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荷兰这片土地上,诞生了两位伟大的艺术家。
一位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天才画家梵高,另一位是比梵高早200多年的艺术家伦勃朗。
今年是伦勃朗逝世350周年,全世界各地都在举办各种展览活动,来纪念这位伟大的艺术家。
位于伦勃朗故乡的荷兰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更是将2019年定为“伦勃朗年”,来回顾这位大师的艺术世界。
荷兰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展厅,伦勃朗,《夜巡》时过四百多年,人们提起伦勃朗,依然充满了敬畏。
法国雕塑大师奥古斯特·罗丹曾说,“将我比做伦勃朗这简直是亵渎。
像伦勃朗般的艺术巨匠,我们应拜倒在他面前,永远不拿他去和任何人比较。
”这句感慨,想必概括了西方艺术史中无数艺术大师的心声。
在西方艺术史中,17世纪的荷兰画家们所生活的时代,被誉为”荷兰黄金时代”,而伦勃朗则是拉开这一时代序幕的重要艺术家。
虽然在绘画史中,大家知道最多的,还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们,但伦勃朗的艺术成就与文艺复兴时期的巨匠们不相上下。
那么,这位痴迷于画自画像的艺术家,究竟有什么魅力,占据了西方绘画史最重要的地位之一?伦勃朗,《扮成使徒保罗的自画像》,1661年首先,伦勃朗是改变艺术史上人物肖像绘画的一位先驱,他并不简单地描绘人物的外貌,更是对人物内心和精神世界进行了探索和捕捉;他开创了对光线的独特运用,在人脸上呈现三角形的光区,让人物看起来更加立体,直到现在,在摄影中,这种打光方式依然被叫做“伦勃朗光”;他的一生画过70多幅自画像,是艺术史上画自画像最多的一位画家,他在用这样的方式不断地去探寻自己的内心……在伦勃朗逝世350周年之际,我们推出《艺术巨匠伦勃朗——走进绘画史上的“荷兰黄金时代”》(☜点击订阅)音频课,邀请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教授张敢老师,为我们细说艺术家的人生故事,精讲20+幅绘画名作,进而解读荷兰画派的艺术风格,带大家走进那段绘画史上的黄金时代。
点击试听小课《艺术巨匠伦勃朗》小课主讲人 张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1994年-1999年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任教,从事西方美术史的教学和科研。
2002年1月至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任教,教授、博士生导师。
现为《清华美术》主编、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当代艺术研究所所长。
2005年5月-2006年4月英国剑桥大学美术史系访问学者。
主要研究方向为:西方基督教美术史、欧洲文艺复兴美术、西方现当代美术史以及当代中国美术批评。
▶订阅课程你将收获什么?◎ 艺术家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 20+幅绘画名作之精细解读;◎ 荷兰画派艺术风格和面貌。
▶课程目录01 总序|为什么我们怀念伦勃朗? 02 时代背景|荷兰绘画的黄金时代 在西方艺术史中,17世纪的荷兰画家们所生活的时代被誉为”荷兰黄金时代”。
这也是伦勃朗生活的年代。
03 大师的诞生|从小城莱顿到阿姆斯特丹:“开挂青年”伦勃朗 伦勃朗从小城莱顿来到阿姆斯特丹发展,并一举成为当时全城热捧的名画家,早年艺术创作04 伟大的开端|光影大师:对传统“肖像绘画”的颠覆伦勃朗是改变艺术史上人物肖像绘画的一位先驱,从外貌的呈现,到人内心的捕捉。
什么是“伦勃朗光”?05 名画|世界名画《夜巡》背后的秘密《夜巡》是伦勃朗留下的最有名的一件作品,是一件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现实绘画。
06 自画像|为何痴迷于自画像?伦勃朗一生画过70多幅自画像,为什么画那么多?艺术家画自画像时在想什么?那些自画像是怎么被画出来的?《艺术巨匠伦勃朗》小课(中读VIP用户可免费领取)内容及商务合作请联系:zhongdu@lifeweek.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