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中国涂料工业专业财经媒体《涂界》(Coatings Industry)发布了“2024全球十大船舶涂料品牌排行榜(TOP 10 Global Marine Coating Brand)”。
排行榜汇聚了全球最顶级的船舶涂料品牌,基于公司2023年船舶涂料业务销售收入进行排名。
这是《涂界》第四年发布该榜单,今年入围门槛为1.864亿美元。
根据榜单显示,今年上榜企业船舶涂料品牌合计销售收入为55.448亿美元,较往年增加了5.215亿美元或同比增长10.38%;占全球船舶涂料市场份额为92.41%,较往年减少了2点37个百分点。
从数据来看,全球船舶涂料市场处于高度垄断格局,是一个非常成熟的细分涂料市场。
中国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01全球船舶涂料市场需求强劲增长船舶制造业服务于水上交通、海洋开发和国防安全,为军民结合的战略性先进制造业。
船舶产业链可分为上游原材料(钢材/涂料等)、配套零部件和船舶设计,中游船舶制造,下游航运、能源开发、国防等。
散货船、油轮、集装箱船为三大主力船型,占全球运力比重合计86%。
船舶可分为民用船和军用船。
民用船按用途,又可分为货船、客船、科考船等。
其中,货船按用途可进一步分为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液化气船(LPG船和LNG船)、化学品船、客滚船、特殊用途船舶(滚装船、牲畜运输船等)等。
其中,散货船、油船和集装箱船为主流船型,2023年完工交付量(以载重吨计)分别占比40%、17%、29%,且截至2023年底,三类船全球运力占比分别为43%、30%、13%。
2023年,受宏观经济复苏乏力、航运市场行情波动下行的影响,全球新造船市场新增需求释放有限,但受油船订单大幅增长及减排规则加速落地推动船舶更新需求持续释放的强力支撑,新船成交量同比小幅回升。
根据克拉克森数据统计,2023年全年全球成交新船订单1723艘、10862万载重吨、4168万修正总吨,以载重吨计,同比小幅上升4.8%,但以修正总吨计,同比下降18.6%,修正总吨下降主要是由于新船订单船型结构的变化。
2023年新造船市场呈现出船型结构均衡发展的特点,以修正总吨计,油船、散货船、集装箱船、液化气船新船订单占总订单的比重分别为21.4%、23.2%、17.3%、20.1%。
其中,油船增速最大,以载重吨计达235.1%。
历年国际船舶市场新船成交量造船完工方面,随着本轮复苏周期订单陆续交付,以及主要船企提高产能利用率以加快生产建造、部分造船产能重回市场,2023年全球新船完工量触底回升,共交付新船1598艘、8634.0万载重吨、3454.1万修正总吨,以载重吨和修正总吨计,同比分别上升5.6%和10.0%。
手持订单方面,随着新船订单持续稳步增长,全球手持订单规模进一步攀升,截至2023年底,全球手持订单规模为4478艘、26831万载重吨、12441万修正总吨,以载重吨和修正总吨计,同比分别上升7.3%和4.3%,连续第三年增长。
2023年全球船企订单排名:TOP22船厂手持全球70.4%订单随着现有船舶能效指数(EEXI)、碳排放强度指标(CII)、船舶能效管理计划(SEEMP)等相关规则规范生效,越来越多的船东投资替代燃料船舶。
2023年,全球替代燃料动力船舶订单共计460艘、3754.1万载重吨,分别占新船订单的26.7%、34.5%,艘数占比进一步提高。
其中,LNG动力船舶仍是主力,但订单占比从2022年81.2%大幅下降至48.3%;甲醇动力船舶订单的份额明显提升,从2022年的9.1%升至28.9%;此外,LPG、乙烷等其他动力船舶订单的份额也有所增加。
