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业界精英,打造意见领袖!由库博五金冠名,泛家居圈独家策划的【对话】栏目之走进罗兰西尼门窗,泛家居圈创始人周忠与罗兰西尼门窗董事长熊志斌,深度探讨:“系统门窗热的冷思考”。
【对话提要】1、关于系统门窗行业面临的宏观大环境的挑战,当前及未来几年,我国宏观经济处在新周期或者说处在下行周期,作为系统门窗上游的房地产行业哀鸿遍野,存量及增量地产销售双双腰斩、新房及二手房房价持续下跌,上游地产过冬,下游大家居行业进入冰河时代,熊董怎么看宏观大环境对于系统门窗行业的挑战?是悲观还是乐观?为什么?2、关于系统门窗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系统门窗原本是一个蓝海行业,但是,现在却显现出了红海特色,内卷、价格战、经销商争夺战等愈演愈烈,特别是价格战,699、799、899、999,系统门窗行业价格混战,会不会导致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恶性结果?会不会令这个行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不利现象?3、请熊董谈一谈经营罗兰西尼的体会,我记得今年上半年,熊董有一次欧洲游学,并做了三个总结,即做门窗要“尊重常识、顺应规律、尊重人性”,请熊董结合经营罗兰西尼的具体情况谈一谈这三点感悟。
以下是对话实录整理冰河时代,罗兰西尼是悲观还是乐观?周忠:大家下午好,欢迎来到由库博五金冠名泛家居圈独家策划的对话现场。
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罗兰西尼门窗董事长熊志斌先生作为我们对话的特约嘉宾,熊总下午好。
熊志斌:周老师下午好,各位朋友下午好。
周忠:我想朋友们都知道系统门窗近几年非常热,是继全屋定制之后的又一个热点行业,但是按我的观察,这个行业依然存在很多问题。
我觉得需要在它特别热的时候进行一些冷静地思考和交流,以便求得更健康、良性、长远的发展。
那么第一个话题我想先和熊总聊一聊关于系统门窗行业面临的宏观大环境问题。
今年以来我和整个大家居建装行业的决策者,还有操盘手都有沟通,大家有一个共同的观点是:上游房地产过冬,下游大家居行业进入了一个冰河时代。
熊总怎么看宏观大环境对于系统门窗行业的挑战?是悲观还是乐观?为什么?熊志斌:我的观点是既乐观也悲观,为什么?我先说悲观的一面,刚刚周老师讲了一句非常经典的话,房地产市场一片哀嚎,这是大事。
因为我们是属于房地产的下游,上游已经基本上算是进ICU了,这对整个大市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以我们门窗行业为例,未来几年,它的销量肯定是会持续下降的。
但同样我觉得也有乐观的一面。
首先从行业属性来看,门窗行业和其他家居细分行业还不一样。
它第一个是属于定制属性,对于这一点,你想通过网络去实现是有一定难度的,这是系统门窗的一个先天优势。
第二个是系统门窗的建筑属性,即建筑属性它的产品是由房地产商直接配套的。
在房地产野蛮发展的20年里,房子只要建出来就不愁卖,只要地段好,房子就会慢慢变成一种居住属性,变成了一种金融属性。
所以在那个阶段买房=挣钱,受众很少会去关注建筑本身以及配套建材的质量。
那这些在20年前就积累下来的门窗,它的质量需要得到改善,这无形中就给了我们一个机会——旧改。
因此如何撬动门窗旧改市场,我认为这是门窗行业未来的一个新机遇。
罗兰西尼近两年也一直在布局老房拆改这一块,比如我们的快装窗、移动快闪店等。
当然我希望更多的优秀门窗企业加入进来,大家一起做,共同把消费者换窗需求给唤醒出来,所以这是我乐观的一面。
