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AT建筑技艺【AT导读】在“AT建筑”首次国外建筑品鉴的过程里,我们在建筑师冢本由晴的推荐下,关注了包括金野千惠在内的八组日本新一代建筑师,建筑师川岛范久也在其中。
川岛范久关注全球环境危机,并探索身在其中的建筑师们所需要扮演的角色。
让我们跟随他的观点和设计,来了解这位80年代前后出生的日本青年建筑师。
引用本文:[1] 川岛范久. 追求与自然连结的建筑[J]. 钮益斐,Jiajie Jerry Zhao,译. 建筑技艺,2023,29(12):62-63. [2] 川岛范久建筑设计事务所. 基石之森[J]. 钮益斐,Jiajie Jerry Zhao,译. 建筑技艺,2023,29(12):68-71. [3] 川岛范久建筑设计事务所. GOOD CYCLE BUILDING 001[J]. 钮益斐,Jiajie Jerry Zhao,译. 建筑技艺,2023,29(12):64-67.追求与自然连结的建筑文 / 川岛范久川岛范久建筑设计事务所“与自然连结的建筑”,将成为当今人类与全球环境危机时代所需的建筑新方向之一。
这里的“自然”是指太阳光和风等气候要素,泥土和树木等材料,大地、植物、昆虫与鸟类等,也就是从动物到微生物都在内的生命体。
这些都是地球表面数公里内的薄膜一样的生命圈中的“熟悉的资源”,如果利用得当,它们都能成为可再生资源。
回想起来,近代以来的建筑和城市并没有恰当地利用这种“熟悉的资源”。
尽管阳光和自然风就在那里,但我们创造了一个个封闭的环境,利用从远方的地下深处挖掘出的化石燃料,使用其燃烧产生的能源来驱动机械设备,以调节环境。
尽管土壤和树木就在那里,但我们却使用从远方的地下深处挖出的铁矿与石油的衍生材料。
此外,尽管我们考虑了构筑物的稳定性,但却轻视那里的地形、水脉和土壤环境;除了观赏用的植物与宠物,可以说我们已经彻底消灭了杂草、动物、昆虫和微生物等非人类生物。
每一天我们都感觉自己生活在一个只有人类存在的世界里。
与之相比,“与自然连结的建筑”则积极地利用这些“熟悉的资源”。
通过积极引入阳光和自然风,减少机械设备运行过程中的能耗,创造舒适的热/光环境。
这就是所谓的“被动式设计”,去年出版的《环境模拟建筑设计实践指南》一书介绍了使用计算机分析技术来适当地引入阳光与自然风的被动设计方法。
▲GOOD CYCLE BUILDING 001 西立面的雪松木柱列与走廊空间 ©Jumpei Suzuki另外,如果我们能恰当利用泥土和树木,就不必添加任何多余的东西,在获取材料、建造与拆除、废物处理过程中减少能源消耗,用天然的材料来创造温暖人心的空间;如果我们能使用不损害当地地形、水脉与土壤环境的建造方式,就能降低发生灾害的风险;如果我们能创造出多种植物、动物乃至微生物共存的建筑和城市环境,就可以恢复生物多样性、降低灾害风险、缓和气候变化、降低传染疾病的危险,人类的心理压力也有望得到减轻。
“自然”是会变化的,有时很严酷,有时很脆弱。
正因如此,人类通过与自然的关联而产生依恋,产生出想要继续珍视自然的情感。
也就是说,“与自然连结的建筑”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它也与人类福祉、碳中和、复原力、循环、环境再生及人类对自然的依恋等息息相关。
▲基石之森鸟瞰 ©Jumpei Suzuki然而,“与自然连结的建筑”并不意味着如上所述,试图仅从“熟悉的资源”中实现一切。
根据不同的地域,如果只有自然的力量,那就会变得太冷或太热;在任何地方,只要太阳落山,天就会变黑。
因此,我们不得不使用带有机械设备的混合系统。
根据不同地域的密度、建筑的用途和规模,单独使用天然材料可能难以满足所需的防火和抗震性能,最好与钢铁、玻璃和混凝土等人造材料适当混合使用。
毕竟,现代城市已经充斥着人造物体,我们不能假装它们从未存在过。
但是,我们必须减少使用不可再生的有限资源。
为此,即便是在混合的系统中,我们需要尽可能减少对机械设备和人造材料的依赖,以确保建筑或其材料在未来的许多年里仍可继续使用。
