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行奉上标题中问题的答案:《岳阳楼记》的“越明年”指的是第三年,“越”是“经过”的意思,详情请见字条解说,无兴趣内容请自行忽略。
接着我们的《说文解字》课程,今天是第198课,专讲《说文解字》“走”部汉字中的一个汉字:“越”,详情如下:越。
这是现代汉语常用字,读音有两个:(一)yuè。
这是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标注的读音,给的解释是:“越,度也。
从走,戉声。
”形声字。
本义是度过;跨过;逾越。
李富孙《说文辨字正俗》:“越训度,与过字义同。
”《六书故.人九》:“越,踰越险阻也。
”比如《楚辞.天问》:“阻穷西征,岩何越焉?”指鲧死在羽山不准西向回国,巉岩重重,他哪能超越而过?又比如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行李相攀援,川广不可越。
”河流太宽,无法跨过。
(卖草药的杜甫)本义之外,越还有很多用法,举常用的说说:(1)经过。
《书.召诰》:“惟二月既望,越六日,乙未,王朝步自周,则至于丰。
” 二月十六日以后,经过六天到了乙未,成王早晨从镐京步行,到了丰邑。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这里的越,是经过了第二年,就是隔了一年,第三年的意思,并不是指“到了”第二年。
(岳阳楼)(2)不依次序,超出某种规定或范围。
比如:“越位;越俎代庖。
”《洪武正韵.屑韵》:“越,超也。
”比如《荀子.议兵》:“师不越时。
”军队出征不超过预先约定的时限。
现代汉语里的例子如鲁迅《集外集拾遗.怀旧》:“而王翁亦谓之长毛,且云,时正三十岁。
今王翁已越七十,距四十余年矣。
”超过了七十岁。
(3)远离。
《方言》卷六:“伆,离也。
楚谓之越,或谓之远。
”钱绎笺疏:“越与远,语之转耳。
”《小尔雅.广言》:“越,远也。
”比如辛弃疾《美芹十论.审势》:“而沙漠所签者越在万里之外,虽其数可以百万计,而道里辽绝。
”(辽远的沙漠)(4)激扬;宣扬。
《尔雅.释言》:“越,扬也。
”郭璞注:“谓激扬。
”王引之述闻:“扬、越一声之转,故……激扬之转为激越,清扬之转为清越。
”《国语.晋语八》:“宣其德行,顺其宪则,使越于诸侯。
”韦昭注:“越,发闻也。
”(5)消散;飞散。
《左传.昭公四年》:“风不越而杀,雷不发而震。
”杜预注:“越,散也。
”孔颖达疏称:“风不以理舒散而暴疾杀物。
”风不散而草木凋零,雷不鸣而畜伤亡。
《淮南子.精神》中也有:“嗜欲者使人之气越,而好憎者使人之心劳。
”高诱注称:“越,失。
”嗜欲使人精气散逸,而爱憎之情则使人心力疲惫。
(6)方言。
树顶状如车盖。
《淮南子.精神》:“今夫繇者,揭臿,负笼土,盐汗交流,喘息薄喉,当此之时,得茠越下,则脱然而喜矣。
”高诱注称:“楚人树上大本小,如车盖状为越,言多荫也……越读经无重越之越也。
”那些服劳役的人,高举鑺头铁锹挖土,背着笼筐运土,做得汗流浃背、气喘吁吁、喉咙生烟干痛。
这个时候,能够在树荫下歇息片刻,他就会感到舒服而高兴。
(树下乘凉)(7)用作副词。
表示愈,更加。
如:越发;脑子越用越灵;天气越来越热。
比如辛弃疾《浣溪沙.赠子文侍人名笑笑》:“宜颦宜笑越精神。
”无论是皱眉还是发笑都更加合人心意。
现代汉语里如鲁迅《呐喊.明天》:“他站起身,点上灯火,屋子里越显得静。
”现代汉语里经常作“越……越……”叠用,表示事物向前一层发展。
比如老舍《四世同堂.偷生》二:“新书仿佛是知识的花朵,出版的越多,才越显出文化的荣茂。
”说到这里,丁聪先生插图版的《四世同堂》真的是一套值得收藏的好书。
(丁聪插图版《四世同堂》书内页)(8)布名。
产于江东闽越一带的白色细葛布。
《后汉书.皇后纪上》:“太后感析别之怀,各赐王赤绶,加安车驷马,白越三千端。
”李贤注:“白越,越布。
”(9)迂阔。
