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来袭,防护口罩成防霾利器。
然而近期疯传,防护口罩甲醛超标。
究竟防护口罩的甲醛含量应为多少?超标会怎样?一起看看。
(更多精彩内容请看“雾霾专题”)文/记者 李荔 新媒体编辑/陈炫之这两天,伴随着雾霾来袭,人们佩戴防护口罩成了出行必备利器。
但是,乖乖带口罩的亲们,心又一次哇凉了一下。
朋友圈疯传某品牌口罩防护PM2.5有效,但甲醛超标。
那么究竟防护口罩的甲醛含量应该是多少?超标后又有何危害?一起来看看专家的分析。
▌防护口罩的甲醛含量应不超过20mg/kg我国首个民用防护口罩国家标准的牵头单位是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
该协会赵瑾瑜高级工程师告诉北京科技报 | “科学加”客户端,口罩不仅要有防寒保暖的功能,而且还需要具有阻挡病菌传播、防止细颗粒物的吸入等功能。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关于空气质量风险评估,人类的健康效应与细颗粒物(PM2.5)的长期暴露和日暴露有显著的相关性,长期暴露在高浓度的PM2.5环境中会增加死亡风险。
人们急需对空气污染具有防护效果的日常佩戴用口罩。
自今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GB/T 32610—2016《日常防护型口罩技术规范》中明确规定了日常防护型口罩的安全性能指标、卫生性能指标和防护性能指标。
对于甲醛指标,新国标中明确要求,防护口罩的甲醛含量小于等于20mg/kg。这一数据可以说是“最严标准”,主要是参考了《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中婴幼儿服装A类的标准。
在我国《纺织品甲醛含量的限定》中明确规定,婴幼儿服装如果使用了甲醛更应标注甲醛的含量。
即:A类—婴幼儿服装(尿布、尿裤、内衣、围嘴儿、睡衣、手套、袜子、中衣、外衣、帽子、床上用品),甲醛含量不得超过20mg/kg;B类—直接接触皮肤的服装,甲醛含量不得超过75mg/kg;C类—不接触皮肤的服装和室内装饰类甲醛含量不得超过300mg/kg。
▌符合新国标的口罩,不会甲醛超标新国标之前,口罩的甲醛限量是多少?赵瑾瑜说,事实上,在没有口罩新国标之前,在大陆生产、销售的口罩也都应该按照GB 18401-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执行。
由于纺织品会残留一定的甲醛,对人体健康具有较大的危害性。
为了确保广大消费者人身健康不受侵害,国家质检总局于2001年8月6日首次发布了GBl8401—2001《纺织品甲醛含量的限定》国家强制性标准,并在2010年进行了修订。
这也就是说,在这新国标实施前,甲醛含量最低指标应不超过75mg/kg。
而新国标实施后,防护口罩甲醛含量应不高于20mg/kg。
因此目前来看,自11月1日起,经测试符合新国标的合格口罩,其甲醛含量不会超标。
事实上,除了甲醛外,新国标还要求口罩原材料不应使用再生料、含高毒性、致癌性或潜在致癌性物质以及已知的可导致皮肤刺激或其他不良反应的材料,其他限制使用物质的残留量应符合相关要求,无异味。
并且要求口罩应能安全牢固地护住口、鼻,不应存在可触及的锐利角和锐利边缘,不应对佩戴者构成伤害。
口罩应便于佩戴和摘除,在佩戴过程中无明显的压迫感或压痛现象,对头部活动影响较小。
口罩表面不应有破损、油污斑渍、变形及其他明显的缺陷。
新国标对口罩的如下理化性能参数作出了规定。
甲醛——甲醛是挥发性物质,对人体的危害早已被人们认知。
pH值——考虑到口罩在佩戴时一直与人面部接触,pH值过高过低都会一起身体不适。
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为满足人们对美观性的需求,口罩产品中会有不同的颜色及图案,为避免染料对佩戴者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应考核可分解致癌芳香氨染料指标。
环氧乙烷残留量——环氧乙烷是一种有机化合物,是一种广谱灭菌剂,可在常温下杀灭各种微生物。
对于有微生物要求的产品,一般通过使用环氧乙烷处理达到灭菌效果,但由于环氧乙烷是一种致癌物质,因此对于经过环氧乙烷处理的口罩,需要限制环氧乙烷残留量,以保护产品使用者安全。
微生物——口罩作为与口鼻直接接触的用品,需要满足必要的卫生要求,所以需要设置微生物的考核。
视野——人们在行走中需要随时观察路面设施情况,如路面是否平整、有无路障、台阶等,如果佩戴的口罩拱形过高会影响佩戴者的视线。
色牢度——色牢度是对接触人体皮肤的产品规定的基本性能指标。
口罩是与人面部直接接触的产品,应保证口罩佩戴者面部不会被口罩染料沾染。
口罩带及口罩带与口罩体的连接处断裂强力——设置该指标是为了保证消费者佩戴的牢固度。
▌揪出幕后,口罩中甲醛从这里来究竟口罩中的甲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