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们,最近有好几个集美过来咨询CCD的事。
本来我对于这种被炒作的电子垃圾、电子古董并不感冒,但是在和妹子深入探讨相机时发现CCD罪大滔天,搞得百姓怨声载道。
加上之前一个小姐妹卖佳能ixus115HS,这个10年上市的小玩意儿可是正儿八经比手机底都还小。
cmos现在装都不装一下了吗?长着一个小卡片的脸说自己就是CCD。
更抽象的是在挂价1120块的情况下卖掉了,对刚上市时的新机不过900块,在十年后依靠沉淀的底蕴超越了自我,在电子产品界属实炸裂。
所以今天来聊一聊CCD。
首先什么是CCD?CCD全名电荷藕合器件,英文全称Charge-coupled Device,是一种负责把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作用相当于胶片的图像传感器。
所有搭载CCD传感器的相机都能称为CCD相机,所以款式也不限于这种小卡片,还有长焦机和单反无反结构。
因为起步较晚,即使最早的松下G1的也是CMOS,传感器尺寸也覆盖在常见的消费级,从1/2.3英寸到5340中画幅各个规格。
在常见的消费级数码相机的发展史里一直有CCD和CMOS两种图像传感器,和如今背照式、堆叠式CMOS产品大放异彩不同的是比较熟悉的CCD产品要追溯到2010年以前了。
所以CCD为什么会在和CMOS的竞争中落败乃至最后消失?这个就要说一下CCD的特点。
在同代产品CCD会有优秀的低感画质和准确的色彩还原,但是功耗高、制作成本高昂又是它的致命缺点。
简单说就是CCD经济差、可发展性不好,不符合物美价廉的要求,所以被抛弃。
当然也有CMOS技术大突破的关系,这里不细表。
CCD相机到底值不值得购买?前面说到比较熟悉的CCD产品要追溯到2010年以前,这里就有两个问题了。
·首先能看到的所谓CCD新机即机身没有明显LOGO,查不到具体厂家,没有具体型号,机身竟然有4K字样,标注了好几千万像素的相机基本上都是假相机,是拿行车记录仪改造而来的,拍照的效果搞不好还没有卖身前的诺基亚强。
·然后是能买到的真CCD至少是14年前的产品,除了感光元件技术落后,分辨率高感跟不上时代以外,相机的对焦、测光、色准乃至于屏幕等硬件都会让你在使用时抓狂。
而且这些老机型绝大部分是没有Wifi功能的,图像传输还要先使用读卡器导入电脑或者使用Wifi内存卡才能传输到手机里面去,简单说操控应该是自杀级的,抓狂到让你想自杀。
而且因为年代久远,这类机型的使用寿命其实也是一个大大的问号。
·然后是被一些人吹上天的氛围感胶片感,这是十来年前一次家族团圆时用佳能IXUS系列拍的团圆照,在室内暗光环境下想把照片拍清楚都挺不容易的,因为闪光灯是恒定输出功率,光线太硬,整体的照片氛围其实没什么美感。
而且可以看出千万像素的细节确实很弱,锐度完全不够看,在网络上能看到的人物主体曝光偏高,作为环境偏暗的照片可能大概率有后期的嫌疑,可能根本不是CCD直出的效果。
当然CCD也不是没有狠货,比如在小卡片爆火前就被吹爆的人像王富士S3 Pro所搭载的APSC画幅super ccd,还有宾得645D的4433画幅,大哥级飞思的5340中画幅,无论是色深、宽容度、色彩确实都很漂亮,但是放在现在去谈性价比时,它们确实都不是太好的选择。
我想说的是那些与CCD相机,特别是小卡片机,自身实力完全不相称的赞美就是一种欺诈。
但是如果能回归到物价匹配,其实CCD相机也不是不能玩。
就像在5G时代去谈论2G手机时,首先想到的肯定不是手机的功能,而是手机外观的百花齐放。
相机其实也是一样,在看腻了一众复古复刻复制的相机外观后,那些颜色艳丽形状不拘一格的相机才是真正的工业设计。
它们代表的不只是对过去留恋的情怀,也是对个性化单品的追求。
如果一台相机能让你爱不释手,时常拿出来把玩,何尝又不是一台好相机?当然前提是不要被割韭菜。
下期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