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新疆8月26日电 8月22日,在2024“新疆是个好地方”对口援疆非遗展上,序厅重点展示了全国21个省市与新疆互赠的非遗作品。
展览展示通过“多彩非遗”“指尖非遗”“乐舞非遗”“非遗集市”等多个单元展示各地非遗保护成果,推动地区之间文化交流互鉴。
在北京非遗的展区中,游客人群围绕京作榫卯展摊驻足观赏、把玩,在京作榫卯文化传承人刘岩松的展示下,人们感受到京作家具无钉“百年牢”的智慧中所带来的古典韵味。
刘岩松介绍,京作硬木家具制作技艺是在明朝迁都北京营造紫禁城时,全国能工巧匠汇集京城为皇家制作家具逐渐形成的,与“苏作”(苏州)、“广作”(广州)并称为中国硬木家具的三大流派。
2008年,京作硬木家具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京作(北京)集科学性和艺术性于一体,是综合数学、力学、美学和哲学于一体的设计,工艺、雕刻、烫蜡等多种制作工艺结合,使珍贵的硬木材料与科学合理的榫卯结构、庄重典雅的造型、美观精巧的雕饰相结合,形成华贵、高雅的艺术风格,是宫廷家具艺术的经典。
榫卯结构是工匠们取材于自然,遵循木材自身特性,依据需求进行设计的,经过不断演变,将人工痕迹淡化,使得天工与人造浑然一体,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
(图文 实习记者 张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