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切换城市】欢迎您来到装修百科!
关注我们
我要装修

合肥博澳丽苑小区二次采集人脸信息,居民担忧信息泄露

发布:2024-09-21 浏览:23

核心提示: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近日,合肥市民任女士反映蜀山区博澳丽苑小区强制采集人脸识别信息,业主若不按照规定时间录入信息,只能通过“叫门”的形式回家。据其介绍,该小区去年曾经进行过人脸信息采集,今年又再次进行采集,且现在采集信息的设备企业为2019 年注册的小型企业,任女士对人脸信息的安全性产生担忧。就此,记者展开了调查。博澳丽苑安保人员协助居民扫码进行人脸信息采集。市民反映:小区再次采集人脸信息11 月中旬,合肥市民任女士向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反映,称其所居住的蜀山区博澳丽苑小区近期张贴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近日,合肥市民任女士反映蜀山区博澳丽苑小区强制采集人脸识别信息,业主若不按照规定时间录入信息,只能通过“叫门”的形式回家。
据其介绍,该小区去年曾经进行过人脸信息采集,今年又再次进行采集,且现在采集信息的设备企业为2019 年注册的小型企业,任女士对人脸信息的安全性产生担忧。
就此,记者展开了调查。
博澳丽苑安保人员协助居民扫码进行人脸信息采集。
市民反映:小区再次采集人脸信息11 月中旬,合肥市民任女士向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反映,称其所居住的蜀山区博澳丽苑小区近期张贴了一张通知:为推行“智慧平安小区”建设,需要采集现有小区居住人员的人脸信息等,以门禁卡与人脸识别并行结合的形式实现小区门禁的安全管理。
“这个通知上明确写了是门禁卡与人脸识别两种方式进出小区,可是又说10 天内未采集信息将无法进出小区,这不就是自相矛盾吗?”任女士告诉记者,该小区物业和安保人员口头告知她,若在11 月17 日之前没有采集相关信息后期将无法正常进入,只能以“叫门”的形式出示相关证件让保安开门。
任女士认为,推行智慧平安小区建设是一件好事,但不得强制进行。
“让我感到奇怪的是通知明确写了两种形式都可以进出小区,而事实上该小区根本没有门禁卡系统。
”任女士坦言,她并非是反对小区进行人脸信息等采集,而是因为该小区去年已经进行过一次人脸信息采集。
“为何之前采集过一次现在又要采集一次?那之前我们采集过的信息哪里去了?怎么处理的呢?”任女士说,此次该小区进行人脸识别的小程序开发企业只是一个2019 年才成立的小微企业,恐怕无法有效保证信息采集后的安全性,“首先,企业的实力小信息安全保障实力较差。
其次,像这种频繁更换企业采集信息就意味着我们的信息泄露的次数逐步增加,个人隐私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记者调查:该小区没有门禁卡系统11 月17 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蜀山区环湖东路398 号的博澳丽苑小区。
如任女士所介绍的,该小区门口张贴着一张盖有合肥市蜀山区井岗镇人民政府物业管理和住房保障办公室、合肥市公安局井岗派出所、金地合肥博澳丽苑物业管理服务中心印章的通知。
在该小区西门处,安保人员正在协助一位居民进行扫码人脸信息采集。
据该安保人员介绍,此前该小区没有门禁卡设备,若不按时进行人脸识别信息录入就没办法正常进门,“全部都得采集,不然进不来啊。
”记者扫取该二维码看到,该小程序的开发公司为安徽柏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企查查”显示,该公司为小微企业,成立日期为2019 年3 月。
记者拨打该企业在年报上留下的联系方式,接电话人员为一家代财务管理公司的员工,对该企业的信息了解不清楚。
物业回应:门禁卡涉及成本等问题小区张贴的通知上明确写道小区门禁施行门禁卡与人脸识别并行结合,为何在实施中只有人脸识别这一项呢?11 月17 日,该小区金地合肥博澳丽苑物业管理服务中心的童姓经理告诉记者,小区人脸识别采集是配合井岗镇派出所及物业保障办公室的工作,该物业2019 年入驻时小区并没有门禁卡设备。
“要是办门禁卡的话,涉及到收费问题他们可能接受?”童经理说,办理门禁卡涉及到成本还有安全问题。
该小区业主委员会钱姓执行秘书告诉记者,目前小区处于新老系统交接期,并没有正式启用新的人脸识别系统。
“因为智慧平安小区建设首推人脸识别信息采集,后期若有不愿意进行人脸信息采集的业主将采取门禁卡辅助进门,眼下可以通过叫保安开门,或者跟随其他业主进来的方式。