周忠:关于悲观方面我有一个问题请教熊总,就房地产过冬,下游行业进入冰河时代而言,其实目前全屋定制也是这种情况。
我向很多业内朋友了解到,今年上半年整个全屋定制行业的业绩下滑了15%~40%,这个比例是非常大的,不知道我们系统门窗这一块有没有这种现象?熊志斌:门窗行业作为房地产下游同样是会出现这种问题的,比如整个销量上的一个下滑,至于具体是多少,只能说因为门窗行业的基本盘不大,所以这个比例不是特别高。
以罗兰西尼为例,因为我们的网点可能只是定制行业的1/5、1/10,甚至1/20,所以当定制企业需要非常大难度地再从终端去进行增量、增收的时候,我们仅通过网点的增加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所以门窗在这一方面受的影响相比定制还是比较小的。
周忠:我之前有和门窗的朋友交流,感觉这个行业的发展相比全屋定制而言会更慢热一些,加上当前和我们说的未来3-5年门窗行业处在整个经济下行的周期中,那么在这种境况下,我想门窗行业可能会出现大浪淘沙的局面,您认不认同?熊志斌:我十分认同,我觉得行业目前已经从以前的分蛋糕变成抢蛋糕的模式了。
门窗行业红海性质显现,会不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周忠:其实前两天我跟一个朋友沟通,我们现在都说增量、存量,但他提出一个词叫缩量,和您讲的有点异曲同工。
那么既然说到抢蛋糕,刚好我们就切入下一个话题。
系统门窗是行业公认的蓝海产业,但我认为这两年它显示出了红海性质,例如内卷、价格战、经销商争夺战等,那么这种混战会不会导致门窗行业出现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恶性结果?会不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不利现象?熊志斌:首先这两年一直还说门窗是蓝海,我觉得不是那么一回事,但如果你说是红海,好像也缺了点东西。
我觉得这样表述可能更为准确:当前门窗行业确实已经进入了红海,但红海之上,应该还有很多个蓝色的岛屿,如何找到这些岛屿,是我们接下来要思考的问题。
比如旧改这一块,我认为是目前行业最大的蓝色岛屿。
第二个就是对门窗这个行业的敬畏之心和你的技术积累。
我经常和罗兰西尼的经销商说,门窗这个行业,有钱人不愿意干,懒汉做不了。
因为它有很多属性,要想把它做好不仅需要工匠精神,还需要对这个行业有敬畏之心。
它不像汽车能够试驾,它有很高的试错成本,任何一个技术上或者是安装操作上的小纰漏,都将形成这个建筑的安全隐患。
我们不是在做窗户,而是在做一面透明的墙,它的隔热、保温、节能、安全、气密等都是要有保障的。
周忠:门窗其实就是一堵墙,透明的墙,熊总的这个定义非常好,非常契合门窗作为建筑属性的特点。
这里有一个问题我记得我在前两个月也跟熊总在微信上沟通过,就是南昌门窗事故,当时您讲到系统门窗目前在零售市场是没有完善的法律监管体系的,这对于门窗行业未来的发展来说是不是存在很大的隐患?熊志斌:周老师不愧是第三方观察者,直接就点到行业痛点。
其实门窗行业在工程项目上,出安全事故的概率很低的,因为有专业的监理单位盖章验收,否则企业收不到钱。
但在消费端则不同,业主是不可能因为一户门窗就花钱请监理单位进行验收的,大多数业主也不懂门窗,自己也替代不了监理验收。
因此,在选购门窗时,客户应该要多考虑品牌门窗,包括罗兰西尼等。
品牌门窗企业表面上看似仅提供门窗产品,但实际上,我们所追求的远不止于此。
真正的价值在于诚信和良心,即确保所提供的产品不仅符合国家标准,而且在质量上能够经受住良心的考验。
对于业主来说,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和监理资源,他们可能难以确保所购产品完全符合标准。
