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最美志愿者#“50后”志愿者:社区抗疫走在前在天津河西区社区志愿者队伍里,活跃着一位“50后”的长者,她就是曾为医务工作者的张阿姨。
以“身”参与张阿姨是学医的,做过多年的医院管理工作。
或许是出于职业特点和兴趣爱好,她对“全民健康”这个热点话题一直进行关注和研究。
新冠疫情的发生,成为她放不下的心事。
对媒体或网络上有关疫情的信息报道必听必看,并对每天全球和国内疫情动态数字进行登统分析,给有关方面提供参考数据。
2022年1月上旬,新冠奥密克戎毒株突袭本市,全市开始了全员性“大筛查”。
张阿姨居住的社区人口较多,核检采样任务繁重。
由于“一筛”、“二筛”排队候检时间较长,人们意见较大。
对此,作为小区居住者的张阿姨也倍感焦虑,总想为抗疫出一份力。
为减少人们核检采样等候时间,社区居委会采取多项改进措施,其中一项是增加志愿者组织力量。
年已66岁的张阿姨得知招募志愿者的消息后,便第一时间报了名,成为社区年龄最大的抗疫志愿者。
“这么大岁数了,参加嘛呀,让年轻人干去呗!”一些好心的邻居劝她说。
“我是学医的,身体还可以,也正好活动活动。
”张阿姨总是这样的回答。
本来干事就认真的她,当志愿者也同样认真。
居委会通知志愿者开会,她提前到会,并带着笔和本,认真地听,认真地记,一丝不苟地去落实任务。
以“情”疏导按照居委会对志愿者分工安排,疏导候检人群是张阿姨承担的任务之一。
“三筛”这天,张阿姨没吃早饭,就提前来到集合地点。
从第三“筛”起,经过居委会积极争取,增加了核检取样点位,对候检人群实行了分段分流,减轻了排队压力,但毕竟也有一段等候时间。
排队一些人担心还像“一筛”、“二筛”那样长时间等候,而产生焦躁情绪;也有时出现有人想要加塞情况。
对此,张阿姨都是耐心做好解释和劝导工作,理顺和稳定情绪。
采样刚开始不久时,一位中年男子径直加到人群队前,想要先做。
后面一位中年妇女人立马斥责起来:“你怎么加塞呀?”中年男子说:“我做完还有事!”“谁都有事要做!”后面其他人也都噪杂起来。
张阿姨对中年男子心平气和地做了一番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讲明这次核检采取了措施,不会长时间等候,很快做完再去做别的事不会迟;再说,非老弱病残都需排队,不能破了规矩。
经过工作,中年男子认识到自己的不对,自动出列到后面排队。
采样工作有序推进,进度很快。
平均单人等候时间由“一筛”、“二筛”时的三、四小时,缩短到二十分钟左右。
看到采样效率这么高,一些人紧锁着的眉头舒展开来,纷纷赞道:“这次真快!”并对在场工作人员表示感谢。
在疏导工作中,张阿姨对老弱病残者给予特别关怀和照顾。
看到一位坐着电动轮椅的老人缓缓而来,准备排队,她一边跟大家解释,一边让老人直接到前面,并搀扶老人做核检采样,老人连连道谢。
一位年轻妇女怀抱刚满周岁的孩子前来,看到排队人群,面露难色。
张阿姨跟大家打了个招呼,便让她们娘俩到前面先做。
年轻妇女很受感动,连声说:“谢谢阿姨,谢谢大家!”以“严”管理实施“敲门”行动,对居民逐户逐人进行登统,是张阿姨承担的又一项任务。
开展第“四筛”的这天,她和另一位志愿者负责一栋楼、一百多户、近三百口人的“敲门”和登统。
为了确保应检尽检、不漏一人,她们“严”字当头,从严管理。
一是挨家挨户敲门通知,直至叫应为止;敲门多了,把手都震得生疼。
二是对连续敲门仍未应的户,加打电话通知;电话暂未联系上的,再门贴通知、个别补课,直至补齐为止。
三是逐户敲门通知完后,再逐人登记统计。
这天正是“大寒”,在零下几度天气里,张阿姨站在楼口,拿着纸、笔,对出入楼居民逐个询问登记,包括住多少号,家几口人,做核检了没有,谁在本小区做的,谁在其它地方做的等,对未做的再次提醒,逐人落到实处。
一位男子从楼里出来,张阿姨问:“您家几口人,都做核检了吗?”男子回答:“我做了,家里还有一个孩子没做,正在睡觉”。
张阿姨提醒他赶紧叫醒孩子去做,错过今天这个机会,健康码会变黄码的。
那男子听后即刻返回去叫孩子了。
张阿姨就这样一个人一个人落实到位,都登统完已经午后一点多了,才回家吃饭。
几个小时的室外站立,腿脚都麻木了,拿笔的手冻得不听使唤了,捂活老半天才伸展开来。
虽然又冷又饿,但看到顺利完成了核检任务,张阿姨心里喜滋滋的。
以“动”制痛自打年初以来,新冠疫情反反复复,核酸检测已成常态。
每次小区有任务,张阿姨都是带头承担,从没有耽误过。
恰逢中秋节假日,疫情呈发展态势。
张阿姨所在小区,实行全域静态管理,每天都要核酸检测,居民非必要不离开小区。
疫情期间,学生不能到校,每天8:30时起居家上网课。
为了不影响学生上课,核酸检测改为早晨6时开始。
志愿者和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一样,都需提前到场,组织活动。
不巧,张阿姨腰间盘毛病犯了,腰腿疼痛一动就忍不住“哎呦!”,在家行动有时都很困难。
老伴儿劝她志愿者工作别再去了。
她说,“现在已有志愿者来不了,我再请假人手更不够了;再说,腰间盘这毛病,只有平躺着不痛,但总躺着不行,所以腰腿越痛,越得活动。
”张阿姨深有体会,20多年前她曾经得过这毛病,每天忍着痛坚持上班,晚上回家自己按摩。
凭着顽强的毅力,按摩了7年直至痊愈。
[语音]这次犯病,不如上次严重也不算轻。
她仍然坚守忍痛活动、以动制痛的原则,早晨4:30时就起床,和老伴儿一起做早点,洗漱吃完后,提前到核酸检测现场,按照分工,做这做那,每次半天时间都坚持到底,别人不知道也看不出她带病工作。
好像是她的腰腿疼毛病,遇到核酸检测活动就减轻了。
的确是,忙活起来,就忘了疼痛。
等回到家里,才感觉自己的病痛。
就这样,她坚持参加核酸检测活动不断;回到家里时坚持自己按摩。
半个多月后,腰腿痛症状基本得到好转。
老伴儿风趣地对她说:“是核酸检测治好了你的腰腿疼毛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