从船型来看,液化气船仍为当前占比最大的替代燃料船型,共计148艘,占替代燃料船舶订单的32%;集装箱船燃料转换加速推进,2023年替代燃料集装箱船订单共计117艘,占集装箱船订单的62%,班轮公司加快推进甲醇燃料方案,替代燃料箱船订单中甲醇燃料的占比首次超过LNG;替代燃料散货船订单为35艘,处于低位水平;油船运费收益稳定增长一定程度上支持油船船东投资替代燃料船舶,共计58艘。
1960年至今全球造船完工量竞争格局船舶工业历来就被世界各主要国家作为战略性产业来发展,直接服务于国家政治、经济和军事战略。
复盘近现代全球造船工业发展,格局的演变与全球产业转移基本一致,经历了从英国,到日本、韩国,再到中国的转移。
目前,全球造船行业呈现中日韩“三足鼎立”格局,且近年来中国船厂接单份额稳步提升,中国三大造船位居世界第一。
历年全球造船国接单份额数据显示,2023年,中日韩三国船厂共计承接新船订单1542艘、10547.3万载重吨、3945.7万修正总吨,载重吨和修正总吨的市场份额之和分别为97.1%和94.7%。
根据中国船舶工业协会披露的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分别为4232万载重吨、7120万载重吨、13939万载重吨,分别同比增长11.8%、56.4%、32.0%,分别占世界总量的50.2%、66.6%和55.0%,各项指标国际市场份额均保持世界第一,已连续14年位居全球第一。
韩国专注于气体船、集装箱船等高附加值船型,2023年新船订单共计218 艘、1977.6万载重吨、1007.7万修正总吨,以载重吨计同比下降24.2%。
在绿色船舶方面,韩国全年新接订单中绿色动力船舶占比达到79.3%。
日本新船订单连续两年下降,日本2023年共承接新船订单234艘、1302.2万载重吨、445.2万修正总吨,以载重吨计同比下降23.4%,订单依旧以散货船为主。
随着全球造船业连续多年的整合重组,全球活跃船厂数量已经明显减少,截至2023年末,全球活跃船厂(至少有1000GT以上的手持订单)数量仅为371家,相比高峰时期的1041家下降了64%。
同时,造船行业产业集中度有所提升,2023年全球前十大造船集团新船订单市场份额合计71.4%,较上年增加1.1个百分点;全球前20的造船企业新船订单市场份额合计63.2%,较上年增加4.9个百分点。
头部造船企业继续保持较快的接单节奏。
得益于去年全球船舶订单提升,2023年全球船舶涂料市场需求仍实现了强劲增长。
从各大涂料企业的财报来看,佐敦、海虹老人、中涂化工、阿克苏诺贝尔、PPG、立邦、关西涂料等企业去年的船舶涂料业务均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
根据年报,佐敦2023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18.61亿挪威克朗(约合30.24亿美元),同比增长14%。
其中,船舶涂料业务2023年销售收入为118.53亿挪威克朗(约合11.24亿美元),同比增长19.33%,新造船市场的强劲复苏和加速的干坞活动是佐敦在船舶涂料领域取得出色成绩的主要驱动因素。
海虹老人2023年销售收入达到23.51亿欧元(约合25.50亿美元)。
同比增长13.7%。
其中,船舶涂料部门销售收入为7.25亿欧元,同比增长26.2%,实现了所有主要细分市场的增长,主要增长动力是新造船业务;此外,强劲的增长也反映了客户对提高船舶能源效率的解决方案的需求;硅树脂船体涂料继续吸引着寻求降低燃料消耗和减少对环境影响的新客户。
财报显示,中涂化工2023年实现销售收入为1161.74亿日元(约合8.012亿美元),同比增长16.8%。
其中,船舶涂料业务实现销售收入1013.23亿日元(约合6.988亿美元),同比增长20.69%,其中:新造船占比39.9%,修缮船占比56.7%。
