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就介绍一下天下第一木建筑楼阁,“天下江山第一楼”之称的——黄鹤楼。
黄鹤楼外墙金光闪耀的黄鹤楼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代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唐代著名诗人崔颢在此题下《登黄鹤楼》一诗,使它闻名遐迩。
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楼"、"天下绝景"之称。
黄鹤楼是武汉市标志性建筑,与晴川阁、古琴台并称武汉三大名胜。
夜幕中的黄鹤楼白雪皑皑的黄鹤楼黄鹤楼,原址在武昌蛇山黄鹄矶头,相传始建于223年。
历史上黄鹤楼屡建屡毁,其最后的一次被毁是1884年。
1957年建长江大桥武昌引桥时,占用了黄鹤楼旧址,1981年重建黄鹤楼时,选址在距旧址约1000米的蛇山峰岭上。
古老的黄鹤楼重建中的黄鹤楼建筑特色第一层大厅的正面墙壁,是一幅表现“白云黄鹤”为主题的巨大陶瓷壁画。
四周空间陈列历代有关黄鹤楼的重要文献、著名诗词的景印本,以及历代黄鹤楼绘画的复制品。
2至5层的大厅都有其不同的主题,在布局、装饰、陈列上都各有特色。
走出五层大厅的外走廊,举目四望,视野开阔,黄鹤楼坐落在海拔61.7米的蛇山顶,京广铁路的列车从楼下呼啸而过。
楼高5层,总高度51.4米,建筑面积3219平方米。
黄鹤楼内部由72根圆柱支撑,外部有60个翘角向外伸展,屋面用10多万块黄色琉璃瓦覆盖构建而成。
黄鹤楼的正面墙壁黄鹤楼的一角逐层解说第一层主题:神话。
厅中一幅高9米、宽6米的大型彩瓷镶嵌壁画《白云黄鹤图》,以白云、江水、仙鹤表现浪漫意境。
第二层主题:历史。
厅中展示着唐、宋、元、明、清及、现代黄鹤楼的仿制模型。
第三层主题:人文。
唐宋时期13位文化名人姿态各异,栩栩如生,其诗词分列左右。
第四层主题:传统。
各种仿古雕花隔扇和红木屏风把整个大厅布置得古香古色。
第五层主题:永存。
长江源流、三峡风光、庐山奇景……一幅幅镶嵌的风景都用它们的磅礴和持久诠释着一个主题,那就是永恒!神话底蕴的黄鹤楼宏伟壮观的黄鹤楼数字黄鹤楼高度:黄鹤楼总高51.4米,共5层,分上中下三层重量:整楼总重量103万吨,各个圆柱传递荷重在70-500吨不等。
楼体:楼体四望如一,建筑平面为折角正方形,建筑面积共3219平方米,72根圆柱和60个翘角动静相看 。
四面八方的黄鹤楼黄鹤展翅欲飞黄鹤楼的形制自创建以来,各朝皆不相同,但都显得高古雄浑,极富个性。
与岳阳楼、滕王阁相比,黄鹤楼的平面设计为四边套八边形,谓之“四面八方”。
这些数字透露出古建筑文化中数目的象征和伦理表意功能。
从楼的纵向看各层排檐与楼名直接有关,形如黄鹤,展翅欲飞。
整座楼的雄浑之中又不失精巧,富于变化的韵味和美感。
是我国古代建筑师们高超的智慧结晶,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