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元朝,“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这句耳熟能详的诗句就会回荡在耳畔。
再多一点,又会想到什么呢?威风凛凛的成吉思汗、忽必烈,他们是草原上的天之骄子、大国首领,不断扩张的版图与领土,那是一个多么雄姿英发的时代,160年的历史不算长,却也有许多不为人知的细节等待着你我去发掘……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历史学硕士班布尔汗在《细读元朝一百六十年》后,又创作了《元与世界》,旨在帮助我们详细解析元朝的更多历史细节。
01 忽必烈:不被看好的宅男,一鸣惊人的逆袭就因自己出生时那黑黝黝的皮肤,让成吉思汗想到了他骨血中的突厥人基因,所以失去了祖父的宠爱。
非嫡非幼的他,就是众多兄弟中的小透明,三十六前的人生鲜少在历史上留下什么详细的记录。
这样的成长环境,让忽必烈逐渐沉稳不张扬,足智多谋的性格也让他在后来的霸业中占尽优势。
9岁时,第一次狩猎的忽必烈,没有像哥哥那样在祖父成吉思汗面前彰显力量,而是轻轻握住爷爷的手指,小小年纪就已经拥有了他人难以想象的城府。
他喜欢暗中观察,遇到博学多才的能人就会想尽办法拉拢过来,留在身边。
无论是器宇不凡、对天下事了如指掌的刘秉忠(这一位日后为忽必烈的建国称帝提供了重要的支持与帮助),还是张德辉、姚枢等儒生,都以儒学的经典为他讲述着“治国平天下”的基本要义。
不断地学习与精进,让忽必烈看清了历史的走向,不同于蒙古帝国的一般思想,他不止关注到“器物”的重要与参考,更看到了思想意识的关键与政治机构的意义,渐渐摸索出一条适合庞大帝国延续生命与辉煌的合适方法。
他热爱学习、虚心请教,在招徕人才的同时也不断积蓄着自己的势力,抓住机会建立军功,徐徐图之的策略让蒙哥不得不接受这位宅男的一鸣惊人。
02丘处机:慈悲征服成吉思汗,一言劝阻无端杀戮在射雕三部曲中,性格火爆的丘处机,是一位是非观鲜明的大侠,他所领导的全真教也是推动故事发展的重要线索。
小说中的丘处机因深仇大恨与金朝势不两立,而真实的历史中,丘处机对金世宗很是推崇,不仅开心地接受邀请,来到燕京主持盛会,还多次与金世宗面谈。
对于成吉思汗,丘处机的态度倒是有趣。
最初他拒绝了这位草原大汗的盛情邀请,大汗发挥三顾茅庐的精神表明了足够的情谊,终于打动了丘处机,不顾年迈的身躯,西行万里谒见大汗。
丘处机以诚实的品格、慈悲的精神、修行的成果得到了成吉思汗的礼遇,掌管天下宗教的他,没有以权谋私,而是心怀天下,“一言止杀”美名远扬。
尽管成吉思汗从未停止征服世界的脚步,但是丘处机的劝谏成为了他心中不断生长的慈悲之种,无端杀戮的确有了明显的减少。
丘处机在77岁时返回燕京,成吉思汗为他的住所赐名“长春宫”,这座全真教的祖庭就是今天的北京白云观。
03 高丽:依附元朝,女婿有底气元朝四处征战,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高丽国在元朝的不断压制下,压力巨大,怨声不断。
忽必烈扶持了与元交好的太子登基,这就是后来的元宗。
元宗为了更好地生存与发展,向忽必烈提出了联姻的请求,要为自己的世子娶一位元朝的公主,在他的不懈努力下,终于达成了这个愿望,也让高丽的地位显著提高。
不得不说,高丽元宗非常善于审时度势,效忠忽必烈让他的国家免于惩罚、国祚延绵,死前又与忽必烈结为亲家,给了高丽王朝强大的政治保障。
好玩的是,忽必烈死后,元朝的皇帝不再拍出亲生女儿远嫁高丽,而是由宗室之女承担这一使命,不知道忽必烈倘若知道,会不会后悔当年把16岁的小女儿嫁到异国他乡呢?《元与世界》不同于一般的历史类读物,从一个王朝的开端讲起,直到覆灭。
而是精选了一些问题,以流畅的笔触、清晰的故事,间或以作者的思考来让我们有机会触碰到关于元朝的更多历史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