日本、中国、韩国、东南亚、欧美地区的船舶涂料收入分别为346.33亿日元、185.41亿日元、117.14亿日元、103.86亿日元、260.47亿日元。
中涂化工表示,作为集团主要产品的船舶涂料领域,用于新造船的整体收入大幅增加,主要是由于在中国和韩国的销售量增加,以及根据制造成本调整销售价格。
由于全球对高性能船底防污涂料的需求不断增加,包括遵守IMO燃料消耗法规在内的减少船舶CO2排放的行动不断增加,以及主要在欧洲和国内的合理销售价格和高附加值产品的销售,修理船的销售也有所增长。
根据财报,立邦涂料2023年实现销售收入为14425.74亿日元(约合102.17亿美元),同比增长10.2%。
其中,船舶涂料等其他涂料业务销售收入为809.64亿日元(约合5.734亿美元),同比增长18.63%,这主要得益于船舶涂料销量增长和产品价格上涨。
立邦船舶涂料业务主要集中在日本地区,其次是中国和韩国地区,但后两大地区的船舶涂料收入占比很小。
关西涂料2023年实现销售收入5622.77亿日元(约合38.79亿美元),同比增长10.5%,船舶涂料收入增加了45亿日元。
其中,汽车修补漆、防腐涂料和船舶涂料业务实现销售收入628.72亿日元(约合4.337亿美元),同比增长16.22%,这主要是船舶涂料收入增长推动的。
日本地区船舶涂料业务销售收入比上年有所增长,主要是由于外轮修理的数量增加,以及船舶涂料销售子公司的结算日期变化的影响。
阿克苏诺贝尔2023年实现销售收入106.68亿欧元(约合115.69亿美元),同比下降2%,按固定汇率计算增长5%。
其中,船舶和防护涂料业务全年营收增长7%至14.82亿欧元,按固定汇率计算增长13%。
由于强大的品牌主张、技术专业知识和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船舶涂料业务实现了持续反弹。
在游艇上,随着休闲划船市场的需求,数量恢复正常。
PPG工业2022年实现净销售额为182.46亿美元,同比增长3%,由于销售价格上涨,有机销售额增长了3%。
该公司表示,与去年第四季度,在销量上升的推动下,防护和船舶涂料的有机销售额增长了中个位数。
第四季度是连续第三个季度积极的销量同比增长的需求增加EMEA地区和美国EMEA地区,销量更高主要是由于船舶需求我们可持续的优势产品以及保护产品如防火涂料。
宣伟2023年实现销售收入为230.52亿美元,同比增长4.1%。
其中:油漆店集团销售收入为128.40亿美元,同比增长7.33%,船舶涂料实现了净销售额增长,防护和船舶涂料业务占该集团收入比例约8%或10.27亿美元;高性能涂料集团销售收入为68.43亿美元,同比增长0.73%,防护和船舶涂料业务占该集团收入比例约10%或6.84亿美元。
全球领先的船舶涂料公司美国先进聚合物涂料公司(Advanced Polymer Coatings,简称“APC”),在全球化学品油轮涂料市场占有约12%的份额,全球约有700艘船舶使用APC的MarineLINE®涂料。
出口支撑着APC在中国、海湾地区、克罗地亚和土耳其等主要市场的增长。
为了满足亚洲,欧洲和美洲造船厂对MarineLINE®涂料不断增长的需求,APC目前正在将其美国工厂的产能规模扩大一倍,这是公司27年历史上最大的一笔投资,预计将于2024年第四季度开始运营。
02上榜品牌垄断全球92%的市场份额船舶涂料主要应用于集装箱船、散装货船、油轮、客船、常规货船等,对船舶壳体及部件表面起到防护和装饰作用,提高其耐磨性、防腐蚀性,延长船舶服役寿命。
船舶涂料市场发展跟船舶行业发展密切相关。
根据全球船舶市场来看,2023年全球船舶涂料市场价值同比增长约12%至60亿美元。
从区域来看,亚太地区在船舶涂料领域占有约80%的全球市场份额,尤其是中国、韩国、日本的新造船舶对船舶涂料市场起到关键的推动作用。
