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很多督导店长和陈列师而言,调陈列是一件非常头疼的事儿,不知道从哪儿入手,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呈现自己心中的样子。
今天为大家分享陈列调整的流程八大步骤以及如何做陈列检查。
#01数据分析作为提升销售的重要手段之一,陈列需要紧扣销售,开始于销售并以销售结果为导向。
在陈列调整之前,我们需要对当下店铺的销售情况以数据的形式呈现出来,并从销售数据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服装销售有很强的季节性。
所以结合货品生命周期表,我们需要对当下的大类销售结构和店铺的大类陈列结构做对比,从中去找到问题,并进行相应的解决。
另外,反映销售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包括小票数、搭配率、件单价和流转率。
从这些KPI中我们可以找到当下最重要的问题去解决,从而让销售有迹可循且让销售更加有目的性。
而这些KPI都可以通过视觉陈列去影响。
#02货品梳理通过数据分析找到问题所在之后,就要从店铺目前的库存结构中去梳理问题解决的陈列思路。
从色彩、品类、系列这几个大结构去把货品分成若干组,根据目前的销售思路去把这些组以合理的位置与合理的形式呈现在卖场。
最后,找到精准的款式去体现和强化这些组,然后把他们呈现在视觉热点上。
#03零售沟通基于专业的数据可以看到最客观的问题和发掘最客观的解决方法,但销售过程是一个很主观的过程,人们基于喜好的不同和审美的不同会有自己的独特的销售思路。
所以,在做视觉营销前会充分的与店主进行沟通,进而按照最真实和舒服的思路与节奏呈现在最终的视觉中。
#04陈列规划陈列规划在很多人看来是一个可有可无的环节。
在陈列视觉营销中,这个环节必不可少,甚至重要性远超陈列调整的过程。
在陈列规划中,卖场最终要呈现的色区、风格、元素、系列都会事无巨细的呈现在规划图中,它不仅作为调整过程的纲领性依据,还承担着审查货品处理是否达到极致的作用。
所以,我们在提供陈列服务时,这个环节会占用大量的时间。
#05陈列调整陈列调整中,墙面、中岛、模特的顺序没有过分严苛的要求,可以依据重要性选择是先做模特搭配还是正面搭配。
结合销售思路,需要在每次陈列调整前对卖场的动线做审视,思考目前的动线是否可以满足当下货品处理的需求和销售的需求。
#06灯光和细节处理调整完陈列之后,需要对卖场进行熨烫、细节整理等基础收尾工作,甚至你需要对卖场的货品进行再次的梳理,看哪些重要的单品没有放在重要的位置。
最后,根据色彩分布和动线移动,需要对灯光进行检查和调整。
天凯鞋服学苑,赞2#07基础培训作出一个美好的陈列就像生产出一个精美的机械作品,我们需要对这个作品的使用方法进行分享和教授,还要结合销售思路对卖场的陈列重点进行再次的强调。
这样,陈列才能和销售的主导紧密结合起来,达到“天人合一”的目的。
#08留档和强效表整理销售是一个动态和偏主观的过程。
为了避免“自以为是”,我们需要把这个非常主观的过程转化为客观的记录,以此去作为我们主观判断的依据。
留档就是记录货品位置、货品流转情况、顾客行为习惯的方式,我们需要照片的留存以及店铺墙效表,以此作为下一阶段我们决策的前提。
我们应该从哪几方面进行陈列检查呢?#01 货品整合货品整合简单来说,就是将所有货品系列,整合到与店铺货杆数相匹配。
把所有的系列,再进行细分变成小系列陈列出来。
具体我们可以从这3方面去进行检查:各个系列色系组合是否合理?可以用“先集中,再组合”的方式来检查色系组合——先将所有颜色集中,再根据彩色款色进行分杆,并分配搭配色。
整合好后,再撤掉“不动款”、套穿或隐藏“鸡肋式”的款色。
陈列面积是否合理?陈列面积就是陈列面的单位面积。
我们可以计算出陈列前后半个月的坪效和立效,对比得知店铺的销售黄金区或销售死角,判断陈列面积是否合理。
然后我们可以依此来调整陈列展示位置及面积。
坪效和立效的计算公式——坪效=店铺销售额/店铺面积立效=店铺销售额/陈列面积重点系列是否重点出样?重点系列指的是新品,爆款。
这一点需要根据店铺自身情况进行调节。
#02 点侧挂陈列总的来说,就是检查点挂出样的款式是否想卖?有没有断码?侧挂的节奏感如何?可用到的方法有彩虹法、渐变法、琴键法。
其次还要检查品类结构是否合理。
一般来说,按照下面这个公式来进行陈列较为合理:6(服装):3(鞋子):1(配饰品)。
#03 橱窗陈列至于橱窗的检查,我们主要看这几点:各组模特是否是想出的系列?着装是否有搭配性?模特之间是否有呼应?前两点是要根据自己店铺实际情况而定:模特之间服装呼应模特之间的服装呼应有以下几种:交叉呼应、同色呼应、点缀呼应。
交叉呼应:指的是两个站模中,模特A上、下装分别与模特B的下、上装颜色相同,呈现X型。
同色呼应:指的是模特身上颜色相同,款式不同的呼应。
点缀呼应:模特A身上的主色是模特B身上的点缀色,这种用法较少。
模特之间动作呼应这一点很容易做到,通过模特的动作与站位,互相回应。
#04 饰品陈列关于饰品陈列,我们主要检查这4个地方:饰品层板、流水台、侧挂上层及饰品专区。
需要注意以下问题:不要搭配过多配饰。
如果流水台上有模特出样,也尽量选择像围巾、项链这样方便取下的产品,不搭配也是没问题的。
各区域饰品陈列是否方便拿取?如果藏掖在产品里面,不如不搭。
其次陈列得过高、过低、拥挤,都不可取。
80cm-180cm的空间是最好陈列空间。
叠装是否协调?检查叠装是否协调,主要看这4点:控制色彩数量;控制叠装叠数、件数及厚度;叠放是否整齐有规律;以及叠装的颜色是否跟着货架的色系走。
按照这四个要点来检查,很容易发现问题。
#05 细节调整充分利用道具来突出主题与结构;利用配饰(饰品、围巾、包包)来体现人性化展示;服饰的吊牌避免外露;橱窗内卫生整洁。
上边内容便是橱窗陈列的基本流程,按照步骤去做,目标明确,主题鲜明,陈列时就一定不再是慌乱和凌乱的状态,而是井井有条的节奏。
分享一个陈列检验清单,供大家参考。
好的陈列管理要从陈列检查与细节维护两个方面入手,关于陈列维护,上边的陈列检验清单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终端形象维护最好用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