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公众号“壹楼” 豹子哥1896年,宁波商人宋炜臣带着25万辆白银,从上海溯长江而上。
在汉口歆生路(今江汉路)创办了华胜呢绒军装皮件号。
彼时西风东渐,来自上海的洋服样式摩登而新潮,很快风靡汉口。
适逢湖北编练新军,军服需求量大。
宋炜臣由此巴结上湖广总督张之洞,并深得后者赏识。
第二年,已有多项产业的宋老板呈书张之洞,申请创办“商办汉镇既济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既济”二字取自《易经》,“水火相济”。
1906年8月,在汉口宗关,水、电两厂同时动工。
1909年,24万汉口人第一次喝上了自来水。
此后很长时间,整个汉口城区的饮用水源皆从此处上岸。
宗关水厂一直运行至今,是目前武汉唯一活着的“百年老店”。
01.黄鹤楼公园阁楼上有块匾,上书“江汉朝宗”。
过去,这四个字分别代表的是武汉4道关卡。
武昌白沙洲为“江关”,汉口下茶庵为“汉关”,汉阳鹦鹉洲为“朝关”,汉西上茶庵为 “宗关”。
汉江边上的宗关码头,当时是南来北往商船的停泊休憩之地。
茶馆、行栈、瓦屋、戏院鳞次栉比。
随着宋炜臣等一大批宁波帮商人的到来,宗关所在的硚口成了武汉近代工商业的发源地,也是国民生活物质的原产地:既济水电厂、福新面粉厂、申新纱厂、太平洋肥皂厂、南洋烟厂、康成酒厂、宝丰细布厂、燧华火柴厂、大公电池厂等一大批厂区都在这一带。
这里,是武汉民族工业的底气所在。
▲ 宗关水厂老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