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岗村不算大但这曾经有大学和数万的奋斗者每天经过这都是塞塞塞深信息 | 深洲糖水 | 八+八 | 红日子这是属于老泥岗人的回忆回来看看,它们还在不在| 一条金碧路通到底 |泥岗村不大,但曾经村里有大学,泥岗村不大,但里面住着数万的来深务工者。
村里一条主干道,一条金碧路通到底,还有一条大斜坡。
= 永远塞车的公交站 = 村口的车站非常塞,辅路2车道,每天早晚高峰都是塞塞塞塞过这个路段,以前遇到下雨的时候,就真的变成了“泥”岗,脚踏黄泥汤,挤车看谁强。
= 这条斜坡,到泥岗了 = “师傅,前面的斜坡下去”,“师傅,斜坡上去右拐”。
每次打车,只要从“二线”过,就避不开这条大斜坡。
没错,到泥岗村了。
= 必逛的红日子 = 当年红日子开业的时候还是很轰动的,在附近的知名度很高,属于村里人必逛的地方。
6楼有个电玩室,许多人的童年是在这里度过,跳舞机、K房、赛车现在还有人在玩。
| 在家门口读书 |信息&深中泥岗校区在这里上大学曾经这里是信息学院,因为宿舍位置有限,住罗湖和福田的人不允许住校。
你以为读大学就天空任飞翔?没得住宿就凉凉。
学校区域比较小,喜欢打篮球的人特别多,所以篮球场是每天最热闹的地方,现在再回去看,除了这栋教学楼和中庭,许多地方都变了。
不管是信息人还是深中人,记忆中的学校已经发生大的变化。
该围的围了,该拆的拆了,该建的也进行着。
当年以为,上大学终于可以住宿自由了,谁知道不允许住宿!!住罗湖怪我咯...-- 08届信息人 - 鸡头凤光小学在家隔壁的小学许多人十几年的友情是从这开始,一起走路在凤光读小学,又一起走路在笋岗读中学,最后又一起走路在信息读大学,兜兜转转在泥岗村附近完成了所有学业。
听朋友说,小学门口有一家文具店开了二十多年了,老板也没变过,可惜我去的时候文具店也一起放寒假了,不知道是哪间。
万万没想到,我的小学、初中、大学的读书生涯竟然步行就可以完成,有一丝丝的凄凉。
-- 泥岗村-婷| 放学去哪吃 |深洲糖水店首选一定是这深洲糖水店开了将近25年,当年是一家很小的门店,后来才搬到现在的位置,知道这个秘密的人一定不年轻了。
牛肉丸2元、西瓜西米露3元、香芋番薯4元、什锦汤粉10元,十几年了,许多糖水只涨了1元,经常有学生一次性打包很多份糖水带回学校吃。
每一张桌子上面都有没价格的菜单,点汤粉还有专属的兑换卡,这个流程一直保留着。
这的椅子特别挤,胖点的人坐膈屁股。
这家店不是讲笑,你问100个信息人泥岗哪里最有回忆,有90个人会把它列进去,另外10个会说是篮球场旁的“激情炒米粉”。
-- 08届信息人 - 阿一紫罗兰永远买2磅送1磅的面包店在泥岗村长大的人,都吃过它家的蛋糕,在泥岗村读书的人,都吃过它家的面包。
开了20多年,具体的年份老板娘自己也不记得了,开在牌坊进来的左手边。
蛋糕买2磅送1磅是店里的长期活动,老板娘也不记得这个活动是什么时候开始的,也没打算结束。
老板娘说“泥岗村这些年的变化很大,以前我的单车停门口都被偷了几辆,现在门口干干净净,每周洗两次街道,下个十年又不知道是什么样了”。
村里长大的人都知道它开了20多年,小时候都是吃它家的面包和蛋糕长大的,算是泥岗代表性的店了。
-- 星湖花园-熹好再来闽南旺食馆不记店名的麻辣烫听名字很陌生,但直接说“麻辣烫”就知道是这家了,开在了紫罗兰旁边,开了十几年,至于具体的时间,老板只确定没紫罗兰久。
店里的生意很好,白天基本坐满,晚上更不用说了,许多人直接打包回学校吃。
我在泥岗村住了不到3年,这家店我经常来,这好像也是泥岗村唯一的一家了,一下子还真想不到哪里还有麻辣烫。
-- 店里的食客肯德基聊八卦最多的地方村里第一家“知名餐厅”,当年开店的时候许多本地人觉得挺意外。
现在早已成为学生的聚集地,无聊时候下午茶,日常窗边聊八卦。
每天都要去这一趟,一日三餐总有一餐在这解决。
“肯德基见”,这也是我们平时集合的地方,-- 13届三职学生-贼哥曾经的八+八喝酒最多的地方我最怀念的是这个位置曾经的一家店,叫八+八,在这里喝过酒、打过牌、吃过宵夜、谈过恋爱,知道这家店的人都长大了,心照不宣。
香香城餐厅红日子对面的猪脚饭品香园砂锅粥斜坡下的砂锅粥只要是在泥岗村长住的人,基本都吃过这家砂锅粥,只要是在泥岗村住过的人,都吃过这家猪脚饭。
-- 金银园-斌仔| 村里这些老地方 |街心花园小学生基地在凤光读小学,在街心花园长大,街心花园就像是凤光小学的后花园,一到放学的时候,这里就成了小学生的玩耍基地。
篮球场则成为了一个全能的地方,老人晒太阳、晒被子、打篮球、都在这里,时不时还有三职的学生在这上体育课。
佳乐冲印店村里的老相馆每一个城中村都有一家老相馆,从小到大的相片习惯性在这拍摄,而泥岗村的则是这家。
新佳泰服装城不再潮流的潮流服装城别看招牌blingbling的,在那个mall还没那么多的年代,许多人都是来这买衣服,现在人流少了很多,也空置了许多铺位。
新佳泰二楼的这家眼镜店,今年是开业的第十个年头了,许多人的第一副眼镜就是在这里配的。
泥岗人行天桥桥上桥下都塞好多年前,每到傍晚时分,小商小贩就会开始在桥面两侧摆起小摊,桥上人流涌动,桥下正常塞车。
现在桥上的小商贩没有了,但桥下还是一直塞着。
每次一下雨,教室都要空一批人,谁让门口是泥岗东路呢,一大排的公交在这排队等入站。
-- 12届三职学生 - pola| 穿街走巷 |= 握手楼 = 这里来深务工者很多,租一个小单间就开始了在深圳的奋斗,这些握手楼里住着数万的打拼者。
= 巷子里的市场= 穿进巷子,这里显得更加热闹,卖鱼、卖肉、卖杂货应有尽有,这些才是村里人熟悉的档口。
= 楼下的粉面 = 哪一家开在你的楼下?城中村是见证城市更迭的缩影,记录着不同的人、不同的职业、不同的年龄成长的地方,但无论是来深务工者亦或读书毕业的学生,这里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回忆。
作者 | Ocean摄影 | Joyann来聊聊吧泥岗村留给你印象最深的地方是哪里?来评论区聊聊吧吃货们都在看戳这:深圳精品咖啡馆清单⑥ l 全年合集戳这:水上纯白酒店 · 乌镇Alila戳这:74岁外婆的霉豆腐,1年只做1次戳这看《深圳11家「芋头」老店,5个区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