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先生智伏李员外r 江尚rr 四川有一个富豪员外,他家良田万顷,家财万贯。
家中有个女儿年已二十尚未许人。
只因他总是挑肥拣瘦,想相个既有才貌而家境又宽裕的人家,所以小姐就一直待字闺中。
r 再说离李员外家三十余里的一个黄家庄,有一个黄先生,为人行侠仗义,爱打抱不平,肯助人为乐。
他听人传说李员外家的情况后,就想惩戒他一下。
离黄先生家不远有一王姓秀才,生得一表人才,只是家境贫寒,已经二十出头,还未娶亲。
他就想着成全王秀才的亲事。
于是,他就专程来到李员外家中说媒。
来到李家,和李员外寒暄一阵之后,话风一转,说道:“闻得令媛尚未受聘,小可今天特来作媒。
我有一个好人家,是个秀才,生得一表人才,今年刚好二十一岁,和令媛十分般配,请尊驾赏脸。
”李员外听说,心中想道,这个黄先生是个有名望的人,能和他相交的人一般都是不错的,便答道:“黄先生您说的这户人家虽好,但我还不清楚,有些不放心,俗话说空口无凭,您必须与我立个字据我才放心。
如果将来名不副实,我得唯您是问。
”黄先生满口应承说要得,便 索要了纸笔写起字据来。
只见他挥笔写道:“门前一座百节桥,千柱落脚屋宽高。
屋上用的黄丝吊,圆门转动轻又巧。
春风随来可扫地,灯似明月空中吊。
六旬老公管财,五旬婆子侍灶。
一表人才世间少,美满姻缘乐逍遥。
”写完把字据交给李员外。
r 李员外看完字据后,心中大喜,当即拍板同意这门婚事。
只等王家行聘礼后过门。
闲话少叙,王秀才在黄先生的帮助下,婚事一帆风顺,择了个吉日,把李小姐娶回家了。
r 再说李小姐出阁后三天回门,李员外问女儿王家可与字据上写的相符。
小姐答道:“一点不差,可惜爹爹您会错意了。
门前一座百节桥,是用棕树搭的独木桥。
千柱落脚的大屋是用高粱和泥糊成的墙壁。
屋上用的黄丝吊是稻草盖的茅屋。
圆门转动轻又巧是晒筐遮门。
春风随来可扫地,是清风阵阵穿屋而过。
灯似明月空中吊是夜里在屋里可以可以看到天上的月亮。
六旬老公管财是他爹天天捡柴。
五旬婆子侍灶是他老娘煮饭。
不过人确实不错,我喜欢。
”r 李员外一听蒙了,就要找黄先生评理。
女儿拦住说:“爹,算了,这是您的错,怪不得黄先生。
先生写的是实事,您却理解错了,不能怪人家。
王秀才家虽穷,但是一家人和睦相处,我认命。
”就这样李员外吃了个哑巴亏。
只好拿些银两给女儿带回家,以助王秀才攻读诗书,日后好搏得个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