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网讯(陕西广播电视台《第一新闻》记者 张建成) 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在2014年被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是当之无愧的文化瑰宝。
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曾经的遗址只是一个小小的文物保管所,被埋没在一片棚户区中,鲜少有人涉足。
今天的《那些人那些事》,我们就听听大明宫遗址公园的建设者,讲讲大遗址的前世今生。
大明宫遗址还在一片棚户区的时候,胡昱中就住在大明宫附近了。
虽然离得近,但那时候的他从没去过大明宫遗址,对这片地方也望而却步。
西安曲江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胡昱中:“过去是道北地区,铁道以北的地区,我都不来,当时这里可以说是脏乱差,这里居住着几十万的棚户区城中村居民。
”对于大明宫遗址的了解,他是从参加工作后开始的。
虽然遗址早在1961年就被列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却是掩藏在棚户区中的一颗"遗珠"。
2007年底,胡昱中和同事一起,成为了大明宫遗址公园的建设者,这也是他第一次来到大明宫附近。
胡昱中:“记着这里的居民生活非常苦,生活用水在公共场所,每一个水龙头都是要上锁的,因为当时只能在公共区域设立卫生间,设立取水点每一户计水费,所以他必须锁上,害怕别人用。
”胡昱中:“当时整个大明宫遗址区只有一个含元殿的一个遗址,旁边有一个由大明宫文物保管所来管理的一个小型博物馆,周边全都是棚户区和城中村把它围绕着,也没有什么游客,我就在这周边出生长大的我都不知道这里有一个博物馆,文物都是唐代的,距今1400年,非常珍贵,这个大遗址是被城中村和棚户区埋没的一个文化珍宝。
”胡昱中说,2008年开始,政府对这里的3.5平方公里,10万户居民以及88家企事业单位进行了拆迁和安置;2010年10月1日,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正式建成开放。
胡昱中:“建设了这么漂亮一个公园,既是保护了大遗址,又为周边的居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休闲娱乐和健身的去处,但最开始不是这个样子的,当时有人问我你在哪里上班,我说我在大明宫,他问我,你们那建材卖得好吧,我就很尴尬。
”为了让人真正的了解大明宫,感受这片千年遗址的魅力。
后来,他们公司经过考量,开始将文物与文化和旅游相结合。
胡昱中:“两年后,我们慢慢开始出去推介,跟旅游局合作,跟旅行社合作,开始做各种文化活动,来把我们推出去,酒香也怕巷子深嘛,2013年被评为国家级的4A级景区,2014年被世界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我们的名声慢慢地从国内也传到了国外。
”如今的大明宫遗址,已然成了网红旅游打卡地。
除此之外,文物保护工作,也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
胡昱中:“我们大明宫保护办成立了文物局,是专门对我们大明宫遗址公园遗址区的保护做这方面的工作,整体我们建设有三座博物馆,丹凤门博物馆,考古探索中心博物馆,还有大明宫遗址博物馆,遗址公园有36处文物,有6处是显现文物,我们用覆土包砌法,原貌展示法,形象展示法,来把遗址展示出来给游客,我们每天都要对这36处遗址进行监测,进行文物保护的一些登记,如果有些文物比如露天的文物产生了霉变,我们就会给上级文物局及时反映,第一时间进行文物保护方面的一些措施。
”经历了“公园从无到有”,目睹了“棚户区的拆迁改造”,作为大明宫遗址公园的建设者和管理者,胡昱中对自己曾经耕耘的这片热土信心满满。
胡昱中:“最开始我说我在大明宫工作,他们说你是卖建材的,现在我一说大明宫大家都知道,2018年我们的游客达到了上千万,还有很多的国外游客,丝路沿线的国家都有,我们这里举办了各项大型活动,比如说丝路国际电影节草莓音乐节,下一步我们还是会持续地在文化上包装我们自己,在遗址保护上做出我们应有的工作,在旅游市场上我们努力拿到5A级品牌,也欢迎大家来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来游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