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宜居农房改造,完善道路、公厕等配套基础设施,发展农家乐……眼下正值避暑季,贵安新区高峰镇栗木村做足了准备,正迎接一波又一波旅居客人的到来。
与其他成熟的避暑旅居村寨不同,今年是栗木村发展旅居产业的第一年。
盘活得天独厚资源当前,贵阳贵安旅居产业风生水起,为何条件优越的栗木村却刚刚起步?“栗木村是传统的农业村落,虽然条件十分优越,但一直没有往这方面想。
”栗木村党支部书记邱春玲告诉记者,去年,贵阳贵安提出要重点打造十条“五治”集成暨“爽爽贵阳·旅居生活”示范带,其中,贵安新区高峰镇的栗木村-普马村示范带名列其中。
贵阳贵安打造“示范带”的具体做法是围绕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少数民族文化风俗特色村镇,选择一批村集体经济组织健全、产业发展有基础、资源条件有优势、农民群众积极性较高的村寨,力争将示范带行政村全部建成示范引领型“四在农家·和美乡村”,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旅居生活“贵阳贵安模式”,为“爽爽贵阳”城市文旅品牌增添新魅力。
栗木村旅居产业此前一直是空白,之所以榜上有名,只因先天条件十分优越。
栗木村位于高峰镇南面,地处贵阳贵安、安顺、黔南交界处,四面环山,森林覆盖率达45%。
田园风光秀丽,气候宜人,常年平均温度17.5℃。
人口以布依族为主,民族文化资源丰富,有民族刺绣、小缸米酒和“三月三”“六月六”等极具特色的民族节日。
同时,村寨交通十分便利,距贵安高铁站仅34公里,具有良好的避暑旅居条件。
农村“五治”带来新变化过去的栗木村,和贵阳贵安其他大部分村寨一样,虽然风光迷人,但村中环境显得有些凌乱。
近年来,在农村“五治”引领下,栗木村聚焦短板弱项持续发力,实施农房庭院改造、绿化美化、修复农房风貌等,提升人居品质;常态化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健全生活垃圾分类机制,改善提升示范带内村寨垃圾收集收运点;持续提升卫生厕所占比和管护水平;充分利用积分制、清单制、红黑榜等措施,加强乡村治理,革除陈规陋习。
2023年,栗木村完成50户宜居农房改造,村民告别了土围墙、脏院坝,住房变美了,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据介绍,高峰镇今年计划在栗木村-普马村示范带范围内组织农户实施宜居农房改造建设180户,涉及普马村、栗木村、活龙村、岩脚村。
邱春玲说:“栗木村作为‘乡村旅居示范带’建设点之一,今年将在原来基础上再完成40户农房改造,目前已开工35户。
”“村子变美了,每逢周末节假日,来村里休闲度假的人多了。
”经营农家乐的栗木村村民罗洪俊说,他在门前种上桂花、翠竹,到了秋天,附近满是浓郁的桂花香味,所以他给自己经营的农家乐取名为“桂花大院”。
“我每天都会把家里和院子收拾得干干净净,以良好的环境吸引更多的客人。
”罗洪俊说。
目前,栗木村结合发展乡村旅游等工作,正积极探索推进农村“五治”常态化,推出积分管理制等,对农村“五治”各项工作落实情况进行分值量化,每季度全村评选一次,对积分最高的8户将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以此鼓励和约束村民养成良好的生活生产习惯。
激发旅居产业新活力“今年虽然是栗木村全面推进避暑旅居产业发展的第一年,但近年来,栗木村乡村旅游越做越好、人气越来越旺,甚至不少旅居客人到村中租住村民房子避暑,带火了村里的农家乐。
”邱春玲介绍,目前,栗木村稳定经营的农家乐达到5家。
栗木村上榜贵阳贵安旅居示范带后,村里通过“坝坝会”等广泛征集群众意见,又组织去其他做得好的村寨观摩,大家信心满满。
一方面,是因为村民看到了发展的希望,整个贵阳贵安的旅居产业热气腾腾,在网上屡上热搜。
另一方面,村民现在的经济条件越来越好,升级房子做旅居,还能提升自己的居住条件,这是一举两得的事。
走进村民龙浩灶家近期改造出来的民宿,外观清新别致,内里别有乾坤。
民宿一共有5个房间,除了宽敞的公共空间外,每个房间都经过精心设计,配有独立卫生间,设施齐全。
栗木村今年的民宿改造计划已全部完成,一共15栋,可提供房间56间,从6月下旬开始就陆续接到订单。
除了旅居民宿改造外,栗木村的整村配套条件同样十分优越。
在村委会旁的田坝中间,村集体出资修建了一条2米宽、276米长的观光木栈道。
此外,村内道路已全部硬化,并配套有5个旅游公厕和3个大型停车场。
村民积极维护乡村环境,实行周周小扫除、月月大扫除,基本形成随时清理生活垃圾的良好习惯,努力为广大旅居客人提供最佳体验,希望更多旅居客人到栗木村作客。
山水田园风光和布依族文化是栗木村发展乡村旅游宝贵的资源。
下一步,栗木村将在不断完善相关基础设施的同时,依托喀斯特田园风光、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不断拓展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组织更多丰富的民俗活动,不断提升知名度、美誉度和吸引力,让更多游客到栗木村避暑休闲度假。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潘朝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