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切换城市】欢迎您来到装修百科!
关注我们
我要装修

奚秀兰凭着《阿里山的姑娘》走红,嫁豪门遭驱逐,今生活让人羡慕

发布:2024-09-28 浏览:75

核心提示:奚秀兰出生在安徽省全椒县的一个普通家庭。童年时期,大街小巷里常常回荡着各种民歌小调、大鼓和平话,这些声音成为了小秀兰最早的音乐启蒙。在九个兄弟姐妹的嬉戏打闹中,奚秀兰的歌声总是格外动听,仿佛预示着她未来的星途。生活的压力让奚秀兰的父母决定南下香港淘金。等到家庭生活稳定后,12岁的奚秀兰才得以与父母团聚。彼时的香港,正值影视和音乐行业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1964年,甲壳虫乐队在香港的演出更是激发了整个乐坛的快速成长。在这片充满机遇的土地上,怀揣音乐梦想的奚秀兰报名参加了丽的电视台举办的艺术培训班,开始了她的

奚秀兰出生在安徽省全椒县的一个普通家庭。
童年时期,大街小巷里常常回荡着各种民歌小调、大鼓和平话,这些声音成为了小秀兰最早的音乐启蒙。
在九个兄弟姐妹的嬉戏打闹中,奚秀兰的歌声总是格外动听,仿佛预示着她未来的星途。
生活的压力让奚秀兰的父母决定南下香港淘金。
等到家庭生活稳定后,12岁的奚秀兰才得以与父母团聚。
彼时的香港,正值影视和音乐行业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
1964年,甲壳虫乐队在香港的演出更是激发了整个乐坛的快速成长。
在这片充满机遇的土地上,怀揣音乐梦想的奚秀兰报名参加了丽的电视台举办的艺术培训班,开始了她的音乐之旅。
经过一年的刻苦学习,17岁的奚秀兰凭借一首《绿岛小夜曲》,一举夺得香港业余歌手大赛冠军。
这个荣誉为她打开了演艺圈的大门,她开始正式踏上歌手之路。
随后,奚秀兰先后在TVB和丽的电视台担任节目主持人,其中包括TVB的"欢乐今宵"综艺节目。
这段经历不仅让她积累了丰富的舞台经验,还为她建立了广泛的人脉资源。
奚秀兰勤奋刻苦,有时一天要辗转十个地方,演唱多达七十首歌曲。
她常说:"一个月赚的钱可以轻松买下一层楼。
"然而,这些辛苦赚来的钱,她都毫不吝啬地给了家人,用实际行动支撑着全家的生活。
1969年,奚秀兰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将所有精力都放在音乐上。
这个决定很快就得到了回报,她的首张专辑《偷心的人》一经推出就火遍香港乐坛。
在谭咏麟、张国荣、陈百强、梅艳芳等巨星云集的年代,奚秀兰凭借《我的祖国》《阿里山的姑娘》等歌曲,先后荣获5次白金唱片奖、3次黄金唱片奖,成为了乐坛可以傲视群雄的存在,赢得了"民歌皇后"的美誉。
1984年,对34岁的奚秀兰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这一年,她收到了央视春晚的邀请函,内心激动万分。
当她站在春晚的舞台上,连唱四首歌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天女散花》《阿里山的姑娘》和《我的祖国》时,亮丽的歌喉和独树一帜的台风,瞬间俘获了全国观众的心。
其中,《阿里山的姑娘》更是创造了春晚历史上的第一个"歌伴舞"节目。
为了呈现最完美的舞台效果,奚秀兰不惜与主办方据理力争。
当主办方提出只能选一套衣服表演四首歌,并且不能带伴舞,也不提供"天女散花"所需的道具花篮时,奚秀兰毅然以"罢演"相威胁。
她坚持认为,不同的歌曲需要不同的服装来衬托,比如端庄高贵的旗袍适合演唱《我的祖国》,而色彩鲜艳的民族服装则更适合《阿里山的姑娘》。
最终,奚秀兰的坚持得到了回报。
她不仅成功说服主办方允许更换服装和加入伴舞,还为其他演员争取到了借用东方歌舞团服装的机会。
这一举动,为春晚舞台增添了一抹清新亮丽的色彩,也为后来的节目编排开创了先河。
1985年,春晚再次向奚秀兰发出邀请。
这一次,她用一首《故乡情》勾起了无数观众的思乡之情。
