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切换城市】欢迎您来到装修百科!
关注我们
我要装修

建筑工程防渗漏处理措施-地下防水工程(房屋建筑地下工程渗漏水检测内容有)

发布:2024-09-28 浏览:69

核心提示:工程奶爸干货分享课堂开课咯[鼓掌][鼓掌],众所周知工程渗漏是建筑工程中对使用功能影响大又难以根治的顽疾之一,也是业主投诉和质量维修的常见因素,在高等级优质工程评选中,工程渗漏常常也是一票否决的关键要素。工程奶爸收集、整理所参见项目实际渗漏案例,针对工程上易发生渗漏的部位进行了简单归纳,初步分析渗漏原因并给出对应的预防措施。本防渗漏措施共分六章,分别为地下防水工程、屋面防水工程、外墙防水工程、有水房间防水工程、外门窗工程、幕墙工程等六大类。朋友们,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辛苦整理不易,动动你的金手指,免费

工程奶爸干货分享课堂开课咯[鼓掌][鼓掌],众所周知工程渗漏是建筑工程中对使用功能影响大又难以根治的顽疾之一,也是业主投诉和质量维修的常见因素,在高等级优质工程评选中,工程渗漏常常也是一票否决的关键要素。
工程奶爸收集、整理所参见项目实际渗漏案例,针对工程上易发生渗漏的部位进行了简单归纳,初步分析渗漏原因并给出对应的预防措施。
本防渗漏措施共分六章,分别为地下防水工程、屋面防水工程、外墙防水工程、有水房间防水工程、外门窗工程、幕墙工程等六大类。
朋友们,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辛苦整理不易,动动你的金手指,免费的小关注走一波[比心][比心]…….[作揖]篇幅有点长,建议朋友们可以先收藏一波[耶]第一章 地下防水工程1、易渗漏部位地下防水工程中易渗漏部位主要包括:防水混凝土、施工缝、后浇带、变形缝、桩头、穿墙管、穿墙螺栓、外墙防水收口、地下室顶板、外墙防水保护层破坏、成品保护不到位被破坏等。
存在渗漏隐患的示例图片如下:1.1、防水混凝土1.1-1外墙混凝土开裂1.1-2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加水1.2、施工缝1.2-1墙体施工缝剔凿不到位1.2-2外墙竖向施工缝渗漏1.3、后浇带1.3-1 后浇带无防护措施1.3-2后浇带污染,止水钢板锈蚀1.4、变形缝1.4-1变形缝盖板后渗漏1.4-2变形缝渗漏1.5、桩头1.5-1桩头防水涂料未涂刷至垫层1.5-2卷材在桩头侧壁未作密封1.6、穿墙管1.6-1 穿墙管道渗漏1.6-2 穿墙管根防水细部处理不到位1.7、穿墙螺栓1..7-1螺栓止水片尺寸偏小1.7-2止水片焊接不严密1.8、外墙防水收头1.8-1地下外墙防水未收头1.8-2地下外墙防水脱落1.9、地下室顶板1.9-1出屋面位置阴角未做防水附加层1.9-2地下室顶板开裂渗漏1.10、地下外墙防水保护层1.10-1地下室外墙防水保护层被破坏1.10-2保护层长期未施工卷材老化1.11、成品保护不到位1.11-1防水层上堆料1.11-2 外墙防水甩茬未做成品保护2、渗漏原因及预防措施1.1 防水混凝土渗漏原因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混凝土原材料选用不合理;塌落度不合理或施工过程中加水;现场混凝土施工未连续浇筑或振捣不密实;养护不及时。
预防措施:1.防水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应通过试验确定,试配混凝土的抗渗等级应比设计要求提高 0.2MPa。
2.防水混凝土的配合比,应符合以下规定:(1)胶凝材料用量应根据混凝土的抗渗等级和强度等级选用,其总用量不得小于320kg/m3;当强度要求较高或地下水有腐蚀作用时,胶凝材料用量可通过试验调整;(2)在满足混凝土抗渗等级、强度等级和耐久性条件下,水泥用量不宜小于260kg/m3;(3)砂率宜为 35%-40%,泵送时可增至 45%;(4)灰砂比宜为 1:1.5-1:2.5;(5)水胶比不得大于 0.5,有侵蚀性介质时水胶比不宜大于 0.45;(6)防水混凝土采用预拌混凝土时,入泵塌落度宜控制在 120-160mm,塌落度每小时损失值不应大于 20mm,塌落度总损失值不应大于 40mm;(7)掺引气剂或引气型减水剂时,混凝土含气量应控制在 3%-5%;(8)预拌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宜为 6-8 小时。
