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能源内容,点击右上角加'关注'】1升液氢只有70克,而能量密度却是普通汽油的3倍,可以用于航天、航空等高速运输工具。
古代人用木材来做能源,如果氢要和木材比的话,它的能量密度是木材的1000倍。
后来人类又用煤来做能源,氢是煤能量密度的6.8倍。
现在我们又用油和气,氢是汽油的能量密度的3.3倍,是天然气的3.4倍。
所以氢的能量密度是最大的,是符合人类选择的一种清洁能源。
作为清洁的二次能源,氢能可以广泛地应用在燃料电池车辆、发电、储能等各个领域。
规模化存储的特性让它可以部分替代石油和天然气,对应对气候变化和保障能源安全具有一定的作用,已经开始逐步走进人们的生产生活,成为世界发达国家追逐的能源新宠。
“氢能热”已驱动国际大牌石油公司试水,中国石油公司自然也不甘落后,但能玩转吗?有哪些坎儿要过?日前,在中国石化举办的氢能战略研讨会议上,多位院士和专家、企业主们就此展开热议。
(文丨本报记者 吴莉)成本高、运输难素有“贵族能源”之称的氢能对我国来说有什么意义?“2050年,氢能在我国终端能源体系中占10%-15%,成为我国能源战略重要组成部分,与电力协同互补,共同成为我国终端能源体系的消费主体,可以带来十几万亿的新兴产业。
”中国工程院院士干勇这么说。
先来看看中国发展氢能的路线图。
根据中国氢能联盟发布的白皮书,预计到2050年,氢气需求量接近6000万吨,年经济产值将达到12万亿,全国加氢站达到一万座以上,交通运输、工业领域将实现氢能的普及应用,燃料电池达到520万辆/年,固定式发电装置2万套,燃料电池系统产能550台套/年。
6000万吨氢意味着可减排约7亿吨二氧化碳。
这么多氢从哪里来呢?目前制氢的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