直到1995年,奚秀兰仍活跃在春晚舞台上,与张明敏等人合唱了《难忘今宵》,为新年增添了浓浓的节日氛围。
奚秀兰在春晚舞台上的成功,不仅让她的人气飙升,也为她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商业演出机会。
在那个月平均工资只有三四十元的年代,奚秀兰的演唱会门票竟高达17元,足见她的号召力之强。
有的歌迷为了一睹偶像风采,甚至不惜省吃俭用几个月来买票。
值得一提的是,奚秀兰的成功不仅限于舞台表演。
她曾经获得过5次白金唱片奖和3次黄金唱片奖,成绩斐然。
更让人惊讶的是,在她最忙碌的时期,一天要辗转10个地方,演唱70首歌曲。
她曾自豪地说过:"一个月赚的钱可以轻松买下一层楼。
"然而,这些钱她都毫不吝啬地给了家人,用实际行动回报着父母和兄弟姐妹的支持。
奚秀兰的成功,不仅证明了她的才华和努力,也展现了她对音乐的热爱和执着。
从香港走向全国,她用自己的歌声征服了无数观众,成为了那个年代最耀眼的明星之一。
谢家作为珠宝业的豪门,对娱乐圈人士有着根深蒂固的偏见。
他们认为"艺人就是用来拖拍的,不是合适的结婚对象",担心奚秀兰的身份会影响家族多年经营的声誉。
他们甚至觉得,奚秀兰的到来可能会毁掉家族苦心经营多年的名声。
另一方面,奚秀兰的父母也极力反对这段感情。
他们担心女儿嫁入豪门后,会被迫放弃自己热爱的歌唱事业。
毕竟在那个年代,结婚后的女性很难再继续抛头露面。
为了挽回女儿的心,奚秀兰的母亲甚至威胁说:"如果你是真正的孝顺女儿,就不要从家里拿一毛钱出去,我们也不要男方家一分钱。
"然而,母亲似乎忘记了,奚家之所以能过上吃穿不愁、锦衣玉食的优越生活,完全是奚秀兰一路拼搏、用汗水换来的。
面对家人的反对,奚秀兰心中充满了矛盾和痛苦。
面对双方家庭的强烈反对,奚秀兰和谢嘉亮的感情不但没有动摇,反而更加坚定。
谢嘉亮为了爱情,不惜与家庭决裂。
他被父母赶出谢家,失去了所有的股份和财产继承权,全身上下只剩下7000元港币。
一夜之间,他从豪门贵公子变成了一无所有的穷小子。
1979年,在万众瞩目中,奚秀兰和谢嘉亮终于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然而,他们的婚礼却出人意料地简朴。
新人不得不租房子住,奚秀兰身上的婚纱还是通过拉赞助换来的。
更令人心酸的是,双方的父母都拒绝出席婚礼,也不允许亲朋好友参加。
这场不被祝福的婚姻,在旁人看来或许是不幸的开始。
然而,奚秀兰和谢嘉亮却用实际行动,打破了"不被父母祝福的婚姻是不幸的"这个魔咒。
他们携手共度难关,用真挚的感情和坚定的决心,谱写了一段传奇的爱情故事。
婚后的奚秀兰面临着艰难的抉择。
为了尊重丈夫家庭的意愿,她答应了公公的要求:"如果要结婚,希望你能安心在家,不要出去抛头露面。
"尽管内心依然热爱着舞台和音乐,但她选择了暂时退居幕后,将所有精力都放在了灌录唱片和拍摄MV上。
就这样,整整五年时间,这位"民歌皇后"在公众视野中销声匿迹。
然而,她并没有放弃自己的音乐事业,而是以另一种方式默默耕耘。
通过精心制作的唱片和MV,她在歌坛的地位丝毫未受影响。
这段时期,也让奚秀兰有了更多时间陪伴丈夫,巩固两人的感情。
1983年,一个意外的转折出现了。
谢嘉亮的父亲生意出现了问题,身边不少人落井下石、离开了他。
看着丈夫忧心忡忡却又无能为力的样子,奚秀兰决定重新规划自己的事业。
她意识到,此时家庭需要她的支持,而她也渴望重返舞台。
幸运女神似乎从未离开她。
1984年,34岁的奚秀兰收到了央视春晚的邀请函。
这次复出,她一口气演唱了四首歌,其中《阿里山的姑娘》更是创下了春晚历史上首个歌伴舞的记录。
奚秀兰的表现惊艳全场,不仅赢得了观众的喝彩,也为她带来了大量的商业演出机会。
这次成功的复出,不仅改善了夫妻俩的经济状况,也让奚秀兰重新找到了舞台上的自信和热情。
1985年,春晚再次邀请奚秀兰,她演唱的《故乡情》勾起了现场无数人的思乡之情。
直到1995年,奚秀兰仍活跃在春晚舞台上,与他人合唱《难忘今宵》。