3.防水混凝土钢筋保护层厚度应根据结构的耐久性和工程环境选用,迎水面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 50mm;4.防水混凝土应分层连续浇筑,分层厚度不得大500mm;5.防水混凝土拌合物在运输后如出现离析,必须进行二次搅拌。
当塌落度损失后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应加入原水胶比的水泥浆或掺加同品牌的减水剂进行搅拌,严禁直接加水;6.防水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宜少留施工缝;7.防水混凝土终凝后应立即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 14 天;8.防水混凝土结构避免拆模过早或重载造成构件裂缝,防水混凝土结构裂缝宽度不得大于 0.2mm,并不得贯通。
图2.1-1防水混凝土收面平整密实图2.1-2防水混凝土覆盖塑料薄膜养护2.2 施工缝渗漏原因施工缝留设位置不正确;施工缝剔凿不到位;施工缝止水措施不到位;施工缝部位混凝土浇筑不到位;止水钢板(止水条)位置不准确,固定、连接不到位。
预防措施:1.防水混凝土留设施工缝,应符合下列规定:(1)墙体水平施工缝不应留在剪力最大处或底板与侧墙的交接处,应留在高出底板表面不小于 300mm 的墙体上。
拱(板)墙结合的水平施工缝,宜留在拱(板)墙接缝线以下 150~300mm 处。
墙体有顶留孔洞时,施工缝距孔洞边缘不应小于 300mm;(2)垂直施工缝应避开地下水和裂隙水较多的地段,并宜与变形缝相结合。
2.施工缝的施工应符合以下规定:(1)水平施工缝浇筑混凝土前,应将其表面浮浆和杂物清除,剔除混凝土软弱层,露出坚硬的石子。
然后铺设净浆或涂刷混凝土界面处理剂、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等材料,再铺 30-50mm 厚的 1:1 水泥砂浆,并应及时浇筑混凝土;(2)垂直施工缝浇筑混凝土前,应将其表面清理干净,再涂刷混凝土界面处理剂或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并应及时浇筑混凝土;(3)施工缝采用遇水膨胀止水条时,止水条与施工缝基面应密贴,中间不得有空鼓、脱离等现象;止水条应牢固的安装在接缝表面或预留槽内,止水条采用搭接时,搭接长度不小于 60mm;选用的遇水膨胀止水条应具有缓胀性能,7d 的净膨胀率不宜大于最终膨胀率的 60%,最终膨胀率宜大于 220%;(4)采用中埋式止水带时,应保证位置准确,固定牢靠,严防混凝土施工时错位;(5)采用中埋式止水钢板时优先选用 3mm 厚热浸锌 Q235B 材质,钢板搭接部位应满焊,搭接长度不小于 50mm;选用中埋式橡胶止水带时,应采用 S 型。
图2.2-1外墙施工缝构造(一)图2.2-2外墙施工缝构造(二)图2.2-3 止水钢板满焊照片图2.2-4止水钢板清理到位2.3 后浇带渗漏原因后浇带止水措施不到位;后浇带剔凿清理不到位;后浇带混凝土浇筑不密实;止水钢板(止水条)位置不准确,固定、连接不到位。
预防措施:1.后浇带应在其两侧混凝土龄期达到 42d 后再施工;高层建筑的后浇带施工应按规定时间进行;2.后浇带两侧的接缝表面应先清理干净,再涂刷混凝土界面处理剂或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3.后浇带混凝土应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浇筑,其抗渗和抗压强度等级不应小于两侧混凝土,混凝土水中养护 14d 后的限制膨胀率不应小于 0.015%,膨胀剂的掺量应根据不同部位的限制膨胀率设定值经试验确定;4.后浇带混凝土应一次浇筑,不得留设施工缝;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 28 天;5.调整及优化后浇带走向,避免后浇带跨穿独立基础、集水坑、框架柱、剪力墙、楼梯、坡道、通风井等位置;6.地下室顶板室外后浇带处宜增设防水涂料附加层,附加层每侧超出后浇带的宽度不小于 250mm。