前面提到的“被动式设计”是一种节约能源的手段,此外也需要借助平面与剖面的设计(尽可能地使空间紧凑)与材料、结构、施工设计(使用简单的构成方式来节省材料,并通过研究交接方式使其易于拆除和实现功能转换),以实现节省材料的目的。
另外,我们有必要回到最开始的“城市规划”中关于建筑物的规模和密度的讨论中。
▲基石之森神社庭院景观 ©Jumpei Suzuki最重要的是,我们想要过怎样的生活?我们生活在地球上,与各种各样的事情相互关联。
我认为我们需要重建城市与建筑,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观与行为。
我在建筑设计中始终思考着这些事情,从项目的场地来看,包括从大城市中心到郊区、山区以及遥远的海岛等各种情况;从项目规模来看,有从小住宅到不同规模的高楼等多种尺度;除了建筑单体外,还包括地域尺度的项目。
在传统聚落和民居中能找到的“传统知识”,启发我们如何利用“熟悉的资源”。
这是因为在近代以前,人们不得不依靠“熟悉的资源”。
我们还在展开相关研究与项目,学习这样的传统知识并运用到现代设计中。
希望通过GOOD CYCLE BUILDING、基石之森、丰田的最小限度住宅三个项目的介绍,展现我所追求的“与自然连结的建筑”的可能性。
▲基石之森神社办公室基础细部 ©Jumpei SuzukiNO.1GOOD CYCLE BUILDING 001作为综合建设公司浅沼组推动的“Good Cycle Building”项目的首座旗舰建筑,该项目旨在创造“对人类和地球都有益的循环”,具有30年历史的公司大楼被改造为一座环保建筑。
我们利用现有的结构,提高自然光、风的可及性。
此外,新加的材料尽可能地使用泥土和木材等自然材料,在建筑内外充分布置多样的植物。
▲建筑改造后 ©Jumpei Suzuki▲建筑改造前 ©Jumpei Suzuki改造前西侧的正立面全部是玻璃幕墙,百叶窗经常是下拉的状态;改造后窗户退后2.5m,形成了走廊空间。
▲一层平面图 ©川岛范久建筑设计事务所▲二层平面图 ©川岛范久建筑设计事务所我们在走廊前面涂覆泥土的种植盆上布置了植栽,种植盆前设置了雪松木柱列。
这个阳台空间柔化了午后的阳光,并充当建筑和城市之间的缓冲区。
▲充满绿色与阳光的走廊空间©Jumpei Suzuki此外,通过精心规划,我们确保所有办公区域都能获得充足的日光和自然通风。
一、二层的入口休息室和七、八层的会议室及大厅通过拆除部分楼板并增加天窗,被改造成明亮通风的空间。
▲一、二层通高空间 ©Jumpei Suzuki所有楼层的地板、墙壁、天花板的完成面和家具大量使用了泥土和木材。
▲室内大量使用了泥土和木材 ©Jumpei Suzuki建筑物内外的完成面和家具使用的土壤原材料,都是浅沼组在爱知县内的其他工地产生的建设剩余土壤。
因为去除内含的建筑废物需要耗费时间,所以这种土壤通常无法使用,但我们通过筛选将它转化为可用资源,并让用户参与到粉刷泥土的过程中,使他们知道其中的原理,并对此产生情感,之后可以自行维护。
▲西立面走廊空间详图 ©川岛范久建筑设计事务所此外,我们还采用了用手指划出条纹、撒土等方法,这些只有在非专业人员而不是工匠的参与下才能实现,通过人体动作创造出“自然”的表情。
由于土墙材料中不添加任何杂质(近年来,为了提高耐久性,经常添加石油衍生材料和水泥),因此可以重新粉刷,未来还能回归土地。
建筑物的内装、外装、构件和家具所使用的木材是奈良吉野森林中的雪松,该森林与浅沼组有着长期的合作关系,并得到可持续管理。
正立面木柱使用雪松原木的最大直径,随着楼层升高直径逐渐减小。
原木未经干燥,以一种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在正立面。
这样做的目的是让树木看起来与自然状态下相似,同时也最大限度地减少边角料的数量,并最大化地提高干燥后未来再利用的可能性。
剩下的边角料被收集起来,用来制作带有雪松香味的家具和产品。
▲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