奚秀兰和谢嘉亮的婚姻,从一开始就充满了挑战和质疑。
然而,43年过去了,他们不仅没有被生活的艰难打倒,反而越来越恩爱。
这段被外界认为"不被祝福"的婚姻,竟然成了让许多人羡慕的模范,连邓丽君都忍不住说:"真不明白,你怎么就那么幸运。
"在奚秀兰退居幕后的五年里,谢嘉亮成为了她最坚强的后盾。
他不仅理解妻子对音乐的热爱,还经常帮她整理音乐资料、录制唱片。
当奚秀兰决定重返舞台时,谢嘉亮给予了全力支持,陪伴她度过了事业的低谷期。
谢嘉亮对奚秀兰的宠爱,更是数十年如一日。
有一次,奚秀兰在威海演出,前一天晚上谢嘉亮还在电话里给她唱着生日歌。
第二天,他竟然带着一帮朋友悄悄来到威海,包下一家餐厅,为奚秀兰准备了一个惊喜的生日宴会。
当奚秀兰走进精心布置的餐厅,看到丈夫满眼深情的样子,仿佛回到了初恋时的甜蜜。
这样的惊喜和温情,在他们的婚姻生活中比比皆是。
即使面对外界的质疑和家庭的反对,他们始终手牵着手,相互扶持。
奚秀兰常说,能遇到谢嘉亮这样知己般的丈夫,是她一生中最大的幸运。
如今,已经71岁的奚秀兰,每每谈起自己的婚姻,总是笑容满面。
她坦言,虽然当初的选择让她失去了很多,但得到的幸福却是无可替代的。
这段历经风雨却依然甜蜜的婚姻,不仅成为了她人生的港湾,也成为了她事业的强大后盾。
奚秀兰和谢嘉亮的故事,向世人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爱情。
它不是轰轰烈烈的表白,不是花团锦簇的婚礼,而是平凡日子里的相互理解,是困难时刻的并肩作战,是43年如一日的深情厚爱。
他们的婚姻,无疑是对"不被祝福的婚姻是不幸的"这一说法最有力的反驳。
奚秀兰的人生经历,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宝贵的启示。
从安徽小城到香港舞台,从默默无闻到"民歌皇后",她的成功之路展现了坚持梦想的重要性。
从小热爱音乐的奚秀兰,即使在面临家庭压力和生活困难时,也没有放弃自己的音乐梦想。
她勤奋刻苦,有时一天要辗转十个地方,演唱70首歌曲。
正是这种对音乐的热爱和执着,让她最终成为了香港乐坛的佼佼者,并在央视春晚舞台上大放异彩。
在事业巅峰时期,奚秀兰为了爱情和家庭,毅然选择暂别舞台五年。
这个决定虽然艰难,但她并没有因此放弃音乐。
即使在幕后,她仍然坚持录制唱片和拍摄MV,保持着自己在音乐领域的影响力。
这种平衡事业和家庭的智慧,值得我们学习。
奚秀兰和谢嘉亮的爱情故事,更是给了我们勇气和信心。
面对家庭的反对和社会的质疑,他们坚持自己的选择,用43年的相濡以沫证明了爱情的力量。
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挚的感情可以战胜一切困难,幸福的婚姻需要双方的共同努力和珍惜。
如今71岁的奚秀兰,回首往事时总是心怀感恩。
她的经历告诉我们,人生的价值不仅在于成就和名利,更在于是否追随内心,是否珍惜身边的人。
她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成功——那就是在追求梦想的同时,也收获了爱情和幸福。
奚秀兰的故事启示我们:无论面临何种困难,都要坚持追求自己的热爱;在事业和家庭之间,要学会平衡和取舍;面对真挚的感情,要有勇气去坚持和珍惜。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像奚秀兰一样,收获一个精彩而幸福的人生。

  • 收藏

分享给我的朋友们:

上一篇:1972年,奚秀兰“净身出户”与谢嘉亮结婚,邓丽君一生的“痛” 下一篇:[太原沐林装饰]新房装修预算不足怎么办?装修如何省钱呢?(太原沐林装饰)

一键免费领取报价清单 专享六大服务礼包

装修全程保障

免费户型设计+免费装修报价

已有312290人领取

关键字: 装修百科 装修咨询 装修预算表

发布招标得免费设计

申请装修立省30%

更多装修专区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