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自抒言意吉隆坡,马来西亚的首都,是一座现代化城市,其建筑风格是多元文化的交汇点,既有殖民时期的建筑遗产,也有现代高楼大厦的天际线。
这里的建筑——双峰塔,吉隆坡塔,苏丹阿卜杜勒·萨玛德大厦,交易所106大厦,伊斯坦那布达亚......是你探索这座城市时不容错过的。
探索吉隆坡的建筑,就是一次穿越时间的旅行,从殖民时期的经典设计,到体现现代马来西亚精神的摩天大楼,每一座建筑都讲述着这座城市的故事。
马来西亚国家清真寺Site: 2 Jalan Puncak, Off Jalan P. Ramlee, 50250 Kuala LumpurArchitect: Howard Ashley, Hisham Albakri & Baharuddin Kassimhttps://www.google.com/maps/place/%E5%9B%BD%E5%AE%B6%E6%B8%85%E7%9C%9F%E5%AF%BA/@3.1419837,101.6891824,17z/data=!3m1!4b1!4m6!3m5!1s0x31cc49cf64217f25:0xafe31372d22026fb!8m2!3d3.1419783!4d101.6917573!16zL20vMDV3bmM1?entry=ttu建筑从1963年开始,至1965年建成,象征着马来西亚1957年从英国和平独立。
最初,各州的首席部长考虑以国家首任首相图库·阿卜杜勒·拉赫曼的名字来命名清真寺,但他建议使用“Masjid Negara”,以象征国家的统一。
国家清真寺的设计融合了现代建筑元素与传统伊斯兰艺术、书法和装饰。
其最显著的特点是伞形的肋状屋顶和18个角,象征着马来西亚的13个州和伊斯兰教的五大支柱。
清真寺的高雅73米高的尖塔,是吉隆坡城市景观中一个突出的建筑细节。
内部,国家清真寺的主祷室装饰精美,有彩色玻璃窗和巨大的吊灯。
外部,美丽的花园环绕着清真寺,有白色大理石底部的喷泉和池塘。
茨厂街(Petaling Street)Site: Jalan Petaling, City Centre, 50000 Kuala Lumpur, Wilayah Persekutuan Kuala Lumpurhttps://www.google.com/maps/search/%E8%8C%A8%E5%8E%82%E8%A1%97%EF%BC%88Petaling+Street%EF%BC%89/@3.1429469,101.6965035,18z/data=!3m1!4b1?entry=ttu除了精致高耸的摩天大楼,吉隆坡还遍布着风格浓郁的历史建筑。
茨厂街(Petaling Street)是吉隆坡著名的唐人街,这条街道的建筑风格反映了早期华人移民的生活和历史。
在20世纪初,茨厂街是一个典型的“开拓者”城镇,以其肋状的屋顶和中式店屋而闻名,这些店屋通常由富裕的商人建造,具有更华丽的装饰。
2003年,茨厂街经历了一次重大翻新,增加了两个大型的中国式拱门,并在整条街道上建造了一个绿色的屋顶,被称为“绿龙”,使这条街道成为一个完全的步行购物街区,并被视为一个遗产地点。
此外,茨厂街附近的小巷“鬼仔巷”(Kwai Chai Hong)也以其墙上的艺术互动壁画而闻名。
五颜六色的墙壁和多样的广告牌,成为了吉隆坡十分亮眼的建筑。
这里有丰富的吉隆坡当地美食,坐下来品尝一碗当地的榴莲煎蕊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苏丹阿都沙末大厦Site: Jalan Raja, City Centre, 50050 Kuala Lumpur, Wilayah Persekutuan Kuala LumpurArchitect: A.C. Normanhttps://www.google.com/maps/place/%E8%8B%8F%E4%B8%B9%E9%98%BF%E9%83%BD%E6%B2%99%E6%9C%AB%E5%A4%A7%E5%8E%A6/@3.1429469,101.6965035,18z/data=!4m6!3m5!1s0x31cc49cd9b918dfd:0xdf3986fb55b00628!8m2!3d3.1486226!4d101.6944045!16zL20vMDV3bXlx?entry=ttu从高楼林立的city center前往吉隆坡另一片东南亚风格显著的独立广场,苏丹阿都沙末大厦显著的建筑风格映入眼帘。
它以当时的雪兰莪苏丹——苏丹阿都沙末的名字命名。
这栋建筑的设计混合了印度萨拉森(Indo-Saracenic)、新莫卧儿(Neo-Mughal)和摩尔式(Moorish)建筑风格。
该建筑最初作为英国殖民政府的行政办公地点,后来一度成为马来西亚最高法院的所在地,现在则是通讯和多媒体部以及旅游和文化部的办公室。
大厦将摩尔风格与当地文化和英式风格相结合,并添加了伊斯兰元素,以代表马来西亚人民的身份。
鲜明的红白立面被马来西亚人称为“血与绷带”。
高41米的钟楼在设计上模仿了伦敦的大本钟,钟楼上有一个一吨重的大钟,每半小时和整点敲响。
这座钟楼不仅在视觉上非常吸引人,也承载着历史的重要性,它在1957年8月31日午夜敲响了独立的钟声,如果恰逢独立日和马来西亚日探访,就能有幸见证盛大的庆典活动和表演。
占美清真寺Site: 2 Jalan Puncak, Off Jalan P. Ramlee, 50250 Kuala LumpurArchitect: Kumpulan Senireka Sdn Bhdhttps://www.google.com/maps/place/%E5%8D%A0%E7%BE%8E%E6%B8%85%E7%9C%9F%E5%AF%BA/@3.148628,101.6918296,17z/data=!4m6!3m5!1s0x31cc49d279e05079:0x80907c9bbe8ad758!8m2!3d3.1489235!4d101.6956276!16zL20vMDZiYzNs?entry=ttu占美清真寺(Masjid Jamek),也被称为苏丹阿都沙末占美清真寺,是吉隆坡最古老的清真寺之一。
它位于汇合了巴生河和麻坡河的地点,这两条河流是吉隆坡名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