图2.3-1顶板后浇带防水构造(一)图2.3-2顶板后浇带防水构造(二)图2.3-3 墙体后浇带防水构造(一)图2.3-4 墙体后浇带防水构造(二)图2.3-5止水钢板焊接图2.3-6 止水钢板安装2.4 变形缝渗漏原因中埋式止水带埋设位置不准确;过程施工中对止水带和外侧防水卷材成品保护不到位;变形缝两侧结构不均匀沉降导致止水带或结构外侧防水卷材拉裂;嵌填的密封材料与基面粘接不紧密或嵌填不密实。
预防措施:1.变形缝处设置两种及以上防水措施时,应包含中埋式止水带;2.中埋式止水带施工应符合以下规定:(1)变形缝处应选用 B 型中埋式橡胶止水带;(2)中埋式止水带埋设位置应准确,其中间空心圆环与变形缝的中心线应重合;(3)止水带应固定,顶、底板内止水带应成盆状安设,并宜采用专用钢筋或扁钢固定;(4)中埋式止水带先施工一侧混凝土时,其端模应支撑牢固,严防漏浆;(5)止水带的接缝宜为一处,应设在边墙较高的位置上,不得设在结构转角处,接头宜采用热压焊接;(6)中埋式止水带在转弯处应做成圆弧形,(钢边)橡胶止水带的转角半径不应小于 200mm,转角半径应随止水带的宽度增大而相应增大;(7)施工过程中,当一侧中埋式止水带施工完毕时,加强对未施工一侧止水带成品保护,不得破坏。
3.密封材料嵌填施工时,应符合以下规定:(1)缝内两侧基面应平整干净、干燥,并应刷涂与密封材料相容的基层处理剂;(2)嵌缝底部应设置背衬材料;(3)嵌填应密实连续、饱满,并应粘结牢固;(4)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变形缝两侧结构施工,避免不均匀沉降的发生;用于沉降的变形缝最大允许沉降差值不应大于 30mm。
图2.4-1底板变形缝防水构造图2.4-2 外墙变形缝防水构造图2.4-3 施工中变形缝图2.4-4成活变形缝2.5 桩头渗漏原因桩身与结构底板间防水措施不到位;桩头混凝土剔凿不到位;桩头伸入底板钢筋止水措施不到位。
预防措施:1.桩头顶面和侧面祼露处应涂刷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并延伸至结构底板垫层 150mm 处;桩头周围 300mm 范围内应抺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过渡层;2.结构底板防水层应做在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过渡层上并延伸至桩头侧壁,其与桩头侧壁接缝处应采用密封材料嵌填;3.桩头混凝土不得有缺棱掉角、松动的混凝土块等缺陷,桩面平整度不大于 15mm;4.桩头的受力钢筋根部应采用遇水膨胀止水条或止水胶,并应采取保护措施。
图2.5-1桩头防水构造(一)图2.5-2桩头防水构造(二)图2.5-3桩头水泥渗透结晶涂刷图2.5-4桩头钢筋根部密封2.6 穿墙管渗漏原因穿墙管与结构间止水措施不到位;穿墙管部位混凝土不密实;外侧防水卷材收口不到位。
预防措施:1.结构变形或管道伸缩量较小时,穿墙管可采用主管直接埋入混凝土内的固定式防水法;结构变形或管道伸缩量较大或有更换要求时,应采用套管式防水法;穿墙管线较多时,宜相对集中,并应采用穿墙盒方法;穿墙管推荐采用焊接止水环的做法。
2.固定式穿墙管推荐加焊止水环做法,套管及止水环做好防腐处理;穿墙管应在主体结构迎水面预留宽和深 15mm 凹槽,槽内应用密封材料嵌填密实。
3.固定式穿墙管止水环宜选用 5mm 厚钢板,端部距穿墙管外壁 50mm;套管止水环宜选用 10mm 厚钢板,端部距穿墙管外壁 100mm;止水环与管外壁双面连续满焊并做好防腐处理。
4.穿墙套管内表面应清理干净,穿墙管与套管之间应用密封材料和橡胶密封圈进行密封处理,并采用法兰盘及螺栓进行固定。
5.在结构外侧进行回填土作业时,应对回填土范围内的穿墙管进行有效的保护,防止穿墙管扰动、破坏。
图2.6-1固定式穿墙管做法图2.6-2穿墙套管做法图 2.6-3 穿墙管道做法图 2.6-4 穿墙管道防水做法2.7 穿墙螺栓渗漏原因穿墙螺杆与止水片间焊缝不饱满;拆模过早造成螺栓与结构间扰动。