而大型开发商则有专业的监理团队,能够更好地监督和确保产品质量。
因此,无论是对于小型业主还是大型开发商,选择一个以良心为本的品牌,是确保门窗质量的关键。
以注胶工艺为例,这是一个看似简单却至关重要的步骤。
在门窗的角码固定后,注入高质量的胶可以显著增强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虽然使用优质胶会增加成本,大约每只脚注胶的成本在8到10元,但这种投资是值得的,因为它能确保门窗的长期性能和安全性。
然而,有些小厂商为了降低成本,可能会选择使用廉价的玻璃胶,甚至不注胶,这样的做法虽然短期内减少了开支,但长期来看可能会影响产品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因此,一个负责任的门窗企业会坚持使用高标准的材料和工艺,即使这意味着更高的成本。
这种对品质的坚持,不仅仅是对产品负责,更是对消费者负责,体现了企业的良心和品牌的标准。
一个以良心为本的企业,会将产品质量和消费者安全放在首位,即使这意味着需要投入更多的成本。
这样的企业,通过坚守自己的良心标准和企业标准,才能够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市场的尊重。
基于此,我们前段时间携手佛山市门窗行业协会的头部企业一起向消费者普及门窗知识,倡导消费者选择品牌门窗,因为品牌门窗的犯错成本高,会更加注重产品质量和品牌口碑,毕竟消费者是很难分辨产品的好与坏。
周忠:是的。
我认为熊总说得非常好,但我觉得仅凭企业良心不是市场长远发展的趋势,还需要行业协会的监督协商机制去促进整个行业往更标准、更安全、更环保去发展。
其次是政府相关部门也应该跟上,因为在这方面是有点滞后的,有国标但没有人执行,是吧?除此之外,门窗行业还存在“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据我了解,现在市场不好做,流量变少,价格战成为当前最有利,见效最快的一种营销武器,比如399、499等抢市场。
但系统门窗的五大件要想保持品质的话,肯定存在一个平均价格的底线。
因此,如果价格拉得太低,品质肯定会出现问题,比如胶条一般可以用几十年,但也有用了几年就坏的情况。
您觉得是否存在这样的现象?熊志斌:周老师,我想改动一个词,“驱逐”改为“骚扰”,我认为是“劣币骚扰良币”,价格也是骚扰的一种手段。
因为门窗不止是门窗,而是型材、玻璃、五金、辅材加胶条五大组件组合的系统解决方案,因此叫系统门窗,仅把材料用好了是不够的。
我们罗兰西尼提出等寿命原理,研发思路是整个系统里用到的所有东西的寿命是一样的,比如型材国标1.8可以用20-30年不出问题,就没必要用2.0和3.0的,但胶条、玻璃、五金件也必须可以用20-30年,这才是一个好系统产品。
否则,即使你的型材用的是3.0的,胶条两年就坏了,那也没有意义了。
周忠:明白,等于我们经济学里的木桶原理,一个木桶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板。
如果系统门窗企业一直打价格战,产品里面的各种材料肯定是不等值的,无法保证质量。
熊志斌:是的。
我为什么把驱逐改为骚扰呢?首先,作为建筑属性的门窗行业,要不不出事,一旦出事,肯定是大事情,我可以断定,未来国家一定会强制干预进来。
价格和品质是成正比的,刚刚周老师说的399、499、599价格的产品装上去,消费者又喜欢大玻璃产品,出问题是迟早的事情。
出问题的那一天,就是行业整顿的一天。
因此,我认为门窗行业大的趋势是成本不能少于一个固定的标准,就像盖楼,钢筋、水泥等用多少号都固定的。
而偷工减料迟早会出问题,因为不像一个桌子和凳子,放在家里只影响自己家,门窗是会影响公共安全的,国家一定会强制干预的。
