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终于要上个正经功能了。
雷锋网消息,去年愚人节曾“小试牛刀”的阿里到位将于9月至10月间正式上线。
一个疑似支付宝官方账号的腾讯视频用户于昨日重新发布了关于“到位”的视频,去年视频末尾的“6月30日上线”也改成了“九月底十月初上线”,并大字加粗“这次来真的”。
据介绍,“到位”定位于一个基于定位的生活服务平台,用户可以在上面发出各种个性化需求,比如同城快递、换现金、维修设备,并寻找附近能提供服务的人,这个服务的可行性基于支付宝累积的大量实名认证以及用户消费和信用数据。
对于阿里和蚂蚁金服而言,似乎总想强行社交已经成为公认的槽点。
究其原因,其C端核心产品支付宝现在仍然是一个工具性APP。
作为一款工具,它在特定场景--支付过程当中几乎做到了极致,但在支付环节之外,单纯的工具很难获得用户的粘性。
从上个月的“支付圈”到再之前的“口碑”,很多人认为这是蚂蚁金服在拓展支付宝盈利构成多样性的尝试,属于案板上有上好的用户和数据,为怎么烹调他们寻找解决方案。
其实这本身就是一个错误认识,蚂蚁之所以近乎疯狂而不计成本的拓展场景化业务,核心是解决食材的保鲜程度和多样性问题,而不是烹饪方法问题。
进一步而言,根据支付宝的优势和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定位来看,不论是圈层化社交还是基于UGC的本地生活服务,从根本上不适合在支付宝上进行集成拓展。
这两个领域都是需要前置积累的业务类别,譬如朋友圈,如果没有即时通讯功能的用户黏性作为前置,其用户留存情况也不会理想;而大众点评类的产品,相较于社交而言更适合支付宝,因为毕竟其环境和支付息息相关,但在内容生产上的“剪刀差”会天然持续发挥作用,导致用户流量的“贫富差距”不断扩大。
但与此同时,蚂蚁金服也在为支付宝的升级蜕变开拓着另一条路。
从生活缴费到公交刷卡支付,支付宝逐步深化在智慧城市、智慧社区方面的探索。
结合芝麻信用的数据,构建一个及公共服务、个人信用体系于一身的电子ID,是承接其一贯定位和用户习惯的功能。
而“到位”的功能可以完美融入智慧服务体系。
与此同时,基于地理位置信息的需求中介对接,除了可以增加用户对于支付宝的使用粘性、拓展使用场景外,同时也可以反哺支付功能和芝麻信用分。
之前市场上有一个叫师兄帮帮忙的产品,之前一度火热,而后关注度急转遇冷。
基于校园封闭环境的“到位”,从理念上来讲确实是先进的,校园相对封闭环境下,学生对于“熟悉的陌生人”的社交偏好明显。
我们可以把到位视作将校园拓展至全社会范围内的师兄帮帮忙,而毫无疑问的是,其技术水平、用户基础和运营能力,绝对比前者优异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