”钱姓秘书介绍,小区现在先统计对门禁卡设备有需求的业主数量,再建设门禁卡设备。
企业解释:两次采集传输路径不同时隔不到一年,为何又要采集人脸信息?11 月17 日下午,安徽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一名负责博澳丽苑小区人脸识别系统建设的管理人员告诉记者,去年来到该小区建设人脸识别系统是由于该小区人员较多,盗窃频发。
当时公安部门想利用公安的监控手段来降低案发率,该公司在与多个政府部门沟通洽谈后承接了该项目,在小区内安装了摄像头建设了人脸识别门禁系统。
据其介绍,以前建设的人脸识别系统是专网直接进入公安系统,目的是通过人脸识别抓拍逃犯、罪犯信息。
“新的智慧平安小区建设政策出来后,提出一标三实(标准地址,实有人口、实有房屋和实有单位)的数据,采集的数据更加详细了。
”该管理人员告诉记者,以前的专网直接接入的是合肥市公安局视频侦查支队,现在小区的组网要全部接入合肥市公安局治安支队。
传输路径不一样了,两个系统的网络架构也不一样了。
“以前采集的信息相当于直接采集来放进一个大盒子里,里面的编码是乱的,后台是整体打包端,无法逐一将居民的信息再次导出来。
”该管理人员说,现在更换系统后需要居民再次录入。
既然承建了该项目,为何又选择一家小微企业作为设备方呢?设备方能否直接接触到居民的信息?据该管理人员介绍,他们现在是购买安徽柏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硬件设备和软件平台。
据其介绍,现在合肥市承建智慧平安小区建设的企业有很多规模不一的公司,各家选用哪些设备企业标准都不一样。
如果让承建企业再开发一个新设备和软件平台需要一定成本,考虑到这些因素,承建企业只能直接找到已经开发过软件的设备企业来进行人脸识别信息录入,“选择什么样规模的设备企业取决于项目预算。
”该管理人员说,所有承建企业、设备企业都要跟公安部门签订保密协议。
专家说法:应为小区“人脸识别”立法11 月24 日,安徽远致律师事务所副主任律师吴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民法典规定,收集个人信息征得该自然人或其监护人同意,并明示处理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
此外,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侵权责任法》相关规定,强制采集人脸识别信息涉嫌侵犯居民的自由选择权、人格尊严受尊重权,也侵犯了肖像权及隐私权。
面对现在市场上参与智慧平安小区建设的设备企业规模不一的情况,吴飞提出,建议以行政主管部门建立相应的市场准入体系,让进去的企业缴纳相应的保证金。
用以确保企业保障公民隐私,以及后期对人脸识别系统进行升级维护。
同时加大法律宣传,让居民知道泄露公民隐私是有可能构成犯罪的,多管齐下才能共建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
11 月25 日,安徽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王云飞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合肥市推进智慧平安小区建设不应操之过急。
“人脸识别进入社区之前,国家层面要有一个立法,若没有,各地方也要出台地方性的法律法规,让人脸识别进社区的过程有法可依。
”王云飞表示,推进智慧平安小区前期的法律法规工作一定要先做细,做细了之后再层层往前推进,让广大居民能够在理解之下自觉地执行。
王云飞坦言,智慧平安小区建设在相关技术、服务保障还没成熟的时候过快推行,可能会使得企业与小区物业、相关政府部门形成利益共同体,导致物业与业主之间产生冲突和矛盾,破坏小区的和谐发展。
“在推行智慧平安小区建设前,相关部门应在保证信息安全、居民尊严、居民便捷的基础上设定一个严格的企业准入标准,根据量化的标准对招标企业进行考察。
同时设定监管部门,防止利益团体形成垄断。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徐琪琪 摄影报道

  • 收藏

分享给我的朋友们:

上一篇:合肥博澳丽苑的房子怎么样?(合肥博澳丽苑是回迁房吗) 下一篇:天燃气热水器选购注意什么 天燃气热水器的禁忌是什么

一键免费领取报价清单 专享六大服务礼包

装修全程保障

免费户型设计+免费装修报价

已有312290人领取

关键字: 装修报价 装修网 装修风格

发布招标得免费设计

申请装修立省30%

更多装修专区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