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国风·召南·鹊巢》学习之一 维鹊有巢1,维鸠居之2。
之子于归3,百两御之4。
维鹊有巢,维鸠方之5。
之子于归,百两将之6。
维鹊有巢,维鸠盈之7。
之子于归,百两成之8。
译: 喜鹊筑成巢,布谷鸟居住。
姑娘要出嫁,百辆车来迎。
喜鹊筑成巢,布谷鸟占有。
姑娘要出嫁,百辆车来送。
喜鹊筑成巢,布谷鸟住满。
姑娘要出嫁.百车来成全。
《喜上梅梢》照片有头条提供,敬谢! 注:1.维:语助词。
鹊:喜鹊。
巢:鸟窝。
喻男子已有家室。
2.鸠:(jiū音纠)鸠鸽科的鸟的泛称。
此指鸤(shī音师)鸠指布谷鸟。
3.归:女嫁也。
4.两:辆也。
御:迎接。
5.方:占据,占有。
6.将:送也。
7.盈:满也。
指陪嫁的人很多。
8.成:迎送成礼,此指结婚礼成。
《喜上梅梢》照片有头条提供,敬谢! 议:这是《召南》的第一首诗,召即是召公:姬姓名奭(shì音士),灭纣时由周武王封地燕(北燕)国,在周成王时任太保(三公之一),是有史记载太平盛世“成康之治”的功臣,燕国第一任由太子(姬姓名克)管理。
这与鲁国(周南)第一任不是周公任职而是由太子(姬姓名伯禽)任职是一样的。
并且太史公《史记·燕召公世家》记载:“其在成王时,召王为三公:自陕以西,召公主之;自陕以东,周公主之。
” 这个陕今在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县。
照片有头条提供,敬谢! 本诗本意是“鹊巢鸠占”,指女子出嫁,定居于夫家的这件事。
“鹊巢鸠占”本来就是自然现象,不象现在的我们加入了很多人类自己的意思,成了贬义词。
《周南·关睢》是让人好好选择个姑娘,然后“钟鼓乐之”而绵延。
《召南·鹊巢》是让喜鹊做好巢,让鸠儿来安住,并让车辆去迎亲。
由此我们也知道,男儿要成婚,先要有个安乐巢。
房子有男子提供也就成了能迎亲的必需。
能用百辆车去迎亲的,也定是诸侯之家,诗意在赞叹被鸠“居之、方之、盈之”不就是多子为福吗。
那种喜鹊来成全之德,男子供房之德,女子也应珍之重之,努力开枝散叶就成了必需。
这才引得《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吴公子札(姬姓,寿氏,名札,又称公子札、延陵季子),请观于周乐。
使工为之歌《周南》、《召南》。
曰:“‘美哉!始基之矣,犹未也。
然勤而不怨矣。
’” 这诗成了召南作基之曲,符合人类延续之本质。
戊戌年四月初五《安乐巢》照片有头条提供,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