我们罗兰西尼已经预知到这样的结局,能做的,就像今天从佛山到广州,认准广州的方向开,抓好自己的方向盘,保持自己的方向,保证安全,但别人追尾、出问题导致的堵塞我们是改变不了的,这就是我用“骚扰”二字的原因。
所以说,带有建筑属性的门窗行业,持续无止境地打价格战,只有死路一条,安全事故一定会出现,等出事的时候,之前挣的钱都要赔进去。
总的来说,看清楚趋势,走好自己的路,别人来骚扰我也没有办法,改变不了。
“尊重常识、顺应规律、尊重人性”罗兰西尼门窗的三大法则周忠:挺好的,我提出的“劣币驱逐良币”是经济学的一个现象,但熊总用“骚扰”两个字更准确,因为现在也没有达到“驱逐”的程度,良币的主流还是劣币改变不了的。
现在我们进入最后一个话题,请熊董谈一谈经营罗兰西尼的体会,我记得今年上半年,熊董有一次欧洲游学,并做了三个总结,即做门窗要“尊重常识、顺应规律、尊重人性”,请熊董结合经营罗兰西尼的具体情况谈一谈这三点感悟。
熊志斌:我想先谈一谈“顺应规律”,因为现在大家都在说经济下行,压力很大,负能量比较多,但我经过欧洲游学,与欧洲供应商的沟通后,发现他们认为这种市场波动是很正常的。
他们认为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增长,许多人没有经历过经济衰退,中国房地产和家居建材行业长期保持增长,所以大家对其增长有很高的预期。
而一旦出现经济危机的时候,我们就会觉得不适应。
就像曹德旺曾举过的例子,通过毛竹的生长比喻,强调了经济和企业成长过程中的自然规律和周期性波动,指出企业和个人应像毛竹达到生长极限后停止生长一样,接受并适应经济的起伏,学习欧洲等地的经验,以更好地准备和应对经济变化的挑战。
因此,我们对现在的房地产下行要有严谨的判断,比如我们要组织瘦身、降本增效,因为你无法改变经济的波浪型发展。
当然也不必过度焦虑,可以把销售目标和利润目标降低,就像打仗一样,打不赢就先退一下,等兵强马壮之时,再进攻。
这就是顺应规律。
尊重常识和尊重人性其实是一样的。
我们先谈一谈经销商要赚钱的问题。
以我到终端的经验为例,有经销商和我说,他要做定制+入户门+门窗,因为客户进来,可以把所需的产品全部买完,即一站式购齐,是最好的,要不然他(经销商)生存不了。
甚至我们经销商里飞单是很普遍的一种现象,人饿了是要吃饭的,经销商也要生存,没有办法的事情,总得先让他生存下来,是吧?尊重常识,我和大家汇报一下近两年罗兰西尼在做的一件事情,我们围绕“隔热更好,少开空调,守住家的温度”广告语不断地开发产品。
主要从三个层面来说,让地球降温,让家恒温,以客户升温。
欧洲那边的整体环保意识特别强,蓝天白云绿水,特别重视环保,因此建筑节能特别重要,而建筑节能大部分是来自于门窗。
那企业现在做的门窗是不是往节能低碳方向去走的,是不是与人民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低碳生活相违背的?这就是要尊重常识,是我们罗兰西尼走的路线,未来一定是低碳节能的门窗,让门窗更节能、建筑更节能。
大家少开一点空调,还地球一个低碳世界。
周忠:好,不知不觉已经谈了一个小时。
非常感谢熊董参加我们的《对话》栏目。
我们聊的系统门窗热的冷思考是相当成功的,聊了行业里存在的一些问题和机遇,也谈了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最后用熊总非常精彩的一个观点结束今天的对话,系统门窗已经不是蓝海,而是红海,但红色的汪洋大海中有非常多蓝色的岛屿,这是罗兰西尼和其他友商所关注的,我们祝愿罗兰西尼在熊董的带领下在红海中不断占领这一座座蓝色的小岛,也祝愿系统门窗行业的其他优秀品牌。
今天我们的对话到此结束,非常感谢在线的朋友们的关注,再次感谢熊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