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上的花纹样式繁多,蕴含着深厚的知识,很多人穷尽一生也研究不尽,汉服也因不同的纹样附着而有了特点与灵气,正值生物多样性主题日,让我们一起看看那些汉服上的植物花纹吧首先来看下古代汉服身上有什么植物吧~菱格朵花——出自五代《韩熙载夜宴图》。
右边的一位女伎的长裙,大红为地,以点状线条构成的菱格为骨架,填以装饰性花朵,红白对比,简洁优美,四方连续,满地排列。
团花牡丹——出自宋代《阿弥陀净土图》。
团花纹样由上下两部分旋转对称的牡丹纹组成,牡丹的一侧衬一副花,皆为较淡的肉桂红。
唐代《乐舞图》中舞伎头挽高髻,身穿窄袖短襦、花色半壁,红裙及地,足踏重台履,左手轻拈披帛,纹样选自半,为缠枝莲花,浅粉色为地,浅蓝、藏青、土黄等色呈花纹。
纹样以卷曲的枝条为骨架,将花朵包在枝条内,并沿枝条点缀小花蕾,臂四方连续,满地排列。
唐代《弈棋仕女图》。
纹样选自贵妇长裙,由三条花枝组成一串紫藤花,四方连续,散点排列。
两册为绛紫色花叶,中间是青绿色花叶,上中下有三组花瓣,裙幅与花枝配合,行动时摇曳生姿。
唐代《内人双陆》,纹样选自左侧弈棋妇女的上襦,为四瓣柿蒂纹。
在浅绿色底子上,以茶褐色线条绘四个心形组成一个柿蒂纹,柿蒂中心为红色圆点,其余部分由茶褐色向豆绿渐变过渡。
唐代《簪花仕女图》。
纹样选自一种一位贵妇的长裙,红色为地,两朵饱满的牡丹花上下旋转对称构成团花,象牙白晕色将团花限定在更大的团巢内。
整体来看,花型华丽饱满,配色典雅柔和,颇具晚唐风韵。
唐代《捣练图》。
纹样选自第一组熨烫场景中正蹲在一旁扇炭火并欲以袖掩面的侍女之裙装。
纹样以晕色圆环为骨架,内填如意瑞花,即六个如意状花瓣环绕中心呈放射状八瓣小花,形似雪花。
看完了古代汉服上的植物花纹,也来看看现代汉服上的植物花纹吧~映春涧这件褶裙调调刺绣褙子,清丽脱俗,在袖边和吊带领口都绣着杏花,杏花微雨的氛围感满满~池夏家的袖短衫+半袖褙子搭配渐变色百迭裙,俏丽高雅,如画中人。
“是时三月半,花落庭芜绿,舍上晨鸠鸣,窗间春眠足。
”东风转暖,庭芜转绿,一眼就望进心里的绿色,长袖短衫色彩偏低饱和,非常的清醒通透,又氧气感,褙子颜色比较深,给人一种低调、内敛,可以高雅也可以小俏皮,大身辅以剑兰、铃兰的绣花纹样,纤细、柔美,弥漫着优雅的气质,下裙是水仙纱印花百迭裙,搭配一条刺绣腰饰,点缀的更加精美,走路摇曳生姿~如初见的这套圆领短衫和马面,总体上很素净,短衫上的茶树纹样和马面上的印花遥相呼应,有安抚人心的力量。
六仙书阁的绿色对襟大袖衫和百迭裙搭配,仙气飘飘,古典感溢出屏来,胸前的暗紫色荷花(睡莲)刺绣如点睛之笔,仿佛身着此衣者如荷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
暗紫色的荷花花语是暗恋,偷偷的爱慕是夏日暖风里限定的浪漫色彩~对比现代汉服与古代汉服的植物花纹,明显体会出两者的一脉相承,古代汉服多色彩艳丽,花团锦簇,现代汉服多颜色淡雅,花纹面积也比较小。
植物和动物一样,与人类共享地球的古今生世,见证了这个星球的无数悲伤与高光时刻,它们填满荒原,芬芳黄土,将我们的家园装扮成幸福的样子,人类用植物医治自己、保护自己、点缀自己,也将自己的精神与美好愿望寄托在植物身上,人类和植物早已深度联系,在生物多样性主题日,让我们把目光转向默默无闻的植物们,感谢它们的馈赠与付出吧~参考文献:《中国古代丝绸设计素材图系》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