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切换城市】欢迎您来到装修百科!
关注我们
我要装修

CCR最新研究发表 | 血液TMB精准指导免疫治疗

发布:2024-09-23 浏览:57

核心提示:要点速读:肿瘤突变负荷(TumorMutation Burden,TMB)是预测免疫治疗有效性的一个重要的生物标志物。传统的检测技术是通过患者的肿瘤组织(tTMB)来分析患者的TMB,目前也可以通过血液(bTMB)检测来分析,其准确性不亚于组织检测,而且相比于组织检测,更加方便、快捷,同时非侵入式的操作方式也避免了患者遭受更多的痛苦。近期《ClinicalCancer Research》发表了一项bTMB在预测pembrolizumab单药和pembrolizumab联合治疗的相关研究。研究显示bTMB不

要点速读:肿瘤突变负荷(TumorMutation Burden,TMB)是预测免疫治疗有效性的一个重要的生物标志物。
传统的检测技术是通过患者的肿瘤组织(tTMB)来分析患者的TMB,目前也可以通过血液(bTMB)检测来分析,其准确性不亚于组织检测,而且相比于组织检测,更加方便、快捷,同时非侵入式的操作方式也避免了患者遭受更多的痛苦。
近期《ClinicalCancer Research》发表了一项bTMB在预测pembrolizumab单药和pembrolizumab联合治疗的相关研究。
研究显示bTMB不仅可以预测免疫单药的疗效,并且也能够作为联合用药的生物标志物(TMB<16 mut/Mb的患者,使用pembrolizumab联合化疗较pembrolizumab单药治疗更能获益)。
研究还发现ERBB2exon 20,STK11,KEAP1,PTEN突变可能与免疫抑制剂敏感性下降有关。
近日,宾夕法尼亚大学研究团队首次证实血浆中肿瘤突变负荷(bTMB)可以作为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mNSCLC)患者一线使用pembrolizumab单药或者pembrolizumab联合化疗的生物标志物。
研究成果发表在《Clinical CancerResearch》上[1]。
背景根据NCCN指南推荐,PD-L1 TPS≥50%的NSCLC患者可考虑pembrolizumab单药治疗,而PD-L1 TPS<50%的患者则可考虑pembrolizumab联合铂类治疗。
但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联合治疗的效果在PD-L1不同水平患者中的获益并没有明显不同,这使得PD-L1备受质疑。
随着TMB的出现,并屡立战功,人们也将希望寄托在了TMB上。
POPLAR和OAK研究的回顾性分析显示,血液TMB(bTMB)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biomarker预测NSCLC患者使用Atezolizumab的临床获益:bTMB≥16 mut/Mb的患者使用Atezolizumab的临床获益显著优于化疗。
那么TMB在免疫联合治疗的预测效果又如何呢?2019AACR会上,报道了MYSTIC研究血液TMB作为免疫治疗预测生物标志物的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bTMB≥16mut/Mb或20mut/Mb的患者用Imfinz +tremelimumab的中位OS明显优于Imfinz单药组及化疗组,当中Imfinz单药组OS比化疗组更长,而bTMB<16mut/Mb或20mut/Mb的三组OS无差异。
说明bTMB不仅可以预测免疫抑制剂单药的疗效,也可作为联合用药的生物标志物。
但之前尚无bTMB在预测pembrolizumab单药和pembrolizumab联合治疗上的相关研究。
那我们来看看宾夕法尼亚大学的这个最新研究成果吧。
研究方法研究共纳入66例mNSCLC患者,其中31例(47%)患者一线使用pembrolizumab单药治疗,35例(53%)患者一线使用pembrolizumab+培美曲塞+铂类化疗(NCT03047616)联合治疗。
研究人员使用包含500个基因的NGS panel分析患者的bTMB情况,并对6个月持续临床获益(DCB),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进行了关联性分析。
研究结果1.持续临床获益组的中位bTMB高于无持续获益组研究人员发现52例可进行bTMB评估患者的中位bTMB值为16.8mut/Mb(range 1.9-52.5)。
持续临床获益(DCB)人群的中位bTMB显著高于无持续获益(NDB)人群(21.3 mut/Mb vs. 12.4mut/Mb, P=0.003)。
亚组分析发现Pembrolizumab单药组(26人):DCB人群的中位bTMB为21.1 mut/Mb (range 9.6–45.9),而NDB人群的中位bTMB为13.4 mut/Mb (range 4.8 – 24.9) (P=0.032)。