《国语.鲁语上》:“海鸟曰‘爰居’,止于鲁东门之外三日,臧文仲使国人祭之。
展禽曰:‘越哉’,臧孙之为政也!‘”韦昭注:“越,言其迂阔不知政要。
”(10)失坠,坠落。
《集韵.月韵》:“越,《说文》度也。
一曰坠也。
……隶作越。
”《左传.成公二年》:“射其左越于车下;射其右斃于车中。
”杜预注:“越,隊也。
”意思是:射车左,车左死后坠落在车下。
射车右,车右死在车中。
(古代的战车实战场景模拟图)(11)治理。
《广雅.释诂三》:“越,治也。
”《国语.周语下》:“丰殖九薮,汩越九源。
”王引之《国语述闻》称:“韦注曰:‘越,扬也。
’家大人曰:‘汩、越皆治也,谓平治九州之土也。
”即治理天下。
又比如《说苑.指武》:“使城郭不修,沟池不越,锻剑戟为农器。
”城郭不加修复加固,沟池不加治理,将剑戟锻造为农具。
(12)夺取,抢劫。
《书.康诰》:“凡民自得罪:寇攘奸宄,杀越人于货,暋(mǐn,强横)不畏死。
”老百姓凡因这些行为犯罪:偷窃、抢夺、内外作乱、杀人抢取财货,强横不怕死。
成语杀人越货即出自这里,意思是害人性命,抢人东西。
后泛指盗匪的行为。
(13)轻捷。
《荀子.非相》:“古者桀、纣长巨姣美,天下之杰也,筋力越劲,百人之敌也。
”古时候,夏桀、商纣魁梧英俊,是天下出众的身材;他们的体魄轻捷强壮,足可以对抗上百人。
(14)古国名,春秋十四列国之一,亦称於越。
建都在会稽(今浙江绍兴)。
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灭吴国,并向北扩展,称为霸主,至公元前306年为楚所灭。
(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15)通“粤”。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诗》、《书》多假越为粤。
”比如《诗经.周颂.清庙》:“济济多士,秉文之德。
对越在天,骏奔走在庙。
”郑玄笺称:“越,於也。
”大意是:众士祭祀排列整齐,文王德教记在心中,遥对南方文王的在天之灵,迅速奔走在清庙之中。
郑玄说这里的越,指的是於越,而实际上,此处的於越通“粤”之“粤”,指南方,古人祭祀在天之灵时,遥对南天。
(16)用作地域的代称。
结合上列用法,指代的地域也有两处:其一,指广东、广西地区,也作为我国南方的泛称。
《论衡.物势》:“长仞之象,为越僮所钩,无便故也。
”李白的诗《古风》之五十六:“越客采明珠,提携出南隅。
”王倚注称:“越,南越也,今广东是,其地当天下之南而临南海,海中有珠池,产明珠。
(出产大象的”越“)其二,指浙江省或该省东部地区,也专指绍兴一带。
比如越剧(绍兴一带的剧种)。
比如杜甫诗《壮游》:“越女天下白,鉴湖五月凉。
”(唱越剧的“越”)(17)古代南方少数民族名。
古时江浙闽粤之地为越族所居,称为“百越”或“百粤”。
如:於越在浙江,闽越在福建,扬越在江西,南越在广东,骆越在安南。
此外,越还可以用作姓氏,《万姓统谱》有载。
(二)huó。
音出《广韵》,有三个用法:(1)瑟底小孔。
《集韵.末韵》:“越,瑟虚。
”比如《仪礼.乡饮酒》:“相者二人皆左何瑟,后首挎越。
”郑玄注:“挎,持也。
相瑟者则为之持瑟,其相歌者徒相也。
越,瑟下孔也。
”相者二人,皆左手荷瑟,瑟首在后,把手指伸进瑟下孔中持瑟。
(古瑟)(2)穿孔。
《国语.周语下》:“如是,而铸之金,磨之石,系之丝木,越之匏竹。
”韦昭注称:“越匏竹以为笙管也。
越,谓为之孔也。
”(3)通“括(kuò)”。
结,束。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泰部》:“越,假借为括。
”比如《左传.桓公二年》:“清庙茅屋,大路越席。
”孔颖达疏:“越席,结蒲为席。
”太庙用茅草盖屋顶,祭天之车用蒲草结成的席铺垫。
(蒲席)越字的小篆写法如图:(越字的小篆写法)(【说文解字】之198,部分图片引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