根据榜单显示,今年上榜企业船舶涂料品牌合计销售收入为55.448亿美元,较往年增加了5.215亿美元或同比增长10.38%;占全球船舶涂料市场份额为92.41%,较往年减少了2点37个百分点,主要系其他企业船舶涂料业务业绩实现了增长。
从数据来看,全球船舶涂料市场处于高度垄断格局,是一个非常成熟的细分涂料市场。
榜单显示,挪威佐敦以11.24亿美元销售收入再次蝉联榜首,丹麦海虹老人以7.864亿美元销售收入位居第二,荷兰阿克苏诺贝尔则以7.754亿美元销售收入排名第三,这三大品牌累计销售收入为26.858亿美元,占全球船舶涂料市场份额为44.76%。
其中,海虹老人首次超越阿克苏诺贝尔。
此外,日本中涂化工、美国宣伟、美国PPG、韩国金刚化工、新加坡立邦涂料、美国APC、日本关西涂料分别位居第4-10位,销售收入分别为6.988亿美元、5.936亿美元、5.210亿美元、3.855亿美元、2.737亿美元、2.000亿美元、1.864亿美元。
APC取代美国立帕麦首次上榜,后者因船舶涂料业务销售收入未达到入围门槛今年退出榜单。
全球主流船舶涂料品牌主要分布发达国家。
从区域分布来看,美国和日本上榜品牌数量分别为3家、2家,挪威、荷兰、丹麦、韩国、新加坡上榜数量均为1家。
从分布来看,全球主流船舶涂料品牌主要分布在欧美日韩发达国家,这些品牌凭借着雄厚的技术、服务、品牌、资金等优势拓展全球船舶涂料市场,并垄断了全球船舶涂料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中国已连续14年蝉联全球第一造船大国,但至今没有培育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船舶涂料品牌。
不过,由于我国造船市场体量大,船舶涂料市场需求大,成为了世界各大知名涂料品牌争夺的主战场,佐敦、海虹老人、中涂化工、阿克苏诺贝尔、立邦、APC等全球主流船舶涂料品牌均已进入了中国市场。
根据《涂界》发布的“2023年中国十大船舶涂料品牌排行榜”显示,上榜品牌船舶涂料业务累计销售收入为79.595亿元,占全国船舶涂料市场份额的93.64%。
目前,中国80%左右的船舶涂料市场份额被外资品牌抢占,中国船舶涂料品牌所占的市场份额寥寥无几,而且外资品牌几乎垄断了整个高端船舶涂料市场。
目前,我国具备一定规模和实力的自主品牌比如双瑞涂料、海隆赛能、鱼童新材、常州涂料院、海化院、飞鲸新材等,大部分聚焦在中低端船舶涂料市场,而且销售体量很小,跟外资主流船舶涂料品牌在竞争方面处于弱势。
不过,麦加芯彩、信和、德威涂料、航天三丰、众源新材、孚日宣威、意尔科技、中航新材、乐化漆业等多家中国企业已进入或正在加大船舶涂料市场。
同时,中国涂料品牌正在谋划高端船舶涂料市场突破。
03船舶涂料市场需求有望继续增长作为一个跨越数个世纪、历史悠久的行业,造船行业是典型的长周期行业,景气度主要受宏观经济、全球贸易、大宗商品价格、旧船更新等因素影响。
通过复盘过去百年发现,现代造船业共经历大小四轮周期起伏,并且因船舶的平均寿命为20-30年,以船舶交付吨数来看,四次高点的平均间隔为30年。
国海证券发布研报称,船舶新接订单作为交付量的先行指标,从最近一次船舶交付量高点2011年至今已有近12年时间,相对应1988-2010年的上升周期持续了22年。
站在当前时点,造船业新一轮周期或将开启,主要支撑逻辑有两点:一是行业供给端收缩;二是需求端订单有保证。
上一轮周期从2003年开始,2006-2007年新船订单达到高点。
按照船舶15-20年寿命估算,2023-2026年将迎来新一轮新船订单高峰。
国投证券发布研报称,回顾上一轮造船周期,全球造船完工量自1999年开始连续13年保持正向增长,一直到2011年达到阶段性历史高峰,当年实现造船完工 1.6亿载重吨;考虑船舶20-25年的自然使用寿命,2000s以来新造的船舶将从2020s开始加速进入老龄化阶段。