Pembrolizumab联合用药组(26人):DCB人群的中位bTMB为22.0 mut/Mb(range 7.7 – 52.5),而NDB人群的中位bTMB为11.9 mut/Mb (range 1.9 – 30.9) (P=0.057)。
2.bTMB-H组的mPFS和mOS均高于bTMB-L组本研究选取16mut/Mb作为TMB的Cut-off值,结果发现,TMB >16 mut/Mb的28例(53.8%)患者中位PFS为14.1个月,而bTMB<16 mut/Mb患者中位PFS仅为4.7个月(HR 0.30 [0.16-0.60],P<0.001)。
bTMB>16 mut/Mb患者的中位OS未达到,而bTMB<16 mut/Mb患者的中位OS为8.8个月(HR 0.48 [0.22-1.03],P=0.061)。
进一步的亚组分析发现(图1)Pembrolizumab单药组:TMB >16 mut/Mb和<16 mut/Mb的mPFS分别为14.1个月 vs. 2.2个月(HR=0.24, 95%CI: 0.09-0.66, P=0.005)。
Pembrolizumab联合用药组:TMB >16 mut/Mb和<16 mut/Mb的mPFS分别为13.8个月 vs. 5.0个月(HR=0.39, 95%CI: 0.15-1.01, P=0.053)。
然而,mOS在TMB >16 mut/Mb和<16 mut/Mb组却无显著差异(NR vs 19.2 个月, HR=0.50 [0.16-1.54]); P=0.228)。
因此,对于TMB-H的患者,无论使用单药治疗还是联合治疗都能显著获益,然而对于TMB-L的患者,则需要采用联合的治疗方法。
图1 总人群,Pembro单药组和联合治疗组PFS和OS3.特定突变与pembrolizumab疗效的探索研究研究发现,bTMB-H组中有6例患者没有达到DCB,这是为什么呢?根据之前报道,PD-L1的耐药可能是由于JAK1和JAK2导致的[2],这里会不会有类似的情况呢?研究人员进一步分析了与免疫抑制剂敏感性下降的STK11,KEAP1,PTEN突变和ERBB2 exon 20,以及免疫抑制剂敏感性增强的KRAS和PIK3CA突变,研究结果发现ERBB2 exon 20,STK11,KEAP1,PTEN突变在无DCB组更常见。
结论免疫联合治疗以免疫治疗为基础,通过免疫联合放化疗和靶向治疗等方式,对免疫反应中多个过程进行干预和调控,实现促进抗肿瘤免疫反应并降低耐药风险的目的,近年来不断受到追捧。
但是不可回避的是联合治疗会增加治疗相关的毒副反应,并且会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
在临床上,我们到底应该选择免疫单药,还是联合治疗呢?近期,《Clinical Cancer Research》上发表了一项研究显示,当bTMB<16 mut/Mb时,免疫联合治疗较单药治疗更能使患者获益。
bTMB不仅能预测免疫单药的疗效,而且也可以作为免疫联合用药的生物标志物,其在免疫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广泛的用途。
参考阅读1.免疫标志物“黑马”之 TMBKeynote 024是首个把免疫治疗用于一线的III期临床试验,入组的都是PD-L1高表达(>50%肿瘤细胞)的晚期NSCLC患者。
其研究结果显示,一线使用Pembrolizumab相比化疗,PFS延长了4.3个月(10.3个月 vs. 6.0个月,HR=0.50,P<0.001)。
该研究撼动了近50年在晚期肺癌治疗中居于霸主地位的化疗,也彻底颠覆了几十年来对进展期NSCLC患者治疗模式和疗效的认识。
PD-L1检测也被写进了肺癌的NCCN指南,但是随着临床数据的不断累积,PD-L1表达出现弊端。
CheckMate 026初期试验结果显示,一线使用Nivolumab单抗比对化疗,在PD-L1高表达(>5%)的NSCLC患者中,无论是PFS(4.2个月 vs. 5.9个月)还是OS(14.4个月 vs. 13.2个月)均没有显著提高。
即使研究人员将入组条件设置成PD-L1高表达(≥50%),Nivolumab的疗效也没有显示出明显优势。
然而当研究人员使用TMB作为标志物对CheckMate 026进行回顾性分析时,结果显示,相比PD-L1,选择TMB作为Nivolumab治疗NSCLC的Biomarker,能更好地区分获益人群(图2)。
在TMB高表达的病人中,采用Nivolumab进行治疗后,ORR(47% vs. 28%)和PFS(9.7月 vs. 5.8月)结果显著优于化疗。
TMB成功使BMS的Nivolumab逆袭成功!图2 高TMB表达与PFS显著相关,且优于化疗对照组2.TMB到底为何物?TMB,全称是“肿瘤基因突变负荷”(TumorMutational Burden)。
肿瘤突变负荷(TMB)被定义为每百万碱基中被检测出的,体细胞基因编码错误、碱基替换、基因插入或缺失错误的总数。
简单说就是看看病人肿瘤组织中到底有多少个基因突变。
TMB用来反映肿瘤细胞中所含有的突变数目,是一种可定量生物标志物。
3.TMB作用原理要了解TMB是如何在免疫治疗中起作用的,我们要先看一下另外一个概念--新抗原(Neoantigen)。
