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汉口历史风貌区市文物保护单位保安洋行旧址的修缮工作基本完工长江日报探城记者来到现场提前一睹百年老建筑的新颜>>>直击“美颜”现场 四道工序来“画眉”12月4日上午9时许长江日报探城记者在位于江岸区青岛路8号的保安洋行旧址看到门楣上的英文字样“UNIOn BUILDINGS”(联合建筑)已现雏形武汉天时建筑“文保修缮创新工作室”彩绘大师王大华给墙面适度湿水后用小铲刀将调好的水泥沙一层层堆砌上去徒弟王辉一边接受师父的指导一边动手实操据介绍水泥沙的配比很关键水泥过多会开裂,沙多了黏合度就不强堆砌时需用腕力使巧劲把水泥沙压实墙面字体在今后的使用过程中就不易产生裂缝字形修好后还要凿光、打磨整个过程共四道工序>>>“肯定少了什么” 门楣空白成难题 保安洋行于1915年建成属巴洛克风格古典主义建筑昔日主要经营上海至汉口长江航运的保险业务1922年洋行停办后,建筑几经易主也曾经过多次维修,历经沧桑为让这座建筑永续利用和活态传承今年2月启动新的修缮和加固在进行门楼修缮时施工团队发现门楣处一片空白但已找不到任何历史图纸和资料凭借多年的文保历史建筑修缮经验武汉城投房产集团所属武汉天时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裘维亚第一反应是“肯定是少了什么”他推断门楣的字体在历次维修后丢失为了最大限度还原建筑的历史原貌施工团队四处请教文史专家几经周折最后通过华中科技大学的一位教授找到了一张保安洋行的早期照片门楣上有英文字样“UNIOn BUILDINGS”遂决定按照最初样式进行复原>>>百年老建筑 即将变身度假酒店 保安洋行旧址整栋建筑有6000多平方米,6层楼高据悉,这座百年建筑即将变身为精品度假酒店为了修旧如旧,还原历史本色遵循最低限度干预的原则师傅们手工剥离、清洗慢慢打磨做到既保护建筑又满足今后的使用功能贺衡夫怡庐的两次“搬家”同样位于汉口历史风貌区内的贺衡夫怡庐也是一座近百岁的老建筑它经历了两次“搬家”今年1月10日贺衡夫怡庐主楼平移保护工程正式启动截至10月23日早上10时第二次平移完成这座始建于20世纪30年代的老建筑共“走”出了41.8米路程对历史建筑而言平移的审慎程度远大于一般的修缮保护那么,为何选择平移而不是在原址上进行修缮保护呢?给老建筑“搬家”的原因华发贺衡夫怡庐平移现场项目负责人介绍,贺衡夫怡庐主楼建筑所处的位置,在武汉长江隧道影响线范围内,再加上建筑自身刚度调节能力不强,其沉降将伴随地表沉降有增大的趋势。
从建筑长久安全的角度考虑,整体平移有利于保障历史建筑本体长久安全稳固。
同时,主楼整体平移后,更有利于改善其与周边既有历史建筑防火间距不够的问题,提升历史建筑消防安全性能。
“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后,才对这个建筑全面加固后整体平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