预防措施;1.螺栓中部应加焊 5mm 厚方形止水钢环,方形止水钢环四边距螺栓外径 30mm;2.拆模后留下的凹槽应用密封材料封堵密实,并用聚合物防水砂浆抹平,另应在迎水面涂刷防水涂料加强层;3.墙体模板拆除时首先要进行试拆,满足拆模条件后方可大面积拆除;4.推荐使用工具式止水螺栓。
图2.7-1 穿墙螺栓防水构造图2.7-2 拆模后封堵图 2.7-3 穿墙螺栓安装图2.7-4外墙螺栓孔封堵后涂刷防水涂料2.8 外墙防水收口渗漏原因收口密封不到位;收口高度不足。
预防措施:1.地下室的外墙顶部的防水设防高度,应高出室外地坪高程 500mm 以上;2.防水卷材必须按照设计图纸要求进行收头施工,收头密封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3.外墙卷材收头应采用水泥钉固定;收头外侧应涂刷聚氨酯防水涂料。
图2.8-1防水收头做法(一)图2.8-2防水收头做法(二)图2.8-3防水收头做法(一)图2.8-4防水收头做法(二)2.9 地下室顶板渗漏原因顶板无坡度或坡向不正确;顶板防水层下埋设水平管线;顶板防水施工完毕后成品保护不到位;种植顶板防水卷材未设计耐穿刺防水卷材;地下室顶板因堆料或通车等因素导致施工荷载超过设计荷载,混凝土楼板被压裂。
预防措施:1.地下工程种植顶板应为现浇防水混凝土,结构找坡,坡度宜为 1%~2%,坡向应有利于水流向顶板以外部位;2.地下室顶板推荐取消水泥砂浆找平层,混凝土顶板随捣随抹保证平整,可避免防水层局部失效形成串水层;3.防水层下不得埋设水平管线。
垂直穿越的管线应预埋套管,套管超过覆土面大于150mm;4.完成各种出板面管道的安装及封堵后,现场具备条件的,防水施工前宜对结构板进行闭水试验,在防水完成后应进行闭水试验;5.种植顶板的外层防水卷材推荐选用铜胎耐穿刺防水,泛水部位应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泛水处防水层高出种植土应大于 250mm;6.地下室顶板一般情况下不应作为钢筋料场或大钢模板存放区,也不应作为重型施工车辆通行的通道。
如果确实需要上重载,应进行详细的回顶计算并保证回顶施工质量。
图2.9-1地下室顶板防水施工图2.9-2地下室顶板闭水试验2.10 地下外墙防水保护层渗漏原因地下外墙软防水保护层强度不足,回填土过程中被破坏导致防水层损坏;地下外墙硬防水保护层在地基沉降过程中拉裂防水层;防水层施工后保护层施工不及时导致卷材老化。
预防措施:1.外墙卷材防水保护层首先推荐软保护层加砖保护墙做法;2.普通地基,沉降较小时,外墙卷材防水保护层推荐砖保护墙做法;3.如果采用软保护层,须严格注意回填土过程中保护层与防水层的成品保护,防止破坏;4.卷材施工后应及时施工防水保护层,避免长期风吹日晒导致卷材过快老化。
图2.10-1砖墙保护层图2.10-2 板材保护层2.11 成品保护渗漏原因防水卷材未做适当成品保护,在交叉施工中被破坏;地下室顶板存放大量施工材料,或通行施工车辆,对防水层或防水保护层造成破坏。
预防措施:1.地下外墙防水卷材卷向车库顶板时,外墙与顶板阳角防水应做为重点成品保护部位,可选用 250mm 宽废弃木胶板拼接成 L 型;2.如遇单侧支模外墙防水施工,可选用 1.5mm 厚 PVC 卷材覆盖保护,在外墙混凝土浇筑前将保护卷材取出;3.地下室顶板防水层及防水保护层上禁止堆压重物或通行施工车辆;4.基础底板与地下室外墙交界处的防水卷材,在防水导墙位置上返部分应覆盖苫布再压两皮砖,或采用木胶板覆盖保护。
图2.11-1 防水卷材护角图2.12-2 PVC卷材覆盖保护

  • 收藏

分享给我的朋友们:

上一篇:陕建股份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一种地下室外墙后浇带加厚止水封闭结构” 下一篇:[太原沐林装饰]新房装修预算不足怎么办?装修如何省钱呢?(太原沐林装饰)

一键免费领取报价清单 专享六大服务礼包

装修全程保障

免费户型设计+免费装修报价

已有312290人领取

关键字: 装修设计 装修公司 别墅装修设计

发布招标得免费设计

申请装修立省30%

更多装修专区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