肿瘤突变中的非同义突变会改变氨基酸编码序列,从而影响蛋白的表达,致使肿瘤细胞表达正常细胞所没有的异常蛋白,这些蛋白经过酶解之后形成的多肽片段,作为抗原经过DC细胞递呈给T细胞,可促使T细胞分辨并攻击肿瘤细胞,这种异常的蛋白就是我们所说的新抗原(Neoantigen)[3]。
TMB越高,意味着突变较多,最后能够被T细胞识别的新抗原产生也越多,更容易被免疫系统识别。
而TMB低的肿瘤患者,新抗原很少甚至没有,T细胞难以识别,也就很难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治疗中获益。
因此增强免疫系统抗肿瘤作用的免疫疗法对TMB高的患者疗效可能更好。
4.TMB适用范围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TMB与多个癌种PD-1/PD-L1抑制剂疗效具有相关性。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Elizabeth M. Jaffee教授在分析了多个临床研究数据之后,得出结论:MB对27种肿瘤类型的免疫治疗有显著的预测作⽤,TMB与ORR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0.001),相关系数为0.74,这凸显了TMB与抗PD-1治疗疗效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图3),研究成果发表在著名期刊《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4]。
图3 27种肿瘤类型中,PD-1/PD-L1治疗的TMB与客观反应率之间的相关性之后,《Nature》子刊发布了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TMB预测免疫治疗效果的研究,研究分析了7033名癌症患者涉及10个癌种的数据,证实TMB高与接受免疫治疗患者更好的总体存活率相关(图4)[5]。
图4不同百分位数的TMB与总体生存率之间的关系5.TMB检测目前,TMB的检测主要是针对组织样本为主,文献报道的也多数为FFPE样本。
但是临床上组织样本有时候难以获取,血液肿瘤突变负荷检测凭借着无创、方便,样本易得等优点,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参考文献:[1] Aggarwal C, Thompson JC, Chien AL, et al. baseline plasma tumormutation burden predicts response to pembrolizumab-based therapy in patientswith metastatic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J] Clinical Cancer Research. 2020.[2] Zaretsky, J.M., et al., Mutations Associated with Acquired Resistanceto PD-1 Blockade in Melanoma. N Engl J Med, 2016. 375(9): p.819-29.[3] Arora S, Velichinskii R, Lesh RW, etal. Existing and Emerging Biomarkers for Immune Checkpoint Immunotherapy inSolid Tumors[J]. Advances in therapy. 2019;36(10):2638-2678.[4]Yarchoan M, Hopkins A, Jaffee EM Tumor MutationalBurden and Response Rate to PD-1 Inhibition[J].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medicine. 2017;377(25):2500-2501. [5] Samstein RM, Lee CH, Shoushtari AN,et al. Tumor mutational load predicts survival after immunotherapy acrossmultiple cancer types[J]. Nature genetics. 2019;51(2):202-206.

  • 收藏

分享给我的朋友们:

上一篇:抖音CCR是指的什么?如何提升CCR? 下一篇:[太原沐林装饰]新房装修预算不足怎么办?装修如何省钱呢?(太原沐林装饰)

一键免费领取报价清单 专享六大服务礼包

装修全程保障

免费户型设计+免费装修报价

已有312290人领取

关键字: 装修设计 装修公司 别墅装修设计

发布招标得免费设计

申请装修立省30%

更多装修专区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