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有点想买房了,但是呢,我又不想贷款去买。
如果在老家的市中心,或者在惠州的市中心,那可以的,但一想到要贷款,瞬间就不想了。
哪怕在县城安个家,也要200万。
100万买房。
装修之类的,还要30万才能入住。
两口子一人有辆车,保守一下,一共30万。
大学生们,一定不要陷入消费主义的陷阱。
不要觉得等你毕业的时候,100万是小钱了。
依然是天文数字。
都说通货膨胀,说车越来越便宜了,也没见宝马7系烂大街。
能开的起的,依然是少数人。
哪那么多天之骄子,真是天之骄子,大学时早已经脱颖而出了。
为什么很多人一个月只拿五六千块钱,他们的劳动价值和思想眼界就是这个水准,真觉得自命不凡,早跳出来了。
想要提高自己的收入,就要去学一门技能。
学一门什么技能可以管一辈子?深度思考力。
什么是技能?你学健身,这叫做兴趣爱好。
但是倘若你还能拉个班,教人健身,收学费,开课。
用这个技术去赚钱,这就是技能。
很多人把技能拿来,纯粹为爱发电,这是个人选择。
真正好的技能,必须是能变现,可以赚到钱的。
否则学再多,也没用,最后都会慢慢被遗忘。
不赚钱就无法坚持长久,空谈爱的事情,见了太多,下场一般都没啥好结果。
打工算是一种技能吗?当然算,但只能是填饱肚子的技能,积累某个行业的对应资源,获得一些新认知。
不过为什么打工发不了财?因为你太清楚,公司又不是自己家开的,老板也只是个陌生人,不过就是把时间卖给他,换点微薄的工资。
老板呢,不会把赚钱核心的东西告诉你。
你呢,不会真正的把时间和精力投入你的工作里面。
一个老是心不在焉的人,就没办法真正投入所从事的工作中去,所以大概在他醒过来之前,都还是混沌状态,工作换来换去,停不下来。
当然也有一些清醒的人,开始寻寻觅觅,到底这个世界上有没有一门技能可以管一辈子?有的,你必须发掘你自身的优点,然后把你的优点变成一门课程,找到自己的产权,然后用心去好好打磨你这一套课程。
举个例子,你是一个营养师,你教人家如何瘦下来,如何保持好的身材,把自己几年的专业经验,变成一套课程,然后找到这群想要变瘦变美的人群,然后把自己的课程卖出去。
只要你敢卖,就有人敢买。
人只有对自己的产权,才会投入大量的精力,倾注足够的热情,不眠不休也不会觉得累。
你做自媒体、开公司,成败先不说,至少学会了当生产者,每天想的都是怎么解决问题,怎么解决客户问题,怎么做好流量,怎么做好内容。
你是个健身教练,一辈子教学生,也顶多就是成为一个资深教练。
你不知道怎么把这个产权积累出来,就会一直陷入干活—消费,最后一场空的循环。
怎么做得更好呢?直接去网上各大平台找对标,看看那些优秀的同行,看他们是如何赚钱的,是如何在录制课程,售卖课程的。
进入一个行业,我们一定要知道这个行业的钱在哪里,一定要知道这个行业的同行是怎么赚钱的。
决定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更多是看不见的内在积累,而非一些外在的相貌、衣着、装扮。
这个看不见的品质,无法被人夺走的能力,一定跟深度的思考力强相关。
做不好的人,就是常常还没有先做一遍,就有太多的预设性问题,一些廉价的思考。
总是担心这,担心那,未知让他不断恐惧,自我否定让他退缩。
这些最后你回过头看都是没用的思考,起不到一点帮助,也不会对你想要的结果有推动。
最近很忙,所以已经一个多星期没有写文章了。
一个有很强进取心,事业心的男人,把所有的精力跟时间都用来开疆辟土,基本没心情接受一些低级情绪价值互换。
很多人以为情绪价值就是吵架哄哄,主动示弱,对于这种男人来说,不打扰,相处舒服不累就是稳定情绪的供给。
太多人的婚姻到了中年之后,几乎就空荡荡了。
很多男人情绪价值没有,赚钱能力没有,所有的承诺都是一张迟迟不能兑现的空头支票。
一个有进取心但是没办法哄你的人,一个能哄你但是赚不了钱的人,选哪个?有两者兼得?有。
但是普通人生活遇到的概率极低,这跟那些快餐短剧、影视剧播的可不是一回事。
清朝以前,是可以纳妾的。
一夫一妻,是基督教传过来的,没多少年,百十年历史,也就是说,中华文明五千年,一夫一妻才是稀有的时间段,绝大多数时间都是一夫一妻多妾制。
国内那么多的企业家,你最喜欢谁?段永平,他是一个全方面睿智的人,我喜欢的是他这个人以及他的思考,对企业,对人生,对投资,这些也都是次要的,最核心的是他对写作的认知超出了普通人,佛说家常事,写的非常好。
每个年龄去看他的写作,顿悟感都是不同的,我特别喜欢他写的那句:不能产生现金流的净资产其实是没有价值的,甚至是负价值。
如果让我重新选择,我会选择20岁之前就进入社会。
我本身成绩就烂的要命,回过头看去,我的小学,初中,高中,到了大专,全部都是清一色,都是倒数的。
连个最基本的本科都考不上,说实话,读不读,都是一个样。
但是呢,高中,一定是要去读的,因为高中,特别特别重要。
但是读完高中,如果真的考不上好的大学,可以选择别的道路。
钱学森谈过,中国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学制太长,博士毕业要小30岁了,精力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
在社会的10年与在校园的10年,会成就完全不一样的人生。
当然,我说的早进入社会,这有个前提,就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一名自由职业者,或者想要创业者,或艺术人。
若是打工?那还是要好好搞文凭,毕竟是入门证。
你们有没有发现,你身边的那些学霸们,大部分都是从小学开始,就一直很优秀的,一直都是名列前茅的。
我读初中那时候,有一个同学,他平时没怎么读书的,属于那种非常好玩,但是呢,每次考试,总是能排上前3名。
最后,他也轻轻松松的就考上了本地一所很有名的高中。
而我呢?去了一所排名倒数的高中。
那时候,我就觉得,读书这种东西,基因特别重要。
因为,我这同学的哥哥姐姐们,全部都是高材生,不是985就是211。
学霸与普通孩子的区别:第一,基因,这个要占九成。
第二,见识,这个要占一成里的九成。
第三,性格,多是社牛,也玩手机,也谈恋爱,也熬夜看小说。
当然,现在的我们,说这些也没意义,毕竟我都大专毕业快4年了。
除了感慨我的青春岁月,就只能好好多赚一些钱。
想创业,想赚钱。
就一个原则,谁有钱,请谁吃饭。
绝对错不了。
大家总是感叹自己身边资源不行,朋友不行,甚至去学了不少课程,如何结交优质人脉,你想多了,人生就是一个匹配过程,你是什么马就给你配什么鞍,你既不用物理绝缘也不用积极争取,你高了,朋友们自然就高了,老朋友们自然也就离你而去了。
要么是你淘汰了他们,要么是他们淘汰了你。
这是一个自然规律。
非刻意。
自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