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见喜”是一个姑娘的微信名,一见面就喜欢,特别有喜感的三个字。
她的真名叫邵喜喜,这三个汉字的组合让我忍不住就想开怀大笑,好喜欢呐!初识一见喜,是在夏风燥热的七月,我转岗到张渠作业区张渠集输站,需要重新录我的个人资料,而她正好是单位的资料员,所以就彼此加了微信。
此时的我正休假在家,一见喜说:“王师,如果方便的话我给你打电话,微信里说不清楚。
”紧接着,电波中传来了脆脆甜甜的语音,闻声识人,这是一个温暖如春的女孩子。
嗯!我喜欢。
与年轻人打交道,他们身上那种饱满的热情和蓬勃的生命力,会让我瞬间年轻好几岁。
返岗的那天早上,七点多钟,“一见喜”给我发了一条消息:“王师,作业区这会雨特别大,班车肯定不会发了,你今天恐怕上不来,你和领导沟通一下。
”在一个陌生的地方,这个提醒好有爱啊!这是我和“一见喜”的初识,虽未谋面,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对一个即将离休的人来说,转岗是一件很残酷的事情,新单位,新环境,新岗位,新同事,一切都是新的,唯有心情是忐忑不安的。
但是,我热爱我的工作,因为,工作给了我安全感,让我有底气有实力有尊严地活着,我不能因为遇到一点点困难就敷衍我的工作。
正当这时,“一见喜”小姐姐给了我一个温暖的拥抱,让我有了我面对困难的信心。
是啊!岗位转换没什么好怕的,都是一家人,不是吗?近距离的接触之后,让我对“一见喜”刮目相看了,她身材不是很高,不胖也不瘦,说话风趣幽默,还可爱,年轻的身躯里蕴藏着一股强大的能量。
她一个人可以兼顾两个岗位,而且干的是游刃有余,一会在资料岗上忙个不停,一会又顶替生病的同事上夜班。
她患有严重腰间盘突出疾病,不能久坐,坐一会就要站起来活动一下身子,每一次起身她都不忘调侃自己一句:“哎吆我的老腰…”然后呲牙咧嘴地在地上转悠,引得同事们一阵大笑,活跃了沉闷的工作气氛。
7月29日我转岗来第一次上夜班,领导安排“一见喜”小姐姐教我做报表,30岁的师傅49岁的学徒,难度可想而知。
从电工转到集输工,跨度有多大?只有我最清楚。
然而,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钻一行,这是我们石油工人的精神,我们必须密切合作,才能拿下这个工作。
“一见喜”端坐在七台电脑屏幕前,气定神闲,手指如飞地指挥着每一个按键,准确无误地输入枯燥无味的数字,她做报表的样子真的是太帅了。
我看的是目瞪口呆,第一个想法就是:不要在年轻人跟前摆老资格,他们会的你根本就看不懂,你要虚心一点。
“一见喜”对我这个刚刚起步学习新技能的老工人非常照顾,晚上12点刚过,她说:“王师,你爬在桌子上眯一会,年龄大了熬不住。
”瞬间就泪目了。
一句顶一万句,这世间真的存在一句顶一万句的话,在你沮丧到极点的时候,给你力量和勇气。
转岗的我们需要的正是这种春风化雨般的话语,来调整好心态,重新出发。
奥黛丽·赫本说:“一双手能解决很多难题,一只用来帮助自己,一只用来帮助别人。
”邵喜喜她就是这样的人,她像一盆温暖的炭火,让人御寒,更像是一束闪耀的光芒,给人带来快乐和希望。
相识不在长短,遇见才是重点。
虽然我们之间相隔着几十年的岁月,但是,这并不影响我对她的欣赏和喜欢。
有人说:我们都生活一个回音壁中,当你对世界喊出“我喜欢你”的时候,希望听到的还是“我喜欢你”,这才是感情的本质。
可是,心中有大爱的人,绝不拘泥于有没有回响。
我相信,“一见喜”的耳边一定有“爱”的回音在萦绕。
我相信:爱、真诚和善良,才是我们生活的养料。
“一见喜”不见面也喜欢,见了面喜欢的不得了,这是我转岗之后退休之际最大的收获。
一见喜有一个很暖心的学名叫“穿心莲”,既能入药也可做菜,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你说叫我怎能不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