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毛文辉与太平洋房屋的故事悄然开始。
2024年,这个故事从未中断,仍在更新。
19年的光阴似乎一晃而过,但又结结实实地给毛文辉带来了变化。
从最初的流通部店长,成功转型至财务科长,再到人事部的总监,他打过胜仗、攻克过困难,每一步都走得坚定而踏实!01从棋子,到棋手!毛文辉永远记得,2005年的那一天。
在财务领域尚属新手的他,毅然转型到了太平洋房屋幕僚后端。
从收入有万儿八千的流通部店长跨越到新领域,毛文辉的这一选择,是对公司的理解和坚守。
“当时财务部门的负责人离职了,财务又是企业的核心,这样的重担,需要有人担起。
”毛文辉回忆道。
显而易见,在这样的环境下,经验不足的毛文辉,注定会经历一段艰难的成长期。
但他毫无畏惧,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从一名普通的员工逐渐蜕变为掌控全局的棋手。
毛文辉回忆,当时整个财务部门只有他和出纳两个人,为应对市场竞争产生的损失,他们要时刻关注实收,还要筹措资金,甚至不惜将董事长的房子变卖支付员工的工资,他调侃道:忙得“焦头烂额”,但每天干劲满满。
“就是凭着一股劲儿,硬是挺了过来,公司很争气,逐渐发展壮大,开了越来越多的门店。
”从寥寥数家门店发展到数百家分店。
2009年,毛文辉也晋升为财务科长,组建了20多人的团队,在他的带领下,财务部门逐渐完善了各项职能岗位,他也庆幸,自己做对了选择。
02做真事,真做事!“成为财务科长之后,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一刻也不敢放松。
”随着公司飞速发展,系统升级速度却相对滞后,这导致了一系列财务通病逐渐浮现,如坏账等。
此时,摆在毛文辉面前的这些,对他的管理能力和工作方向的把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遇事就去解决,办法总比困难多。
”毛文辉时常思考,尽管财务部门专注于后台结算,但如何更好地与前端业务相衔接,为业务伙伴提供有力支持?而后,他率先解决了一线业务员开具发票的难题,使太平洋房屋成为当时为数不多响应国家号召,实施“电子发票”的企业,减少了纸质发票来回奔波耗时的问题。
到了2017年左右,他和团队共同努力,成功申请了高新技术企业资格,并打造了三个多元化集团体系——太屋、太平洋、菁英,体系涵盖了房产、网络、物业、供应链金融、教育等多个方面,让公司架构更加规范。
这些任务都不轻松,但毛文辉总是缓缓图之,带着团队一步步往前走。
作为管理层,他逐渐总结出了自己的管理三要素:确保方向正确无误、员工角色定位清晰、持续学习提升自我。
这些要素支撑着他在自己的领域,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03时间的19年,成长的19年!19年,是一段漫长的岁月,也是一段充满变数的历程。
如今,凭借卓越的领导才能和深厚的行业洞察力,毛文辉再次实现职业转型,成为人力资源中心的总监,肩负起考勤体系构建、复杂纠纷等多元化业务的重任。
从管钱到管人,历经三次职能转变,虽然工作内容变了,但毛文辉的初心始终未变。
“每次面对新的环境,也会担忧自己做不好,但深入了解后,发现并没想象的那么恐惧。
”毛文辉坦诚道:“无论做什么,要敢于尝试,不要过早地预设困难。
”随着管理范围的扩大,在毛文辉看来,管的越多,知识越丰富,经验更深厚,处理事情不仅能迅速应对,考虑问题的视角也更加全面,让他逐渐成长为一名复合型人才。
“目前在带领团队搭建人资系统的过程中,我就深刻体会到了这点。
懂业务,又懂钱,能综合考虑到财务、业务、人资等各个方面的因素,确保整体运作更加顺畅。
”回首过去的十九年,问及他愿意留在太平洋房屋的原因,回答却很简单。
“老员工是和公司融为一体的。
”毛文辉笑着说:“一步步走来,公司其实更像我自己的孩子一般,是家一样的存在。
孩子和家在哪,我就在哪。
”生于1980年的毛文辉,如今已步入中年,但岁月并未在他的身上留下过多的痕迹。
他并没有那种所谓的“中年危机感”,相反,19年来沉淀的工作资历,在房产行业“越老越吃香”,他笑着分享:“公司返聘最多的都是财务岗位的专业人士。
”毛文辉的故事,如同一首悠扬的歌,轻轻诉说着他的坚持与付出。
这不仅仅是关于个人的成长和成功,更是对工作的热爱、对团队的忠诚和对公司的深情。
站在30周年新的节点上,期待毛文辉以更加稳健的姿态,和太平洋走向更加热烈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