光源的条件,以便更好地检测催化剂对污染物的吸收,这时氮氧化物浓度维持在1.1微升/升附近。
以此得出在没有光的作用下,光催化材料对污染物是没有降解作用的。
随后实验员解除光催化反应器对光线的屏蔽,接着可以看到监测仪上的数据一直在下降,这就说明在实验室里模拟日光灯照环境下,光催化材料对空气中的氮氧化物,起到了一定的降解作用,数值也是从最开始的1.126微升/升,一直降到了0.56微升/升左右。
实验进行到这一步,可以告诉咱们在有光和光催化材料的两个条件下,这个光催化反应能对污染物起到一定的降解作用。
光触媒到底能不能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呢?我们日常生活中分为紫外光、红外光和可见光三部分,一般的居室玻璃不能透过紫外光,而实验中的光催化剂载体使用的是石英玻璃,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它能够透过紫外光,所以我们就通过光源的差异来分别模拟我们居室外和居室内的环境,然后再来看看光催化剂对氮氧化物的降解效果,首先,实验员用白色的日光灯模拟我们居室内的环境,在日光灯的作用下,污染物的浓度从初始的1.126可以降到0.56微升/升左右。
在有紫外光源的情况下,光催化剂材料会显示出非常强的对污染物的降解性能,比如说刚才在可见光下,污染物的浓度水平能降到0.56微升/升,而在紫外线光照情况下,能降到0.11微升/升。
从本次实验来看,光催化技术也就是光触媒,对氮氧化物确实只有一定降解作用,光催化剂对紫外光更为敏感,在紫外光线充分的条件下,光催化剂的净化效果会更好。
如何辨认真正的光触媒由于光触媒对于除甲醛等污染物具有强大的优势,市面上出现不少黑心商家,使用假的或者劣质光触媒来欺骗消费者。
下面,奥因给大家列出一些基本的光触媒鉴别方法,鉴别光触媒真伪和优劣,请大家擦亮眼睛认清真正的优质光触媒。
首先,何为优质光触媒?通过特殊的制备方法完成纳米级二氧化钛在水中的分散,胶体、粒径小(15纳米以下)、颗粒均匀、无分散剂、无黏结剂、不含重金属、浓度适中、黏度适中、附着力好、褪色性能好、分散均匀、状态稳定、无分层、无味、喷涂后无色、中性,适合各类表面。
光触媒真伪鉴别1、看颜色。
由于制备方法不同和用途不同,光触媒呈现不同颜色,常见的颜色有乳白色、淡黄色、淡蓝色或无色液体、半透明液体。
如果颜色暗黑,则为伪劣的光触媒产品。
2、光散性。
当可见光透过溶胶时会产生明显的散射作用,即丁达尔现象。
胶体有丁达尔现象,而溶液没有,所以可以用丁达尔现象来区分胶体和溶液。
不论何种颜色的光触媒溶液都应该有丁达尔现象。
若没有丁达尔现象,则为伪劣的光触媒产品。
3、稳定性。
光触媒分散技术较好,一般不会分层、沉淀,但是若纳米粒径小、没有分散剂,那么长时间静置可能有少许凝聚现象,使用时摇动几下即可,不影响使用性能。
若容易发生沉淀而且沉淀较多,则为伪劣的光触媒产品。
伪劣产品由于材料选用差、分散工艺差等原因导致大量沉淀,这种沉淀不是所谓的纳米二氧化钛含量高所致,而完全是材料及技术原因造成的。
一种原因是用普通钛白粉假冒纳米级二氧化钛,颗粒大了上千倍;另一种原因是生产工艺不过关,纳米二氧化钛呈团聚状态,远远大于100纳米的国家纳米技术标准。
4、看气泡。
用力摇动光触媒后产生少量清澈的水泡,并很快消失;若摇动后有肥皂泡状的气泡产生,并很长时间才能消失,则为伪劣的光触媒产品。
5、看褪色功能。
将甲基蓝稀释后滴在已喷涂光触媒的瓷片上,光照后,蓝色很快消失。
若不能褪色或褪色不明显,则为伪劣的光触媒产品。
6、看起效时间。
光触媒通过表面作用分解有机物,所以需要一段时间才有比较明显的治理效果,优质光触媒一般需要7-15天分解有机物。
7、看光照条件。
光触媒是通过吸收光的能量后表现催化剂作用的,无光状态光触媒没有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