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类型:清水房楼盘名称:凯德世纪名邸楼盘户型:3室2厅2卫空间面积:85.5㎡装修风格:极简风背景介绍家中风景,流淌着个人风格的自由表达。
本期的业主是一位年轻的IT从业者,平日的工作主要是与代码打交道,需要保持高度严谨,一丝不苟,这便也成为了他的生活态度。
这套房子是他的第一套私宅,关于家的打造,他全权负责,也秉持了高度严谨的态度。
装修前,他几乎跑遍了全成都大大小小的装修公司与工作室,最终选择与U家工场合作,希望能打造一个可以舒适乐居很多年的理想之家。
由于工作的关系,业主的大部分时间都囿于工作,待在家中的时间颇为有限。
昼出夜归,回到家中通常已是深夜,因此对睡眠空间的舒适度的要求颇高。
此外在闲暇时,他有下厨的习惯,因此能拥有一个宽敞明亮的厨房,也是他的装修需求之一。
本套住宅的原始户型是紧凑的三室两厅两卫布局,客餐厅的空间足够宽敞,但厨房与主卧的空间却略显逼仄,空间功能分配不能匹配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户型改造基于以上需求,设计师首先对全屋功能分区进行了重新划分,并对户型进行了如下改造:△原始结构图&平面布局图①将小生活阳台的空间并入厨房,造L型下厨空间;②多功能房的部分空间纳入主卧,定制大容量储物空间;③借推拉门将主生活阳台的功能一分为二,增设阳台晾衣区。
关于家的设计,应基于空间的基础条件而“量体裁衣”。
业主希望在家中实现宽敞的睡眠空间与舒适的下厨空间,设计师利用原始户型中的非承重墙与闲置空间,对功能性空间进行了个性化细分。
原始户型中多功能房的空间较为宽阔,在家中的使用频次较低,而多功能房恰巧有一面非承重墙与主卧相邻。
于是设计师巧借多功能房的空间,将墙壁内移,为主卧扩容。
释放出的区域作为主卧内的收纳功能区,保证了睡眠功能区的宽敞通透。
关于下厨空间,则利用了与厨房衔接的小生活阳台,打掉了小生活阳台与厨房之间的墙壁隔断,将生活阳台的空间“挪”进厨房,将厨房设计为使用体验最为舒适的L型,让烹饪时光,游刃有余。
小生活阳台的晾衣功能则位移至主生活阳台。
原始户型中的主生活阳台是一个狭长的走廊式空间,连接客厅与多功能房。
于是设计师利用一扇推拉门在主生活阳台内增加隔断,将与多功能房相临的阳台作为晾衣功能区,即满足了空间功能的完整性,也提升了居住空间的隐私感。
家是生活的容器,家的形态也应契合居住者的起居习惯。
业主对家的设想宛若一个没有冗余的代码世界,是一个干净简洁的黑白灰空间,举目之处,没有任何杂物。
因此设计师根据业主的生活习惯,对家中的收纳功能进行了规划,同时在设计收纳区域的大小时,设计师也考虑到了业主未来的生活需求,除了满足当下的收纳需求,也预留了适用于未来灵活使用的收纳空间。
入户之后即是餐厅,于是设计师在玄关与餐厅之间的墙面定制了两个风格统一的顶天立地入户柜,外形统一便能保持空间的连贯感。
各自独立便能保证收纳功能的完整性。
柜体中间做展示型收纳空间,用于摆放软装小物,为室内风景增加格调。
紧邻入户门一侧的柜体可以用来收纳鞋子与脱下的衣物,中间还设计有一个兼具储物功能的换鞋凳,随手收纳换下的鞋子,轻松告别杂乱。
另一侧的餐边柜则可以用来收纳餐具与大小生活杂物,方便用餐时随手拿取。
衣物收纳则由卧室中一整面墙的衣柜来承载。
业主平时穿的衣物皆可尽收其中,内设大量挂衣区,让衣物收纳更为简单高效。
多功能房平时承载居住功能的频次有限,于是设计师利用全屋定制榻榻米,将它变成了全屋的收纳主力。
榻榻米下可收纳换季衣物与四季被褥,同时定制了集衣柜与书柜一体的收纳区域与之衔接。
穿着频次不高的衣物皆可收纳于此,也可作为亲友来家中做客时的衣物临时收放区。
书柜则以透明玻璃门点缀,柜内书籍一目了然,方便日常查阅。
家是居住的空间,也是生活开始的地方,不应只满足功能性,也应兼容舒适度。
白天被工作塞满,夜晚回家便希望能彻底放空,拥有属于自己的治愈时刻。
因此设计师根据业主的习惯,在家中定制了两处氛围感空间。
结束了一整天的忙碌之后,业主喜欢窝在客厅的沙发里看自己喜欢的电影来放松。
设计师以格杉板装饰电视背景墙,在灯光的掩映下,营造静谧优雅的观影氛围。
主卧的床头同样以木质上墙做装饰,两侧配有床头阅读灯,躺在床上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惬意放松,一整天的疲惫都一扫而空。
家是与居住者共生的有机生态,按照理想的模样“改造”家,在与自己气味相投的家中,与生活好好相处,便能轻松品味生活的惬意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