结构性三大主流船舶船龄,运力角度看,2023年以dwt计散货船/集装箱船/油轮的平均船龄分别为10.6/11.5/11.6年,干散货/油轮/集装箱船分别有7.9%/20.1%/10.9%的船只船龄超过20年;2023年全球油轮/散货船/集装箱船存量运力分别为6.5/9.7/3.1亿载重吨,考虑船舶平均20-25年的正常使用寿命,即预计2023-2028年油轮/散货船/集装箱船将分别合计产生13092/7693/3328万载重吨更新替换需求,其中尤以油轮老龄化严重,更新替换需求迫切。
船舶制造业具有强周期性,被称为“周期之王”,周期越长往往弹性越大。
国际航运咨询机构克拉克森报告认为,未来十年间将有1.6万亿美元的新造船投资需求,平均每年新造船订单以数量计达2140艘。
浙商证券认为,中国占全球造船业份额从上一轮周期约15%提升至本轮约50%,且行业不断向头部集中。
由于行业扩产周期长、难度大,预测造船龙头公司2023至2027年业绩确定性较强。
可以说,造船业新一轮“超级周期”来临。
据联合国和世界银行等多家国际机构发布的最新经济展望,预计2024年全球经济增速将进一步放缓,加上地缘冲突不断等因素影响,全球航运业和造船业将面临更多挑战,但随着行业脱碳进程加快,对新造船市场将产生积极作用。
综合分析,预计2024年全球造船完工量将保持在1亿载重吨的历史较高水平,新接订单量将在8000万-1亿载重吨,手持订单量保持在2亿载重吨以上。
与此同时,越来越严格的法规正在加速减少排放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的必要性。
根据国际海事组织(IMO)的数据,海运业目前占世界碳排放量的3%。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政府、国际监管机构和更广泛的社会正在推动该行业清理其行为。
国际海事组织提出了限制和减少对空气和海洋的排放的立法。
从2023年1月开始,所有超过5000吨的船舶都根据国际海事组织的碳强度指标(CII)进行评级,该指标使用标准化方法计算船舶排放。
虽然船东和船舶管理人员已经投资了广泛的脱碳技术,以提高船舶效率,但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船舶涂料的价值,以降低燃料成本和相应的排放。
船舶涂料市场发展跟造船行业发展以及法规密切相关。
全球造船的高景气发展,船舶涂料的市场需求亦随着造船行业的发展快速增长。
对此,多家涂料企业也预计2024年船舶涂料市场需求仍将维持较好增长。
佐敦表示,为了在周期性行业中实现更可预测的增长,佐敦致力于不断创新和开发先进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旨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减少碳排放。
通过这种方式,佐敦支持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雄心,并帮助所有行业参与者实现更清洁的运营。
宣伟首席执行官佩兹表示,预计2024年工业木材涂料、包装涂料、汽车修补漆、防护及船舶涂料需求将保持强劲并逐步改善,而一般工业领域的需求则不那么明朗。
PPG表示,展望未来,墨西哥的需求预计将保持强劲,我们的航空航天、保护和船舶涂料也将持续强劲。
中涂化工表示,展望2024年,在船用涂料的主要业务方面,我们预计主要在海外,修理船和新造船的需求将保持稳定,预计集团整体收入将持续增长。
(涂界)2024年全球十大船舶涂料品牌排行榜(单位:亿美元)注:1、带“*”为估算,由于汇率换算的不利影响,部分企业船舶涂料销售收入同比增长较低或下降。
2、部分品牌收入为估算,会有一定的偏差,请以企业的实际销售收入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